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工业降碳新宠: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欢迎阅读。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得益于光伏、储能、小型风电和微电网的快速装机和普及,我国工业领網域的用电在过去几年正快速向低碳化转型。但相比电力减碳,工业在供热的低碳化转型方面却进展缓慢。
实际上,工业供热才是我国工业能源消耗的主力。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用热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工业供热消耗 18.2 万吨标煤,占到工业能源总消耗的 59.75%,远大于工业电力消耗的占比(40.25%)。
工业供热主要指工业蒸汽制备,是通过将水加热至其沸点以上,使其转变为水蒸气而得到的,我国的大部分工业包括制造业、石油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纺织业等,均需要大量的工业蒸汽。
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的供热供汽仍采用煤炭与天然气为燃料,后者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并不是低碳能源。双碳目标下,以上供热方式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减碳压力。供热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接近零碳排放的生物质能正在成为工业降碳的利器和新宠,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和园区开始采用生物质供热。
" 我国生物质供热产业已经日臻成熟并与国际接轨,成功案例遍布吉林、山东、河北、湖北、广东等地,并在外企、国央企客户群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国际生物质能协会(WBA ) 副主席、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洪浩博士告诉 36 氪。
去年 12 月,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多场景应用新能源供热技术,推动生物质能在内的新能源供热技术发展。
生物质成型燃料颗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之所以受到市场客户群青睐和政策鼓励,36 氪了解到,这与生物质供热的近零排放属性关系密切。
由于生物质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 CO2 大体上相当于其生长时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 CO2,所以生物质供热产生的 CO2 为近零排放(只包含了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少量碳排放)。因而生物质供热取代化石能源在海外市场已经是大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欧盟可再生能源供热中生物质供热占比达 86.6%,2018 年欧盟因发展生物质供热,减排二氧化碳 2.96 亿吨,占到欧盟排放总量的近 10%。
成本方面,相比煤炭供热,生物质供热也有着一定的经济性优势。洪浩表示,生物质作为燃料比燃煤价格略高,但低于天然气价格。同时生物质是唯一的可再生燃料,使用其供热接近零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可达天然气标准,兼具了经济性和碳减排的双重效应。
尤其是在一些能耗控制较为严格的城市,工业园区需要集中供热,新建煤电项目很难获批,天然气价格高企烧不起,发展生物质能供热成为了最优选择。
" 天然气替代煤炭解决不了碳排放的问题,所以南方很多工业园找到我们新能源商会希望能用生物质解决供热的问题。" 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告诉 36 氪。
上述经济性核算还不包含生物质供热额外的碳收益。据悉,目前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的 CCER 方法学也在制定当中。如未来通过 CCER 交易,生物质供热项目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碳收益,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生物质供热与生物质发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意——生物质发电项目尚不具备普遍经济性,还依赖国家补贴生存;而生物质供热项目已经具备了普遍的经济性,不靠国家补贴也可以很好地运行和盈利。
过去很长时间,生物质能整体在国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一直不高。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公众认知和接受度不够,认为 " 生物质直接燃烧污染大 "。
" 生物质产业在我国还是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认知上的不足,社会各界应消除误解形成共识,也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支持。" 在近期召开的生物质助力双碳政策研讨会暨石元春院士新书《决胜生物质二十年》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也在该会议上建议,应该提升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转型的战略地位。" 生物质能兼具经济效益、气候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提升至和风、光、地热一样的地位来制定发展战略。"
生物质助力双碳政策研讨会暨石元春院士新书《决胜生物质二十年》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企业授权
IEA(国际能源理事会)数据显示,生物质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占比高达 50%,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水能等的总和。因此,IEA 可再生能源部主任 Paolo Frank 评价称:" 现代生物质能是被忽视的可再生能源巨头。"
据悉,欧盟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占比高达 65%,对碳减排的贡献达 43%,占比第一。
参考国际经验,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尚未被挖掘。合理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也将是我国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具体到工业供热的低碳化转型,随着欧盟碳关税的推出和国内重点行业 " 碳排放双控 " 倒逼,工业领網域的减碳压力增大,工业低碳供热的需求在快速增长。生物质供热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在工业供能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