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解读极氪速度:在不断完美的路上前进,欢迎阅读。
[ 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 SHOW 原创 ]
" 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就是想在资本市场圈钱,一天到晚瞎忽悠老百姓。" 这是 5 年前,李书福在公开场合炮轰新势力的激烈言辞。
时过境迁,李书福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吉利旗下的极氪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中,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之一。而自 2021 年 10 月 23 日开启交付以来,极氪更是不断刷新交付记录。仅 548 天,极氪达成了 10 万辆的小目标,平均每两天建成一家门店、每天新增 1.2 座充电站的速度,展现了 " 极氪速度 " 的无限可能。一时间,极氪所展现的 " 快 ",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让极氪跑得如此之快?本期爱卡《独角 SHOW》,我们就来解读 " 极氪速度 " 背后的底层逻辑。
极氪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
2021 年 10 月,第一台极氪 001 下线交付,110 天后创造首款车型交付量 " 最快破万 " 纪录,成功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前六;去年 11 月上市的极氪 009,以 76 天的首批交付速度,刷新中国豪华纯电品牌交付速度。极氪旗下第三款车型极氪 X 也在 6 月正式开启交付。
极氪 CEO 安聪慧曾说到," 特斯拉定位是电动化的普及者,所以它的产品相对单一、规模量大、摊销的研发费用也低,如果你被他牵着鼻子走,那么只能是死路一条。"
极氪这个成立于 2021 年 4 月的年轻品牌,也确实如安聪慧所述,未受纷乱的 " 市场声音 " 影响。发布的车型中,极氪 001 锚定 30 万价位区间,领跑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极氪 009 更是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 MPV,以 50 万为起售标准。根据官方数据,极氪 001 和极氪 009 的平均订单金额分别是 33.6 万元和 52.7 万元。
当竞争对手们陷入 " 价格战 ",试图用 " 以价换量 " 的时候,极氪不仅不打价格战,反之锚定中高端市场,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交付量快速提升,也代表了用户和市场对极氪 " 新豪华 " 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可。
品牌理念是致胜的关键
虽然极氪成立时间仅有两年,但凭借其速度、豪华和安全的特点,极氪已成为中国价值最高的豪华纯电品牌之一。
极氪目前推出了三款产品,包括豪华猎装轿跑极氪 001、豪华纯电 MPV 极氪 009 和最新推出的紧凑型 SUV 极氪 X。极氪的产品矩阵聚焦于 20 万及以上的细分市场,极氪 009 提供豪华舒适,适合家庭多人或商务出行;极氪 001 注重极致操控,提供卓越的驾驶体验;极氪 X 则具备多元智能,既适合豪华入门,也适合灵活多变的城市出行。
另外,安聪慧还表示,极氪把一些旗舰车型的功能、技术应用在每台车上,让它有好的体验、好的功能、好的技术。拿极氪 X 来看,要从通常思维方式出发,肯定不敢做,肯定下不了决心。你跟着做,永远比别人慢一步。并且,造一款车容易,但是造一个爆款很难,出来一款车型就要成为标杆,第二款车出来,要保证前一款车型环比增长。如果做不到这点,出的产品越多死的越快。
而极氪在成立之初,便已立下目标:" 一家以智能化、数字化、数据驱动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同时强调用户思维,并且付诸行动,这也让用户与品牌之间形成了健康、共赢的关系。
而就在这个时候,极氪开启生态订阅。这也就说明,极氪的销量首先是达到了一个良性运转的水平,并且产品够强。其次,生产架构足够强大,供应链足够成熟、灵活,数据处理能力足够顺畅。最后,营销服务体系自驱力足够强。这也从侧面说明,极氪自己认定,他们已经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迈进,如今已经度过了初始的忙乱期,开始平稳的长跑阶段。
走出了完全不一样一条路的极氪
第三条赛道的 " 极氪模式 "
在极氪看来,传统汽车制造行业迈向纯电智能时代,有三条赛道选择。一是传统车企直接转型成新能源车企,其造车经验、工业基础、体系能力占优,但对全新的用户关系与商业模式理解不够、反应滞后;二是跨界进入电动领網域的新势力,其优势在于具备更领先的互联网思维,知道怎么玩新模式,劣势在于造车基础与体系能力较为薄弱。
在第三赛道的极氪是脱胎于传统车企,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品牌,与第一赛道的玩家相比,它摆脱了传统体系的桎梏,独立而又灵活,拥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与第二赛道的玩家相比,它有吉利控股集团雄厚的基础,在产业积累、优势资源、技术力量上占据优势。可以说,极氪所处的第三赛道,建立在 " 巨人肩膀 " 上。也正因如此,它有更充足的保障去聚焦用户生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极氪也在坚持自营渠道,因为要做一个直面用户、与用户共创的品牌,直营是必要条件。并且,自 2021 年 9 月 5 日首家门店建成以来,极氪平均每两天就建成一个门店。其中 80% 以上的直营门店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而且销售体系的数字化能力,确保高效率的线索分配到高效率的人,2022 年极氪的综合店效达到 70 辆,人效则能做到每月 8-9 辆,在全行业采用直营的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充电补能方面,极氪自建充电站第 700 站已于 5 月 19 日在北京正式落成,这也标志着极氪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突破自建充电站已超过 120 城、700 站,极充站近 300 个。截至目前,极氪建站数量跻身中国纯电品牌前三名,自建充电站覆盖 96% 以上极氪车主所在城市,并完成了一二线城市 100% 布局。粤港澳车展上,极氪更是发布了 " 极氪订阅 "、支持长短途的移动能源,以及最新的电池条款,实现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第三条赛道的加持下,极氪也非常自信的表示 6 月的销量肯定会破万,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就表示,极氪的产品布局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很多友商出来一台车,会分散另外一台车的销量。而极氪则是每一台车都在各自领網域保持着销量,除了产品调性之外,还有产品规划的优势。
杀手锏不只是产品力
为了保证 " 极氪速度 ",除了第三条赛道之外,极氪智慧工厂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汽车工厂之一,工厂融合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AI、XR 等新兴技术。极氪还做到了深入产销协同,当新车离开工厂、奔赴门店、找到用户时,极氪都记录这相应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客户也可以随时看到,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另外,在豪华纯电市场中,极氪还是首个给新老用户免费更新 8155 芯片的车企,开创了整个汽车行业免费更新的先河。这对于当时还未盈利的极氪来说,这可是一大笔支出,可见极氪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成本。
而在粤港澳车展上,发布极氪动力电池质保权益更新政策,其中因高温、低温、长时间停放车辆而造成的电池损伤免责条款,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去除,真正实现了电池质量保障的全场景覆盖,切实保障用户权益。从用户体验和利益考量出发,极氪付出真金白银,就是为了给予用户最好的用车体验。
坦白来说,推出动力电池质保等权益政策更新以及免费更换芯片等权益,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并非易事,毕竟 " 想不想做 " 和 " 能不能做得到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极氪背靠吉利控股集团,自带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和管理水平,也让极氪摒弃了老旧思维,采用新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并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以及不断完善生态服务体系,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车需求。
全文总结:安聪慧曾经说过:" 极氪并不完美,在不断完美的路上 "。就目前来说,极氪确实还不完美,但也已经有了通向完美的路径。明明只靠产品力就可以独占一片市场,极氪却还要制造、服务、用车体验、用户运营上下大力气,因为极氪知道,归根究底还是看产品来吸引用户,有了产品的可持续进化能力,用户运营才能体现出价值。也正是这一套体系,成就了第三条赛道的 " 极氪模式 "。
精彩内容回顾:
第三条赛道的 " 极氪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