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已致118人遇难,397人受伤!紧急救援,欢迎阅读。
作 者 | 李莎 李果
编 辑丨李博
2023 年 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震中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距离临夏州积石山县 8 公里,距离临夏市 39 公里,距离兰州市 102 公里。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金昌等地震感明显。震中及周边民房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坏。
12 月 19 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多方力量开展救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甘肃积石山 6.2 级地震已致 118 人遇难
原震区仍有 5 级强余震可能
甘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截至到 12 月 19 日 10 时,共记录到 3.0 级以上余震 9 次,最大震级为 4.1 级。综合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 5 级强余震的可能性。
12 月 19 日上午,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积石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 12 月 19 日 7 时 50 分,地震共造成 105 人死亡,房屋损毁 4782 间。截至 12 月 19 日 9 时 30 分,地震已致 397 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 16 人,重伤员 76 人,中度伤员 98 人,轻度伤员 207 人,分别收治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和乡镇各医疗机构救治。
截至 19 日 12 时,地震已造成 118 人遇难,其中甘肃 105 人遇难,青海 13 人遇难。
甘肃地震因何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专家分析回应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地震专家、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研究员陈会忠,对本次地震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进行分析。
地震专家陈会忠表示,本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因素包括:震级大、震源深度浅、发生时间晚、部分建筑抗震等级偏低等。
震级大—本次地震的震级达到 6.2 级,已经是强震级别。另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本次地震位于的甘东南活动构造区,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網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发育着多条深大断裂。
震源深度浅—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 10 公里,浅源地震更容易造成大的破坏。
发生时间晚—本次地震发生在深夜,当地大部分居民都处于熟睡之中,错过了紧急避险时间,这也是造成伤亡大的原因之一。
部分建筑抗震等级偏低—陈会忠预计,当地建筑的抗震性能没有像东部地区那么强,有些老旧房屋的抗震性能比较弱。
此外,陈会忠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次地震震中地区的人口相对稠密,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 20 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 25 万,50 公里范围内约 128 万,100 公里范围内约 419 万,稠密的人口叠加上述种种不利因素,是会造成目前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救援!紧急救援!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地震二级应急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甘肃省地震Ⅱ级应急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和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凌晨紧急赶赴震区指导支持甘肃抗震救灾工作。
12 月 19 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2 亿元。其中,甘肃 1.5 亿元、青海 0.5 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
地震发生后,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骨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临近甘肃省的 3 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将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甘肃全省卫健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成立抗震救灾省、州、县医疗救援工作组,省、州、县医疗救援力量混合编组,扁平化调度指挥,全面开展伤员搜救、转运、救治工作。
12 月 19 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在搜救。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甘肃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甘肃省州县各级医疗救援队伍抵达临夏州、积石山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各医疗救治队伍共 19 支 386 人,救护车 99 辆。其中州县紧急调派救护车辆 66 辆、医护人员 231 人,前期到达灾区迅速开展伤员搜救、检伤分类、转运、救治;省上抽调省级医疗队伍 9 支、各类医疗救援车辆 33 辆、医护 155 人赶赴现场开展转运和救治,省级传染病防控队已赶赴现场准备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余队伍正在赶赴现场。
当地已在乡镇卫生院设立救治点,在州级和各县医院设立绿色通道,及时分类处置伤员,轻伤人员就地就近治疗,重伤人员立即转移到州县医院救治。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已调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1500 余人,部队官兵 1000 余人,公安干警 1500 余人赶赴灾区。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运第一批应急物资,包括帐篷 2600 顶,折叠床 10400 张,棉被 10400 床,棉褥 10400 床,火炉 1000 套,甘肃省财政厅紧急下拨抗震救灾资金 2000 万元,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目前,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震区隐患排查、群众避险安置、受损设施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地震造成部分乡村道路塌方受阻、部分区網域停电、部分村电话线路故障,经相关部门连夜抢修,目前道路、电力、通信等救援生命通道已基本修复。
青海省内清水至大河家段公路抢修现场。
地震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19 日凌晨起出动多支救援力量抵达地震灾区,展开抗震救灾
同时,有关负责人提醒,由于震区交通条件限制,请社会志愿者、震区外群众、社会车辆等不要前往震区,避免造成交通拥挤,确保救援通道、生命通道畅通。
今天上午,西部战区空军一架运 -20 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已于 11 点左右抵达兰州中川机场。据悉,本次共搭载人员、车辆、物资共计 14 吨前往救灾一线。
据了解,12 月 19 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较低在 -15 到 -9 ℃之间,体感寒冷。兰州中心气象台发布的积石山震区专题天气预报显示,未来 10 天,积石山无降水过程,冷空气活动较弱,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气温缓慢回升,最低气温零下 10 ℃至零下 14 ℃,最高气温 1 ℃至 5 ℃。
>关注甘肃、新疆地震救援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肖楠
21 君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