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长安欧尚死亡,长安二次搏击启源能否成功?,欢迎阅读。
近段时间,长安汽车动作不断,无论是新品牌长安启源的发布,还是 8 月销量、2023 年半年报,还是几天前刚刚召开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今天,我们想聊一聊长安大刀阔斧改革背后的,容易被忽略的事。
就在前段时间,【汽车维基】从可靠渠道了解到,随着新品牌长安启源的发布,未来长安旗下的产品矩阵将发生巨变:包含销量主力 CS 家族、锐程、逸动在内的传统燃油车业务全面归于长安 UNI;长安启源品牌除了首款车型启源 A07 以外,未来几年的新车型将全部由现有车型改款或换代而来。而相较之下定位较低的,仅仅成立 5 年的长安欧尚品牌将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历史洪流中。
诚然,自 2017 年开启 " 第三次创业 " 以来,长安汽车一直在向智能化、电气化、新能源化加速迈进,但效果不算理想。对于长安启源的未来,我们在这里不做判断,但唯有一个问题想问:如果 3-5 年后仍然没达到预期,长安启源会不会也消失在已经非常拥挤的国内车市中?
终究还是告别市场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 2018 年 4 月,长安汽车启动了 " 第三次创业 " 计划,将旗下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规划涵盖长安乘用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四大品牌的全新品牌构架。
而在当年 4 月的北京车展上,拥有新定位的长安欧尚亮相了旗下首款车型欧尚科赛。可仅在两个月后,长安欧尚正式更名为欧尚汽车,并宣布退出燃油微上市场,全面进军乘用车领網域,同时启用了 " 云鹰标 " 全新的车标 logo,正式独立成为一个全新的乘用车品牌。
简单来说,彼时的长安欧尚制定了 "SUV+MPV+ 新能源 " 三条路线的产品解决方案,但推出来的车型无论发展如何都成了匆匆过客,甚至还承接了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留下的启悦等车型。
截止到现在,长安欧尚的在售车型只剩欧尚 X5、欧尚 X7、欧尚 Z6 和其衍生版本,倒是长安 Lumin 和奔奔 E-Star 两款微型电动车出现在了长安欧尚官网的车型列表里。
而根据几天前长安汽车发布的 8 月销量,长安欧尚 8 月份全系销量为 19461 辆,这样的成绩很难算出色。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状,笔者走访了一家位于北京的长安欧尚汽车经销商。或许是因为这家经销商所在位置比较偏僻且又是周中,也或许是长安欧尚这个品牌在北京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尽管笔者在今年已经见过太多冷清的经销商店面,但这家的冷清程度还是让人有些诧异。
可尽管如此,销售人员对笔者的到访仍显得意兴阑珊。从交谈中我们得知,在北京市场上欧尚助推的新能源车型欧尚 Z6 iDD 销量并不算好,"iDD 车型在北京需要油标才能买,有油标的消费者还是更倾向燃油车。"
显然,基层工作人员还不了解长安欧尚品牌即将消失的消息,并贴心的向笔者表示:" 有长安这个招牌在,不用怕买了之后厂家跑路修车都找不到地方。" 至于新品牌长安启源的相关消息,这位销售更是浑然不知。
在探访过欧尚的经销商后,笔者又来到了一家长安汽车的经销商,这家店面无论是面积还是装潢都比前面长安欧尚那家好了不少,展厅分为两个部分,UNI 序列在独立展厅里。
尽管店里依然门可罗雀,但销售人员依然十分热情,当笔者提到新品牌长安启源时,这名销售明确的向笔者表示:" 我们店会有,但具体展车到的时间还不清楚,应该很快了。"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在于,当笔者问及 UNI-V iDD 的相关信息时,在 UNI 展厅的另一名接待笔者的销售明确表示 " 店里没有,厂家那边也不能订车,只能去看看其他经销商有没有现车。"
现在看来,欧尚的死亡已成既定事实,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调查样本非常小,至于欧尚经销商是否会在未来也涉及长安启源还有待观察。
压力倍增
在谈长安启源这个品牌之前,我们先从几天前长安汽车发布的 2023 上半年财报说起。
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总销量为 121.6 万辆,同比增长 8%,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 17.6 万辆,同比增长 107.2%。而在这样成绩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仅为 14.47%。
要知道,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超过了 28%。而且更为不利的是,长安目前在新能源市场大部分销量主要来自 Lumin 等低端级微型车,两大主力品牌长安深蓝和阿维塔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长安汽车的业务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合资、自主、新能源。起码到现在为止,长安汽车的主要应收来自合资和自主燃油车板块,但就今年上半年来说,成绩也都不算太好。
随着新能源的崛起,长安汽车的两大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堪称崩盘,今年 1-6 月长安福特销量为 9.84 万辆,同比下滑 12.57%;长安马自达销量为 3.21 万辆,同比下滑 49.42%。
合资指不上,自主燃油车成了顶梁柱。今年 1-6 月,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销量为 102.1 万辆,算是保住了长安的基本盘,可较之巅峰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况且,长安自主燃油车可以提供的利润十分有限。因此,长安向新能源的转型愈发迫切。
实际上,长安早就有转型新能源的计划,2017 年 10 月,长安汽车更是宣布启动 " 香格里拉计划 " ——到 2020 年,将建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 2025 年将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并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不过从目前来看,长安汽车电动化转型这条路走得并不是太顺利,无论是上半年新能源占比还不到 20% 还是燃油车销量破百万,都让 "2025 年将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 的计划岌岌可危。
而且从实际发展来看,长安在新能源的发展远不如同行。在长安启源之前,阿维塔河长安深蓝定位一高一低,但两个品牌加在一起实现交付的也仅有 SL03、SL07 和阿维塔 11 三款车,想要拉动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可以算痴人说梦。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安启源的诞生不无道理,但细品却满是疑问。
还得是亲儿子
纵观当下的国内新能源市场,同一车企采用多品牌战略覆盖多个市场不是新鲜事,比亚迪手握王朝网、海洋网,还有腾势、方程豹、仰望等品牌;吉利则有几何、极氪加持,中端还有产品序列吉利银河;长城也有欧拉和魏牌分别主打不同市场。
长安在拥有阿维塔和深蓝两大品牌后再多一个长安启源有没有问题?显然有。阿维塔品牌定位高端智能化,长安深蓝则面向大众化,加上长安母品牌的新能源产品,长安已基本覆盖 10-60 万元的主流新能源车市场区间。如此一来,新生的启源将如何定位?
更何况,长安启源的首款车型 A07 与深蓝 SL03 出自统一平台,两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多生孩子好不好打架先放一边,内耗无法避免。
或许唯一的可行解释是,长安在此时坚定的推出新品牌启源的根本原因,是深蓝和阿维塔在股权上均非长安汽车独资,长安仅以投资方身份参与其中,一个 " 亲儿子 " 启源的到来在现阶段非常重要。
况且,无论是阿维塔还是深蓝品牌,目前销量规模都还比较小,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而启源作为是完全由长安汽车掌控的 " 亲儿子 ",将得到长安汽车最大力度的支持。
而比起深蓝自 18 年成立至今只有两款产品,启源的速度注定会快很多。根据规划,启源将推出 A 系列、Q 系列以及数智新汽车 E0 系列;今年年内长安启源将陆续发布长安启源 A05、A06、A07、Q05 产品。
除了已经亮相过,上市在即的启源 A07 以外,其余三款车型均已经登上了工信部的新车公告。
起码从现在来看,启源会不会成为长安在新能源市场的突破口还很难说,我们也只能祝愿这个品牌可以活得久一点。另外,虽然我们相信长安汽车的责任和担当,但还是想嘱咐一句:别辜负了为欧尚这个短命的品牌做出过贡献的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