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饮料巨头竞相扩产圈地,欢迎阅读。
从抢占线下冰柜到布局水源地,巨头开启新一轮 " 跑马圈地 "。1 月 1 日晚间," 大自然的搬运工 " 农夫山泉宣布,拟在浙江建德投资 50 亿元扩产能。自去年底以来,包括华润怡宝、王老吉、东鹏饮料、健力宝、加多宝、大窑在内的饮料品牌加快建厂布局,开拓全国市场。
饮料巨头之间竞争进入白热化,以扩产能、找水源地为主的竞争也全方位展开,与各地招商引资、提振经济形成双向奔赴。
豪掷 50 亿元
1996 年 9 月,农夫山泉的前身新安江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在建德成立;27 年后,农夫山泉再次将目光聚焦这片发源地。
2024 年 1 月 1 日晚间,农夫山泉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政府就 " 农夫山泉建德饮用水及饮料综合产业基地项目 " 签署投资協定,同意通过招拍挂形式取得约 1000 亩工业用地的使用权,并承诺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50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农夫山泉自上市以来,首次要以公告形式披露的有关扩大产能的投资。
对于投资建厂的原因,农夫山泉表示," 投资協定的签署,旨在为公司继续依托千岛湖优质的天然水资源,利用公司的品牌及市场地位,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而提高本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和投资回报,巩固行业内领先地位 "。
根据公告,农夫山泉通过在浙江省建德市的各独立子公司分两期多阶段实施本项目,涵盖饮用水、饮料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等领網域,打造饮用水及饮料综合产业基地,本次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提及农夫山泉,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千岛湖及坐拥绝大部分千岛湖的淳安县,事实上建德才是其发源地。位于新安江水电站大坝脚下的农夫山泉最大生产基地,承担着每年生产超 30 亿瓶农夫山泉的重任,也是建德建设百亿级产能、十亿级税收的全球高端饮用水和饮料产业基地的水经济模範。
跑马圈地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水行业的跑马圈地近 40 起,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王老吉、东鹏饮料等纷纷投资扩建生产基地。
2023 年 12 月,王老吉南沙大健康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达 7.5 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凉茶生产基地;11 月,农夫山泉正式落户林芝,计划投资 2 亿元,在巴宜区尼西村建设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并将注册成立农夫山泉的控股子公司;11 月,华润怡宝两大项目接连签约落地,先后在福建武夷山签约茶饮料生产基地项目,在浙江文成落地文成生产基地项目;11 月,东鹏饮料浙江生产基地投产仪式在衢州市智造新城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近 10 亿元,共建设 6 条生产线。
在国产汽水行业,企业扩张也如火如荼。异军突起的大窑,通过开辟 " 大汽水 " 赛道及餐饮渠道的差异化打法,向全国进军。2023 年 11 月 21 日,大窑饮品官微发布了 " 北商南援 " 计划,在 2024 年将重点打造华南市场," 在北方经销商中,分批次、分阶段推进。第一批‘北商南援’计划 13 名经销商已经完成市场选定,正式进入团队组建阶段,计划于 2023 年 12 月正式执行铺市工作;‘北商南援’计划同步在西部战区进行推进,目前已有 9 名经销商进行对接 "。
武汉二厂汽水在去年通过并购方式,曲线登陆港股后,在资本加持下高调进军全国市场,并通过中石油、中石化和高铁渠道迅速扩张。
此外,北冰洋、承德露露、李子园等也在 2023 年扩产能投资建厂,加速全国市场布局。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 年 1 — 11 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营收 13937.4 亿元,同比增长 6.6%;实现利润总额 2755.8 亿元,同比增长 6.1%。截至 11 月,饮料产量累计值为 16177.7 万吨,同比增长 4%;其中 11 月产量为 1029.7 万吨,同比增长 4.3%。这意味着 2023 年饮料行业生产增长已经恢复。
旧题新解
水行业价格内卷、同质化严重问题一直未解。水企加速 " 跑马圈地 ",一方面反映出水行业继续保持着热度,在市场上较为活跃,另一方面水源地也成为企业的主要卖点之一。
早在一年前发布的《2022 年京东超市矿泉水消费趋势的报告》就显示,矿泉水的水源地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产品上添加水源地的标识,后来市场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
2021 年 4 月 19 日,农夫山泉宣布推出天然矿泉水品牌 " 长白雪 ",被视为挑战当时国内矿泉水细分领網域市占第一的百岁山。如今围绕着水源地,饮用水品牌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依托源自海拔 6000 米昆仑山玉珠峰的昆仑山矿泉水,背靠长白山吉林森工的天然矿泉水泉阳泉,同样在吉林采用水源的康师傅长白山矿泉水,来自上海青草沙水库的冰露以及来自广东罗浮山脉、鳌峰山脉、浙江四明山脉、江西宜风清水河等多个地区的百岁山,各大品牌或多或少以水源地标榜。
2024 年 1 月 2 日,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搜索 " 饮用水 ",出现不少长白山、雪山、西藏、巴马、进口等带有地網域标识的产品。目前,在国内西南、长白山、长三角、珠三角四大优质水源地,已聚集了市面上几乎所有主流瓶装水品牌。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优质且稀缺的水源地一直是高端水品牌的主要卖点之一," 一方面,对农夫山泉来说,浙江一定是它的首选,因为它作为浙江省的品牌,在政府需要拉动内需、增加消费、解决就业的大背景下,支持浙江是企业必须践行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虽然这几年农夫山泉整体发展势头不错,在饮料板块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但在饮用水板块似乎已经到了一定瓶颈,需要通过扩产能维持市场竞争力 "。
水源地已成为企业打造差异化的一把利刃。根据马上赢公布的数据,在包装饮用水上,以销售额计算去年三季度农夫山泉的份额为 37.01%、怡宝为 21.94%、景田为 19.66%。在当下火热的即饮茶市场,2023 年无糖即饮茶市场竞争呈现巨头化,农夫山泉、三得利和元气森林争夺近九成的份额。
从业绩报告也可以看到,扩产能对巨头业绩的拉动成效显著。2023 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实现营业收入约 204.62 亿元,同比增长 23.28%;实现净利润约 57.75 亿元,同比增长 25.33%。东鹏饮料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 86.41 亿元,同比增长 30.05%;实现净利润约 16.56 亿元,同比增长 42.05%。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也认为," 企业在扩产能的同时,应当更多地探索蓝海战略,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做更多探索,也可以探索海外市场开拓,不宜在已成红海的领網域过多投入 "。
对于此次扩产能带来的增益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农夫山泉发出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