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再战”G9,欢迎阅读。
作者 | 柴旭晨
" 优秀的产品、失败的营销,在产品力上没有滑铁卢 "。这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给去年 G9 的评价。
9 月 19 日,在敦煌小鹏 24 款 G9 上市发布会,主咖新 G9 就是奔着找补回市场 " 欠 " 它的爆款而来。
这次新 G9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来填补定位的漏洞。
硬體上,此次全系标配了扶摇架构功能,包括 XNGP 智驾系统、超线程智能底盘、800V 碳化硅快充平台;砍掉了用户 " 低感知度 " 的配置,也缩减了款式。
重要的盖牌是价格,新 G9 直接从 30 万元层级下探至 26.39 万 -35.99 万元,相较于老款价格下浮 4.6 万 -11 万元。
去年 9 月 G9 推出时,何小鹏曾立下 flag 要一年内超过奥迪 Q5,在销量上实现月销超过 1 万辆。不过发售后,G9 单月最高交付也不过 4020 台。今年 1-8 月,累计销量也没有过万(8624 辆),销量仅高于 G3。
显然,在重塑了 P7i、推出 G6 之后,新 G9 就是想重拾性价比标签、重新定位用户群体。
在何小鹏看来,G9 产品力是没问题的," 大众汽车在调研 G9 后反馈,技术很扎实但成本不算优秀 ",他提到,"G9 在欧洲的销量很好,甚至比他想象的要好十倍 "。
因此,何小鹏这次信心很足,新 G9 被赋予了 " 夺回属于小鹏的上甘岭 " 的重任。这次他抛出的新 flag 是:拿到 20 万 -25 万元 SUV 市场(无论油车、纯电、混动)的销量第一,即单月 1.35 万台。
为了保证不再被供应链、产能和交付问题掣肘 " 爆款 " 的诞生,何小鹏提到,已经为 G9 优化了整体供应链,将很快爬产至 1 万台 / 月并超过 G6," 我们期望达到小鹏历史上最快的交付速度 "。
事实上,G9 的再次出征只是个表象,何小鹏最想证明的是小鹏 " 活过来 " 了。只不过在当下愈加复杂、内卷的行业环境下," 二战 " 的 G9 能否如约一炮打响,销量和利润又该如何平衡?
前面的路还很长,但却变幻莫测,小鹏才刚刚拥抱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