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理想汽车全年扭亏为盈 规模效应推业绩新高,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 张驰
在高合面临绝境、新能源增长放缓的倒春寒中,理想汽车以 2023 年全年实现盈利,唱响了中国汽车好声音。理想汽车是继比亚迪后,第二家实现年度盈利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财报基本信息:2023 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业收入 417.3 亿元,同比增长 136.4%,环比增加 20.3%;净利润 57.5 亿元,同比增加 2068.2%。从全年表现看,理想汽车 2023 年实现营收 1238.5 亿元,同比增长 173.5%;净利润达到 118.1 亿元,2022 年为净亏损 20.3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理想汽车的年度盈利并没有从研发上 " 精打细算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为 34.9 亿元,同比增长 68.6%,环比增长 23.9%;全年研发费用达到 105.9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56.1%。
" 规模的显著增长、研发的不断深入,以及经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推动我们在 2023 年实现了历史最佳财务表现,也为理想汽车步入产品矩阵更加丰富、市场需求更加多元的 2024 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称。
理想汽车能够盈利,其 2023 年销量连续 11 个月的环比增长,特别是先后迈过月销 2 万辆、3 万辆,乃至 5 万辆门槛,为其奠定了盈利基础。今年 1 月理想汽车交付 31165 辆,是自去年 1 月开始,首次出现环比下降,特别是在俄罗斯公布的 1 月销量数据中,理想汽车以 1741 辆的销量位列第八,这些汽车大部分由中亚国家灰色清关卖至俄罗斯,引来部分网友吐槽。李想在社交媒体复盘 2023 年做得 " 不好 " 的地方时揶揄到," 销量不行,37.6 万辆销量,其中 40 万辆都是卖给二手车商的。" 但事实上,理想汽车销量中有部分被贸易商卖到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些瑕不掩瑜,理想汽车依旧是新能源领網域翘楚。
尽管理想汽车打了漂亮翻身仗,但从车企已经公布 2023 年业绩预告的数据来看,2023 年多数车企承压明显。其中其中预计盈利的企业包括:比亚迪 290-310 亿元,增长 74.46%-86.49%;长城汽车 70.08 亿元,下降 15.22%;江淮汽车 1.36 亿元,扭亏为盈;力帆汽车 2300 万元,下降 85%。
预计亏损的企业包括:海马汽车 1.6-2.4 亿元,大幅减亏;众泰汽车 7.5-9 亿元,小幅减亏; 赛力斯 21-27 亿元,实现减亏;北汽新能源 52-57 亿元。
在新能源企业此起彼伏地倒掉,部分细分市场增长遇阻,大多数企业盈利遥遥无期的背景下,2024 年价格战硝烟已经重新燃起,那些长时间亏损、销量不起势的品牌,最后只能是黯然离场。2024 年新能源品牌将是泾渭分明的一年,谁是下一个盈利者,谁是下一个退场者,都在不远的前方等着它们,理想和高合的表现仅是 2024 新能源交响曲中的前奏。(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