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印度苏-30测试“悲伤清除者3”空地导弹,射程550千米,欢迎阅读。
2 月 18 日,《德里防务评论》高级编辑 Sriram 将一张自称 " 憋了 8 个月 " 的照片,委托其好友,也是印度著名军事博主 Arihant_Ray 发布在了 X 平台(原推特)上;不久之后,《德里防务评论》也在 X 平台上发布了这张疑似 " 拍屏 " 照——长期用于印度国产武器整合测试的 SB214 号苏 -30MKI,同时挂载了一对 SAP-518 电子战吊舱、一对 R-77 空空导弹,以及两枚印度自行研制的最新武器—— " 悲伤清除者 3"(RudraM III)远程超音速空地导弹。
可见左侧机翼下方挂载的是一枚表面 " 马赛克 " 涂装,便于地面光学设备跟踪对焦的导弹,而右侧则是一枚正常涂装的导弹,这与日本测试 ASM-3 时的方式类似
尽管外形上区别巨大,但 " 悲伤清除者 3" 仍然源于当年的 " 悲伤清除者 1",也就是印度第一代国产反辐射导弹 NGARM。" 悲伤清除者 1" 早在 2012 年就作为俄制 Kh-31P 的替代型号启动研制,希望获得一款略小于 Kh-31P,能在国产 " 光辉 " 战斗机上挂载的反辐射导弹,并且要求将印度自制的毫米波导引头整合进来,以提升对关机后雷达的跟踪打击能力。
第 5 次和第 8 次试射中的 NGARM/" 悲伤清除者 1",印度宣称在不同发射高度下,这款采用 " 双脉冲火箭发动机 " 的导弹有 100-150 千米的最大射程
然而由于关键的反辐射导引头技术仍然是从俄罗斯引进的,导致其体积重量较大,使得 " 悲伤清除者 1" 在 2022 年投入小批量产时,反辐射导引头和毫米波导引头的整合仍然不算成功。对这个项目逐渐失望的印度空军,同年底决定暂缓采购,将原计划购买 " 悲伤清除者 1" 的 17 亿美元用于继续研发 " 悲伤清除者 2" 和 " 悲伤清除者 3"。
" 悲伤清除者 2" 理念上的最大进步,就是 DRDO 认清了自己不具备在尺寸与 Kh-31P 相当的弹体内研发先进反辐射导弹的能力。因此," 悲伤清除者 2" 索性在尺寸上 " 放飞自我 ",弹体加长了 24%,弹径增加了 50%,把最大射程推到 330 千米以上级别的同时,终于解决了主 / 被动复合制导的问题,甚至还有空间加装红外成像导引头、进一步提升抗干扰能力。
作为一款 " 空射弹道式反辐射导弹 "," 悲伤清除者 2" 的弹翼面积也大幅缩小
" 悲伤清除者 2" 首发遥测弹于 2023 年 7 月开始在苏 -30 上试射,并在 2024 年 5 月 29 日全要素试射中取得成功。当时在 DRDO 的组织下,一架苏 -30MKI 在奥里萨邦海岸附近发射的导弹,击中了 300 千米外的模拟雷达目标,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 · 辛格发来贺电。
" 悲伤清除者 2" 从苏 -30 机翼下挂架分离的瞬间
尽管显然已经没法与国产 " 光辉 " 战机整合,但印度仍想尝试将重达 800 千克的 " 悲伤清除者 2" 集成在幻影 2000 的机腹中央挂点下,榨干印度空军这款近 40 年来真正的多用途战机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上个月 DRDO 宣称,将在 2025 年内进行这项集成试验,并且还将为印度海军开发一种反舰改型。
可见该弹分为反辐射构型(155 千克预制破片战斗部)和对地攻击构型(200 千克侵彻 - 爆炸战斗部),后者命中时的攻击角度也更大(80 °)
而 " 悲伤清除者 3" 很可能是与 " 悲伤清除者 2" 同步启动研制的,其模型早在 2021 年 1 月就在印度军方视察 DRDO 的宣传照片中露出过局部,并在 2022 年 10 月的一次防务展上公开露面,其颇为豪迈的 16 片弹翼构型很是抢眼。DRDO 宣称这种在助推器和弹体上各安排一组 X-X 构型弹翼 - 尾翼的设计,能够精准控制爬升轨迹,并实现 " 全程高机动超声速飞行 "(被部分媒体过度简化翻译成了 " 全程高超声速飞行 ")。
此前曝光的 " 悲伤清除者 3" 模型弹和地面测试弹,可见其颇为复杂的弹翼设计
通过将导弹的重量进一步加大到了 1.5 吨(部分资料称 1.6 吨)," 悲伤清除者 3" 拥有 550 千米的射程并不稀奇,也彻底变成了只有苏 -30 才能挂载的武器。在巴基斯坦已经列装 CM-400AKG 多年后," 悲伤清除者 " 系列在宣传指标上对前者的领先,还是需要早日投产,才能实现 " 灭一灭气焰 " 的愿望。
印度宣称还有一个在研的 " 悲伤清除者 4"
让一架苏 -30 挂 5 枚 " 悲伤清除者 3",是真把人家当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