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车市“半年考”收官:自主品牌“强攻”,合资遇挑战,欢迎阅读。
随着上半年的收官,国内车市也交出了 " 半年考 " 的答卷。
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6 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达到 50%,较 2022 年同期增加 4.2 个百分点。其中,6 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约为 93 万辆,同比增长 14%,环比增长 7%,零售份额为 49.3%,同比增长了 6.7 个百分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自主品牌零售份额的持续上涨,主要得益于国内车企采取了国内、国外市场并行发展策略,并在新能源车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更新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例如,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集团累计销量约为 74.1 万辆,同比增长 56%,创下历史半年度销量新高。加快新品布局是其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奇瑞控股集团推出了星途瑶光、TIGGO 瑞虎 9 等车型。日前艾瑞泽 8 高能版也正式上市,共推出 3 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 12.99 万 ~14.69 万元。
从乘联会发布的国内乘用车厂商 6 月零售销量榜单来看,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有四家为自主品牌车企。其中,6 月,比亚迪以 23.1 万辆的零售销量居首位,超出排名第二的一汽 - 大众 5.2 万辆,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长安汽车(11.8 万辆)和吉利汽车(11.5 万辆),长城汽车则以 6.8 万辆的零售量居榜单第十位。
图片来源:乘联会
1~6 月厂商累计零售销量排名前十榜单中,上述四家自主车企入围,比亚迪以 115.46 万辆的成绩强势夺冠,超出第二名一汽 - 大众 31.59 万辆,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分别位列三、四名,长城汽车居第十位。
与自主品牌相比,6 月主流合资品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零售销量约为 66 万辆,同比下降 19%,环比增长 6%。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21.1%,同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17.8%,同比下降 3.7 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 9.2%,同比下降 0.9 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 6 月销量来看,主流合资企业下滑幅度较大,但从半年销量来看,部分合资企业稳住了销量基本盘,同比小幅回落。
业内分析认为,合资品牌遭遇困境,与其电动化转型速度过慢,未能抓住国内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红利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今年 6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 35.1%,同比提升 7.8 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58.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30.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 3.7%。
从月度零售份额来看,6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份额为 69%,同比增长 8 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份额为 4.8%,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为 12.8%,同比下降 4 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为 11.2%,同比下降 3.5 个点。
尽管主流合资品牌同比多呈负增长,但其 6 月销量环比向好。其中,一汽 - 大众 6 月销量环比增长 19.33%,上汽大众 6 月销量环比增长 4.2%,广汽丰田 6 月销量环比增长 10.26%。有分析认为,环比向好与国六 B 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多个品牌加速清库存,新能源车型优惠力度大,从而拉动销量增长有一定关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主品牌强攻,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逐渐被抢占已经不可避免,弱势品牌难逃边缘化命运。近年来,长安铃木、东风裕隆、东风雷诺、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已相继退出市场。
有观点认为,只要合资品牌在 B 级车市场 " 不失守 ",就仍会有 " 立足之地 "。不过,在电动化攻势下,作为合资品牌主场的 B 级车市场也感受到了危机。今年以来主打性价比的竞争也同样 " 卷 " 到了 B 级车市场,曾经的王牌产品也开始遇冷,增强产品力才是品牌生存的硬道理。
例如,长安福特新一代蒙迪欧新增 1.5T 车型近日上市,共推出 4 款车型,售价 14.98 万 ~18.78 万元。作为长安福特中型轿车的主力担当,去年上市的新一代蒙迪欧全系标配 "2.0T+8AT" 动力总成,售价拉低至 15.98 万元,此次新增 1.5T 车型,售价进一步降低。不难看出,为了扭转颓势,长安福特在努力提升该产品家族的市场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