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当美图秀秀们批量生产AI美女,欢迎阅读。
>" 价格亲民,效果震撼。" 大二学生阿紫(化名)因为急需个人形象照,于是在妙鸭相机花费了 9.9 元使用 AI 写真功能,随后她做出这样的评价。
阿紫是美图秀秀、PS 的资深用户,日常有修图习惯,尝试 AI 写真功能后,她在生成页挑选出最符合本人的照片,并向时代周报记者分享了最终效果。
2023 年,AI 大模型爆火,AI 生图迅速成为了第一批商业化的应用,也让普罗大众感受到了 AI 大模型的威力,数以百万计的 "AI 美女 " 出现在社交网络中。
爱拍照爱分享的阿紫们也成为了第一批买单的人,作为国内美颜修图 App 的鼻祖,美图吃到了 AI 生图的第一波红利。
1 月 22 日,美图公司(01357.HK)发布 2023 年财报预告,称全年净利润预计达 3.3 亿 ~3.7 亿元,同比增长约 200% 至 230%。在美图公司 2023 年半年报中提到,AIGC 的推动下,美图 VIP 会员数超 720 万,创下历史新高,以 VIP 订阅为主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 6.02 亿元,同比增长 62.2%。
值得一提的是,美图公司自 2016 年 12 月港股上市后,除 2022 年外几乎连年亏损,2018 年亏损曾达 12.55 亿元。这也意味着,美图凭借着 AI 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据时代周报记者观察,自妙鸭相机带火了 AI 生图应用后,国内美颜修图类 App 纷纷上线 AI 相关功能。除妙鸭相机、美图秀秀外,目前轻颜、醒图、剪映等 App 均上线多个带有 AI 标签的功能,包含 "AI 写真 ""AI 扩图 ""AI 特效 " 等。
1 月 24 日,妙鸭相机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未来有计划面向企业提供人像生成衣务。
AI,正在成为美颜修图 App 们的摇钱树。
一键变美的产品逻辑
有多名用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过去一年中曾使用过多个不同平台中的 AI 功能,甚至为尝鲜体验付费,费用范围在 20~30 元是正常的。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的唐平(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我在多数修图 App 上充值了会员,随时尝试最新功能。"
变化发生在 2023 年 7 月,孵化自阿里内部的 AI 生图产品 " 妙鸭相机 " 红极一时,用户上传照片后 9.9 元的体验价就能生成媲美线下拍摄精修的写真照,高峰期一度有 4000~5000 人在线排队十几个小时。
AI 生图与早期的传统美颜修图 App 有较大的不同。传统修图 App 主要是利用滤镜 + 手动工具对原画面进行处理,而妙鸭因 "AI 写真 " 功能出圈,重在 "AI"。例如,要生成数字人分身后才能得到照片,而非直接 P 图;AI 修脸功能,则是基于数字分身和大模型算法,也属于生成式逻辑。
小梦(化名)是 90 后,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都在为 AI 写真付费过,而找到这些 App 的原因,是看到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分享效果或朋友口口相传。对于许多非摄影专业用户来说,凭借 AI 技术 " 一键变美 " 已成为轻而易举的事。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发现,小红书有数千万条安利各类美颜修图 App 的滤镜、修图的教程,用户们自发分享关于好用的滤镜、手机修图诀窍、功能参数等心得。其中,"AI 修图 ""AI 写真 " 是常见的一级话题标签,而 "AI 修图 App""AI 修图軟體哪个好 ""AI 写真 App 哪个好用 " 等相关话题还有数百个。
各类 AI 内容,图源:时代周报记者制作
妙鸭相机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产品设计逻辑上,妙鸭陆续推出过发型设计、AI 修脸、双人合影等功能,主旨都是呼应用户高效修图的需求。
" 过去半年,妙鸭相机在影像处理上有几个变化,第一是从单人写真进化到多人写真,同时在写真的基础上对 AI 修图效果做了尝试,例如 AI 修脸。第二是应用场景上推出发型搭配、穿搭试衣等 AI 功能,可以提供形象设计等泛生活服务。" 妙鸭相机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
在底层的技术手段上,修图 App 们也在迭代。
据美图秀秀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2023 年 6 月底,美图发布自研视觉大模型 MiracleVision 并上线多款 AI 功能。2023 年 12 月,美图自研 AI 视觉大模型 MiracleVision 4.0 版本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4 年 1 月陆续上线至美图旗下产品,主打 AI 设计和 AI 视频,可在美图秀秀、美颜相机、Wink、美图设计室、WHEE 等产品中体验。
AI 生图成摇钱树
没有人想错过 AI 这股风潮。据时代周报记者观察,上述多款美颜修图 App 均开启了 AI 功能的付费模式。
以美图秀秀 App 为例,目前 App 专门在底部一级入口設定了 " 美图 AI",包含 " 图生图 "" 文字生图 " 等功能。此外在主页面的滑动栏上线多款 AI 功能,包括 AI 扩图、AI 消除、AI 写真、AI 动漫、AI 百变头像等,均需付费或限次数免费使用。
从付费模式来看,美图秀秀主要采用的是单项付费模式。其中,美图的 AI 写真中有 " 遇见心软的神 "" 黑西装 " 等经典影视 IP 风格,标价约为 8.8 元 / 款。AI 动漫可以为用户生成动漫头像,需要充值美豆使用,标价约为 39~200 个美豆。官方售价中 10 美豆价值 1 元人民币,起充价 10 元。
还有一些 APP 则采用更为高阶的会员打包模式,即开通会员则可以使用 App 内所有功能,其中包含 AI 功能,例如剪映、醒图等,而会员付费通常需要 20~30 元 / 月不等。
各类盈利模式,图源:时代周报记者制作
唐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为了使用 "AI 扩图 " 功能,她专门在某平台开通付费会员。2023 年下半年开始,唐平因为几乎每天都在修图、制图、剪辑视频,她分别在 canva、稿定设计、醒图、剪映、美图秀秀 5 个平台充值过,有按月付费也有按季充值,大约在修图、剪辑视频的軟體上花费了 600 元。
唐平发给时代周报记者一些使用 AI 后的效果图和心得并表示:" 付费主要是有大量的使用需求,主业、副业几乎每周都需要制作海报、剪辑视频,发朋友圈需要给自己的照片修图。每看到新功能上线提醒我都会尝试。"
除了面向 C 端用户,美颜修图 App 们也在利用 AI 生图实现 B 端的合作变现和商业生态的打造。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美图秀秀的付费功能 "AI 写真 " 中,一套 " 聪明宝宝闹龙年 " 的模板标有 " 限免 " 字样。模板有 6 款形象,包含了中国风刺绣龙头帽、非遗文化中蟳蜅女满头簪花等元素。首图海报的左上角带有奶粉品牌 " 飞鹤 " 的名字。而在飞鹤几天的活动中," 聪明宝宝闹龙年 " 这句 slogan 也被用在了活动中。
一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是飞鹤与美图秀秀的合作,由企业付费,美图根据企业需求制作 AI 场景,授权给用户线上线下使用。据妙鸭相机工作人员透露,去年 8 月上线的 " 妙鸭工作站 " 已面向个人创作者、机构创作者开放,创作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模板创作,目前部分创作者已实现比较可观的收入。
妙鸭相机未来也有计划更新 B 端工作站,面向专业摄影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或为企业提供人像生成衣务," 相信 AI 的到来一定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变化。" 妙鸭相机表示。
不过,虽然众多网友表示 "9.9 元的写真真香 ",但 AI 生图效果的迭代仍然任重道远。
00 后女大学生彦妮(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己曾付费使用过美图秀秀 AI 文字生图、AI 扩图,但是其实效果不好," 图片只能体现文字描述的一部分,不够准确。"
唐平也对 AI 修图的效果不太满意:" 希望 AI 功能不断迭代更加智能,早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她举例道,目前尝试过的 AI 扩图、人脸识别功能均存在 "bug"。例如扩图时把衣服上的拉链识别为绳子,对视频中同时出现的男女人像在 " 性别分辨 " 上有障碍,或是 " 一键上妆 " 时,戴着口罩的面部直接在口罩上出现口红印。
图源:美图公司调研报告
美图 2023 年 12 月发布的《2023 年度 AI 设计实践报告》显示,控制不精准、生成有瑕疵、版权有争议是 AI 设计需要越过的三座大山。48.6% 的设计师担心 AI 设计有版权争议。想要进化到新阶段,还有许多环节需要优化。
在 AI 生图的浪潮冲击之下,传统的摄影行业也在观望着。
一名从业七年的资深写真摄影师张亦天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AI 早在冲击摄影业,对于追求效率的人来说,简单的模板化证件照技术非常适合,因为高效便捷。" 但出于记录生活的想法,比如旅途中的写真,AI 技术永远无法替代实际拍摄的体验过程。" 他认为。
另一名在海马体担任过摄影师的人观点相似,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所在的门店还未听到要引入 AI 技术的消息。" 从摄影师角度,拍出‘有温度的照片’很重要,AI 合成修图虽然很方便,但代替传统拍摄应该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