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狗皮膏药”的牛市,创新药的眼泪,欢迎阅读。
文 | 医曜
在已发布的半年报中,有两家公司以膏药为主业的公司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九典制药,营收 13.66 亿元,同比增长 12.19%,净利润 2.84 亿元,同比增长 43.77%;羚锐制药,营收 19.06 亿元,同比增长 12.07%,净利润 4.13 亿元,同比增长 30.3%。
这样的业绩表现如果还算稀疏平常的话,再拉长时间线来看,前者连续 10 年营收正增长,净利润连续 5 年保持 30% 以上增长,后者连续 14 年营收正增长,净利润则是连续 7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中间还跨越三年疫情。
连年增长的业绩,自然带动公司股价持续上行。九典制药上市 6 年,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 7 倍;羚锐制药上市 24 年,市值从 19 亿增长至近 140 亿,近五年涨幅超 350%。
如今这样的医药寒冬中," 膏药 " 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牛市。
01 膏药是门好生意
这样 " 逆天 " 的业绩表现背后,依靠的正是 " 膏药 " 销售的持续放量。
所谓膏药,药学名称是 " 橡胶膏剂 ",也叫 " 透皮贴剂 "。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它既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治疗法,也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能将活性成分(药物)透过皮肤递送至局部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全身。
在国内,膏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药贴膏剂一般作用于局部镇痛抗炎领網域,适应症主要包括骨关节炎、肩颈疼痛、腰痛、骨质增生、风湿病、急性挫伤、扭伤、跌打瘀痛、落枕以及肌肉劳损等。
无独有偶,随着技术进步现代化透皮贴剂即化药贴膏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除了镇痛消炎领網域,还被用于绝经引起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重度抑郁症、慢性疼痛的控制、恶心和呕吐的预防、预防心绞痛等领網域,是除口服、注射外的第三大给药机制。
看似 " 不起眼 " 的膏药,相比于口服、注射,透皮给药的机制,具有无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破坏、毒副作用小、药效持久、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市场,对于跌打损伤等骨科疾病,膏药尤其受中老年患者的偏爱,而非止痛药。
根据中金公司数据,2023 年我国药用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204 亿元,其中中成药贴膏市场规模为 135 亿元,占比总市场比例的 66%;化药贴膏剂占比逐年增长,由 2020 年的 26% 提升至 2023 年的 34%。
图:中国外用贴膏剂市场规模,来源:中金公司
相较于动辄投资十年、十亿美元的创新药,膏药行业的研发成本低,风险也相对较小。中药贴膏龙头羚锐制药位于大别山腹地,最早仅是一个扶贫项目,靠着 25.8 万元贷款成立,但其生产的麝香虎骨膏却累计销售超过了 100 亿贴。
另一方面,膏药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患者主要通过药店等 OTC 终端购买,从一定程度避免集采等政策性风险的影响,也给了膏药企业充分的涨价底气。2021 年羚锐制药就对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分别提价 0.1、0.05、0.1 元 / 贴。看似涨价不多,但由于中药贴膏单价较低,涨价幅度其实不小,如壮骨麝香止痛膏在京东药店的售价仅为 0.5 元 / 贴左右。
传统中药贴膏单价虽然便宜,可是产品毛利率却不低,2023 年羚锐制药以 73.29% 的超高毛利率水平在中药企业中名列前茅,其中贴剂产品的毛利率高达 75.68%。化药贴膏单价比传统贴膏高出几十倍,毛利率同样不低,龙头企业九典制药药品制剂的毛利率达到 82.55%。
研发风险小、不受集采影响、不低的毛利率,造就了膏药连年增长的神话。
02 两个龙头的狂欢
尽管膏药行业有着种种优势,但有时候优势其实也是劣势。
研发风险小对应的就是技术门槛低,资产投入小,传统中药膏药产品同质化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生产麝香壮骨膏、关节止痛膏、伤湿止痛膏、狗皮膏、伤湿祛痛膏的厂商就超过 200 家。
如此内卷的市场中,羚锐制药、奇正藏药、云南白药是中药贴膏领網域的 TOP3。2023 年羚锐制药贴剂收入达到 20.5 亿元,超过奇正藏药的 14.2 亿元,成为中药贴膏市场的领头羊。在中药贴膏 TOP20 品牌中,羚锐制药有 6 个产品上榜,数量排名第一。
其中,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作为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 两只老虎 " 系列四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2022 年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92.59%、48.36%、39.28%、30.68%,2023 年合计销量超 10 亿贴,稳居龙头位置。
图:羚锐制药产品一览,来源:浙商证券
与中药膏药相比,化药贴膏领網域竞争则要小得多。由于工艺复杂、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国产产品多为仿制日本非甾体抗炎药凝胶贴膏,且至今仅有 6 款化药凝胶贴膏上市。
这意味着,在化药贴膏这个市场里,只要突破了技术壁垒,便有望成为一款 " 重磅炸弹 "。而在这仅有的 6 款上市产品中,九典制药一家就占了两款,分别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和酮洛芬凝胶贴膏。
图:国内已上市化药贴膏一览,来源:东吴证券
2017 年,在突破了交联架桥、水凝胶体系的经皮给药制剂渗透等相关技术壁垒后,九典制药成功上市了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2021 年— 2023 年,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销售额分别达到 8.49 亿元、13.03 亿元和 15.47 亿元,让九典制药率先成为化药贴膏领網域的龙头。
2023 年,九典制药再次拿下酮洛芬凝胶贴膏国内首仿,并在年底成功纳入医保。这款镇痛领網域的产品,是日本销量最好的外用制剂产品之一,2022 年的市场规模达到 16 亿元,可替代传统贴膏剂,有望成为其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尽管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但在国内这个爱膏药远超止痛药的市场,两大膏药龙头均受到了投资者热烈的追捧。九典制药股价从 2020 年 6 月开启单边上涨模式,到 2024 年,四年最高上涨 469%;羚锐制药在相同的时间段,累计上涨幅度超过 350%。
不过,虽然膏药市场需求一直存在,但是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增长空间有限,随着竞争者的增加,蛋糕自然也就越分越小。为了保证自身在激烈竞争中的领先身位,羚锐制药的销售费用常年保持在 10 亿元以上,2023 年达到 15.04 亿元,同期研发费用仅为 1.1 亿元。虽然销售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但比例的绝对值也在 45% 之上。
图:羚锐制药销售费用与总营收,来源:锦缎研究院
化药贴膏方面,整个市场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大,目前仅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就有 16 家正在申请仿制药注册,酮洛芬凝胶贴膏也有两家在研,其中南京海纳正在进行 III 期临床。
由此可见,即使身处膏药牛市,但投资者却依然应该警惕其中的变盘风险。
另一方面,股价持续暴涨之后,两大龙头股东也不约而同地开始减持套现。羚锐制药实控人分别于 2023 年及 2024 年大幅减持套现近 4 亿元,其董事、监事也在今年 3 月披露了减持股份计划;九典制药同样也在 8 月发布减持公告,高管减持不超过 19.37 万股,而此前其主要股东就曾因持股变动达到 5% 时未及时披露并停止交易,被深交所下发了监管函。
春江绿水鸭先知,股东、高管频繁高位减持套现,此中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03 资本市场没有感同身受
在投融资领網域,膏药、创新药虽然同属于医药板块,但二者背后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
与羚锐制药、九典制药三年来的一路高歌猛进不同,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创新药在 2017 年左右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在 2021 年达到发展高峰后,突然步入了资本寒冬。
寒冬中的创新药,尤其是国内创新药企融资陷入困难,不少创新药 Biotech 不得不在行情不佳的情况下砍掉有潜力的研发管线,以此来断臂求生;还有很多有潜力的公司,通过 "NewCo" 的方式,与一家机构造壳融资,以期获得可贵的现金流。这些能够生存下来还算好的,更多的 Biotech 融资不顺利,管线没人要,最终恐将面临出局的窘境。
之所以投资者对创新药热情如此之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创新药投资风险太大,国内资本缺乏耐心。"10 年 10 亿美元 " 不仅是说创新药研发的不易,更凸显了创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失败风险高的特点,在国内医保支付意愿不强的背景下,资本选择避险也是在所难免。
与之相对,膏药拥有免疫集采的 OTC 属性,其产品的本质逻辑更倾向于消费品。各家公司拥有独家定价能力,只要销售策略制定得足够好,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可观的现金流。因此从投资角度考虑,膏药生意模式是比创新药更成熟的。
只可惜医药除了是一门生意,更是国民健康的未来。生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赚钱的就是好生意。但创新药却存在专利壁垒,没有前期充足的研发投入,是很难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的。
贪图小利,必无远谋。我们充分肯定膏药这门生意的价值,但如果所有人都去搞膏药了,那么这个赛道还能如此光芒吗?创新药研发,需要一些情怀,很多时候,创新药投资者还是傻一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