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97名投资人,给马斯克掏了430亿,欢迎阅读。
多年以后,当人类成功地在 AGI 的帮助下过上了另一种生活,终于有机会回望走来的一路,一定对 2024 年的最后两个月给予相当重要的篇幅。因为就在这两个月,人工智能赛道的军备竞赛,终于来到了一个堪称 " 史无前例 " 的高度:
10 月,OpenAI 以估值 1570 亿美元(约合 12250 亿元人民币),完成了总规模 66 亿美元(约合 460 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而 "1570 亿美元 " 这个数字放在十年前,几乎相当于纽约、佛罗里达、德克萨斯三个州的全部风险投资总和。
与此同时,OpenAI 还从银行家们手里拿下了 40 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使得账面可用流动资金充盈到了 100 亿美元的水平。
11 月,参与过一轮还觉得不过瘾的软银,决定对 OpenAI 进行追加投资。用 " 买员工老股 " 的方法,强行加注了 15 亿美元。也正是在那几天,孙正义明确表示,软银愿景基金目前上面趴着大几百亿美元的现金,主要的流向就是人工智能。
到了 12 月,马斯克出手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一份檔案显示,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完成了一轮总规模 6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6 亿元)的新融资。完成这笔融资之后,xAI 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 120 亿美元。
"97 名投资人 "
实际上 xAI 的本轮融资一直是有迹可循的。早在 10 月就有传闻称,马斯克正在以 400 亿美元到 500 亿美元的估值区间寻求新一轮融资。到 11 月底,媒体们披露了进一步的信息,说马斯克已经筹集了大概 50 亿美元的资金,成交的估值都在 500 亿美元左右,帮助 xAI 成功地实现了一年内的估值翻倍。
可以说大体上看,xAI 的这次融资落地,算是求锤得锤、意料之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本轮融资毫无看点。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条信息是,檔案显示本轮 xAI 几乎是以 " 众筹 " 的形式完成了融资,投资人多达 97 名,其中最小的一笔投资为有零有整的 77593 美元(约合人民币 56 万元)——要知道,此前的报道已经把 xAI 本轮融资的调子拔很高了,说红杉、A16z、卡達主权基金这些顶级投资方都参与了其中。
所以这份檔案一公布,人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马斯克为啥会选择这样的融资方式?马斯克为啥谁的钱都拿?能够以 7 万美元这种非主流 " 投资金额 " 入局,这位神秘投资人到底是谁?为啥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当然了,这个问题不是完全没有答案。综合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如此奇怪的 " 投资方阵容 " 来自马斯克的 " 真情大回馈 ":据说这次的投资份额仅开放给 xAI 上一轮融资的参与者,以及曾经帮助马斯克成功收购推特的投资者——如果是后者,据说马斯克十分 " 仗义 " 地允许对方最高持有 25% 的 xAI 股份。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只有红杉、A16z 这些有头有脸的机构参与,也挺让人意外的。因为红杉其实是站过队的。
在 10 月的那轮 OpenAI 最新融资中,Thrive Capital、微软、老虎、Coatue 等老股东纷纷继续加码,唯独红杉没有继续参与。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这与他们 9 月份投资了前 OpenAI 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所创立的新人工智能企业 Safe Superintelligence ( 以下简称 SSI ) 有关。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SSI 强调的是 " 安全可靠 "。Ilya Sutskever 在官网公告、行业论坛等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并且随着算力的增加不断加速扩展,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走向市场前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测试、需要经历哪些认证步骤,正在变得越来越棘手,需要通过建立 SSI 这样的企业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会成为 " 人类社会中一股向善的力量 "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去年 11 月 Ilya 发起的那场 OpenAI 宫斗事件,也进而默认 SSI 将会引领人工智能行业,走出一条与 OpenAI 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换句话说,拥有如此特殊身份的红杉,在缺席 OpenAI 最新一轮融资后转身就投了 xAI,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空间。最起码有一个问题很值得讨论,那就是红杉的这次决定,到底是他们 " 布局赛道内顶级玩家 " 的惯性操作多一点,还是他们真看到了一条能与 OpenAI 分庭抗礼乃至超越的技术路线?
相比于上面提到的第一个悬念,这个问题显然难回答很多。只能说从情感上的角度出发,很多人更倾向于后者。毕竟 Grok(也就是 xAI 的大模型产品)确实以 " 特立独行 " 著称,不介意回答敏感问题、不介意飚脏话、不寻求当一个道德上完全中立的问答机器,会像真人一样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格。马斯克确实也有足够的动机与 OpenAI 大搞 " 路线之争 "。作为 OpenAI 最早期的投资人,他多次公开批评过 OpenAI 背叛了初心、忘记了使命。
另外在今年 10 月,还有一个匿名消息源曾经向媒体爆料,说 OpenAI 在寻求最新一轮融资的时候,不仅仅希望能拿到投资方的 " 注资承诺 ",还希望拿到投资人们的 " 竞业承诺 ",希望大佬们不要去投资 Anthropic、xAI、SSI 等五家直接竞品公司。
现在来看,要说这条消息靠阴谋论博眼球的 " 路边社小作文 ",还真不一定。
" 大麻烦还在后头 "
说来了让人热血沸腾的看点,再来说说让人有些下头的看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虽然 xAI 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赛道里的明星公司。但是和其他明星公司相比,目前 xAI 的商业化水平却是标准的 " 弟中弟 "。Anthropic 今年的预期收入大概是 10 亿美元、OpenAI 今年的营收预期能够达到 37 亿美元,而目前 xAI 的年收入理论上能达到 1 亿美元的水平。这 1 亿美元的营收还是在背后推特(X)这个巨型内容生态下完成的。
这里您可能会提到了,马斯克还有那么多企业呢,xAI 未来必然会获得更多支持,营收突破只是时间问题。理论上确实是这样,马斯克也是这么计划的,有大量报道指出他正在试图推动 xAI 与 SpaceX、特斯拉进行业务融合,以增加 xAI 的收入。
但这也是 xAI 即将面临的第二个麻烦:马斯克的确拥有很多企业,但这些企业也还有别的股东。例如在特斯拉的股东们看来,特斯拉显然不仅仅是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核心资产其实是特斯拉所开发的一系列有关自动驾驶、智能驾舱的核心技术,是一家标准的人工智能企业——在这样的底色面前,马斯克把一些重要业务交给 xAI 这件事,是妥妥的 " 资敌行为 ",更何况马斯克还尝试把一些工程师安排到 xAI 去。
所以在今年 6 月的时候,特斯拉的一些股东向马斯克为首的特斯拉董事会提起了诉讼,指控他们 " 违反了对股东的受托责任 "。为了方便理解,股东们还在起诉书中打了一个比方,表示马斯克的行为就相当于 " 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官创办了一家有业务竞争关系软饮料公司并向其运送原料 "。
你还别说,这场争议在今天看来,真的还挺别致的,真是环球同此凉热。
第三个麻烦就更糟心了。众所周知,训练大模型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企业创始人们必须要搞定这方面成本。比如在 11 月,xAI 就成功地拿到了美国田纳西州的 " 扶持政策 ",孟菲斯电力、煤气和水务公司(MLGW)将额外发电 150MW,用于支持超级计算机 Colossus 的开发。
经常交电费的朋友们应该已经看出了问题,150MW 的电力,基本可以支撑 10 万户家庭的电力开支。再具体到习惯于 " 社会利益优先 " 的美国人民,田纳西州的一些社区组织、环保组织第一时间明确指出,这项决定不仅将为城市老旧的电路系统带来额外的压力,还会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最终会给 " 低收入和有色人种社区的负面影响 "。
话又说回来,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被扣上这么严重的帽子了,他的 Neuralink 就遭遇过类似的指控。那是 2022 年底,美国农业部指控他们在试验的过程中涉嫌违反 " 动物福利法 ",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动物死亡。例如在 2021 年的一项试验中,总共 60 头实验猪里有 25 头猪因为植入了错误尺寸的设备而不得不执行安乐死——这件事虽然引起了 Neuralink 研究团队的警觉,据传 2021 年 5 月一名叫做 Viktor Kharazia 的研究员就曾经通过邮件提示团队 " 可能在 FDA 审查中带来风险 ",但他们的决定是用 36 只羊重复了同样的试验,再次造成了羊的超额死亡。
还有人爆料称," 动物惨案 " 是可以避免的,但马斯克总是不断催促项目加快进度,要求员工们 " 想象有一颗炸弹绑在头上 ",否则 "Neuralink 的市场效应就要失灵 "。
那时候马斯克还不是今天的 " 保国公 ",一个为了追逐科技创新而罔顾伦理的疯狂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要知道 Neuralink 还只是一个身处在过于尖端的领網域、估值在 50 亿美元到 70 亿美元之间徘徊的企业。可以想像,xAI 在逐渐做大到 500 亿美元、成为出头鸟之后,未来将面临的 " 找茬盛况 " 更是空前的。
所以有报道称,xAI 在完成了本轮融资之后,已经明确通知本轮投资人,公司将在明年无缝启动一轮新的融资。从这样的融资节奏来看,马斯克也是给自己留够了 " 容错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