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教师想象力:一朵蕴含无限可能的花蕾,欢迎阅读。
罗尔斯曾说,学生常常面对着一片 " 无知之幕 ",但只要掀开这 " 无知之幕 ",就会看见光明、看见未来。无疑,教师应当就是那伟大的教练,是那 " 无知之幕 " 伟大的揭开者,是那伟大工具的创制者。
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而所有的理想都是培养优秀的儿童,培养时代的新人,而有什么样的儿童才会有什么样的民族未来。换言之,教师这一想象的 " 理想母体 " 只有闪烁着理想光芒时,才会照亮孩子们的心灵,才会从 " 理想母体 " 中获取一种叫做想象的金钥匙,用创新精神去打开未来之门。
1
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教师想象力
在心理学上,想象一般被界定为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和特殊的思维形式。在哲学上,将想象界说为感性和知性之间的一种中介性能力。在伦理学上,将想象诠释为 " 使‘不在场’感知‘在场’,从‘能是’感知‘所是’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把想象一般言说为一种创造能力。比如唐诗中以 " 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 ",喻奇特而壮健的想象力。比如《诗品》中 " 精力弥满、万象在旁 ",描述了想象力充沛的作家可以把世间许多美好的事召集于笔端。
而在教育学情境中,教师想象力指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具备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力和教育引导力、促进力。这种能力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着力于教师自己在这过程中,与学生想象力发展产生互动,进而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教师想象力的内涵十分丰富,特点也很鲜明。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展开,是基于教书育人的想象,凸显的是教书育人的智慧。
教师想象力是教师对教育理想、理想教育的描绘力。教育是一项引导人们向往理想、追求理想的事业。可以说,教育是在理想催生下诞生的、教育为理想而存在;是理想照耀了教育的天空与田野,也照亮了教师的心灵世界。教师总是在心里想象着、描绘着教育的理想样貌,即使在现实中遇到一些不理想的事情,难免产生不满、难免悲观的时候,理想的火焰仍在那里燃烧。教师又总是把自己对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的信念,通过想象与描绘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鼓舞他们树立起理想的信念。因而教师想象力给学生、给社会带来的是美好的希望,以描绘理想为特征的教师想象力,透射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教师想象力是教师对课程、教材实施中个性化的创造力。课程、教材都要通过教学实施才能在课堂里站立起来。教师理解、使用是一个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随着课改的深化,教师关于课程实施的权利逐步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程度也逐步提高。何为课程,何为教材,如何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最有价值的,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图谱。这一图谱是教师在实践中想象出来的,以后又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
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想象力带来创造力,印证了一个理念:"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以创造为特征的教师想象力闪烁着学校教育核心领網域——课程创造的魅力。
教师想象力是教师对儿童发展可能性的预见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人类伟大史诗的草稿;陶行知说,孩子年纪小,但人小心不小,若把小孩看小了,便比小孩还要小;马克思 · 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一种可能性……总之,儿童是种可能性。可能性是未来性,而未来性总是在现实性中孕育,也 " 潜伏 " 在现实中。教师,智慧教师不仅关注儿童的现实性,还必须从现实性中发现他未来发展的可能走向。这种发现是教师预见力的具体体现。这种预见力,生动地诠释了教师的使命与智慧:既为儿童当下负责,更为儿童的未来负责。
教师想象力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师随想力。如卢梭将自己比作散布者,教师也应是一个散步者。散步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也是教育的行走方式;散步也表明了教师的淡然、从容的心态。当然,散步还应是教师的美学精神,教师们奉行宗白华先生的 " 散步美学 "。在如此美学精神引领下的心态、行走方式,必然触发教师的无瑕的想象,触及生命,随想自然而来,撞击教师的心灵之门。因此,随想没有目的,但十分自由,他联系到教育生涯,也会联系自己的非职场生活,还会联系到其他各个方面,甚至会想象在各地散步,整个世界会呈现在他们面前。其实,这是对灵感的邀请。
2
自我深化:教师想象力的发展
雨果对想象的界说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他说:" 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他把想象当作自我深化的精神技能,这是很深刻的循着这一精神机能,教师应在自我深化中发展想象力。
发展教师想象力,把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结合起来,既不宏大空洞、难以捉摸,又不陷于技术化的刻板化的做法之中。实事求是地说,教师想象力发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我们应当留白,让老师去想象、创造。这正是想象力的魅力所在。
在精神机能促进自我深化方面,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心灵的绽放
想象来自心灵的深处,心灵之门的外面,便无想象可言同样,一个人心灵被琐碎事情填满的时候,想象的通道便被堵塞,想象力便会枯竭。
有人这样诗意地描述:" 心灵深处要有一座花园,百花盛开,五彩缤纷,自由自在,向着蓝天争艳。" 自由是想象的摇篮、创造的保姆。此情此景,触发人的心灵,一旦生出灵感来,想象的翅膀便飞起来。有人还做这样的比喻,想象自己的眼前有片开阔地,放眼望去,一泻千里,思想任意驰骋,心绪激情飞扬。其实,开阔地是自己开辟的。
还有人夸张地说:" 一个人心里应当有座活火山,随时可以爆发。" 这说的是一个人想象的冲动、创造的冲动,也是一种审美冲动。如此的冲动,成为一种精神机制促使自我深化。一个人的心既是空灵的,又应是充实的。此充实,是心中只有儿童、只有爱,是对儿童真挚的爱,这才会让想象力如清泉喷涌。
从这个角度看,想象力是教师爱的情感和能力的试金石。心灵的丰富充实心灵的绽放,才会臻于王国维誉之的第一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道德的引导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价值的追求与引领,尤其是离不开道德价值的判断。想象同样如此。它离不开道德,想象与道德自然地相伴相随想象由道德指引着方向。因此,想象、想象力存在着道德性。由于道德的渗入,想象以积极意义为导向,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追求高尚,把人们引进光明的世界和幸福的生活。
教师尤要坚持想象的道德性和方向性,因为,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教师所有的想象,都是让儿童在复杂的情景中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一如所有的童话都是想象的结果,而所有的童话,都是对儿童真、善、美的引导。由此展开,教师进行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一定是基于积极态度下的质疑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认知技能,也是一种精神气质。
正因为此,教师想象力发展更要坚持想象过程中道德价值澄清、道德价值选择、道德价值的引导。坚持这一原则并非是对想象力发展的束缚,恰恰是给想象力发展注入新的意义,生发新的动力。也许这正是对 " 想象力是道德的善的伟大工具 " 另一角度的深层解读。而上述的 " 想象力是教师爱的情感和能力的试金石 ",其深意还可以诠释为,道德价值是想象力的试金石。假若,叶圣陶心中没有对儿童的爱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对未来的憧憬,能写出 "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 那么美妙的诗来吗?
思想的微笑
想象是思想的运动,是思维飞扬后落脚的地方,也是思维淬炼后的美丽结晶。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曾在开学演讲中说起他之前阅读的关于伊西多 · 艾萨克 · 拉比的故事。
拉比是核磁共振仪的发明者,1944 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比的母亲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不过,拉比记得母亲曾问他一个重要的问题:" 你今天提出过一个优质的问题吗?" 拉比认为,正是母亲的这一举动,让他养成了不断提出优秀问题的习惯,为迈向成为杰出科学家的道路埋下了伏笔。思想与文化知识有关,但更与 " 问题文化 " 有关,拉比母亲充满着 " 问题文化 ",苏必德校长称此为 " 好奇文化 " 的培养。
" 问题文化 "" 好奇文化 " 折射的是思想的活跃。拉比母亲始终让儿子思考,而她自己的思想是微笑的,微笑的思想连接着绽放的心灵,触发了想象力。
具体方法的创生
教师想象力的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为发展学生想象力服务,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也正是发展教师想象力的方法。
这里列举一些方法:" 情境创生法 " ——想象力是对情境的认知、辨别与顿悟,想象力常在情境中触发而丰富;" 故事讲述法 " ——讲述故事,往往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一次再创作,再创作必定要再想象;" 文学作品赏析法 " ——无论是解读文本、评论文本,还是品赏文本,必定伴随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头腦风暴法 " ——头腦风暴让人处在创新激情的高潮期,而丰富的想象源于创新的激情;设立思考室,或未来探索站,或想象中心。方法很多,都在教师的想象中,创造中。
教师想象力啊,多像一朵满蕴无限可能和希望且待绽放的花蕾。
推
荐
阅
读
《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是著名教育专家、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教育随笔集。展现了他对教师如何专业成长、教师如何营造自己精神家园的深刻思考。全书从年轻品格的内涵、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儿童秩序和创新与挑战等四个方面一一展开。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