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微软电腦管家来了,用新产品解决旧问题?,欢迎阅读。
文 | 唐辰同学
你的电腦需要一个管家么?
如果时间倒退 20 年,对绝大多数电腦用户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当时,各类杀毒軟體、安全类軟體几乎充当了上网的第二入口,为网民提供上网安全和电腦设备管理服务。随着网络安全攻防战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迭代,付费使用和专注本地防护的安全类軟體就显得单薄,逐渐被免费的覆盖更多场景的电腦管家之类的产品替代。
各大安全軟體厂商为争夺市场,在服务和产品功能上卷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作業系統从底层也加强了安全防护,比如閱聽人最为广泛的 Windows 系统,到 Windows 10/11 系统内置安全中心軟體,冲淡了用户对电腦安全的防备意识。 但实际上,我们至今没能完全摆脱病毒、木马和恶意軟體的威胁。
最近还和前同事聊起一则旧事,当时就职于某手机厂商,被称为最年轻的世界 500 强企业。某天突然收到一封奖金领取的邮件,通过所示链接跳转到指定页面填写个人信息。后来被网安部门点名批评,这是一封测试系统安全的钓鱼邮件,上当了,好在是内部测试,没有什么实际损失。 按道理说,作为国内排名 Top 的手机品牌,在手机系统安全层面已经做到了闭环。但办公电腦的使用安全,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
除此之外,电腦日常的空间清理、应用管理、系统加速等仍然是用户刚需。在这个背景下,综合提供安全服务的电腦管家类产品,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了解,微软也顺势推出官方的微软电腦管家(Microsoft PC Manage)。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动向。
新軟體?微软电腦管家已经推出 2 年有余
综合多方资料来看,微软电腦管家并不是一款 " 新軟體 "。早在 2022 年 1 月就上线了 1.0 版本,当时只是邀请小部分用户内测,进行初步的市场探索。数个月后的 6 月 15 日,基于 1.0 版本内测反馈及用户调研,微软电腦管家正式推出 2.0 公测版。这个版本已经搭出电腦管家基本面貌,界面轻巧,互動简洁,完成包括一键加速、全面体检、系统空间管理、应用管理、弹窗管理、系统功能修复等核心功能的基础建设。
随后,经过近一年的公测,微软电腦管家迎来一次全新的改版,于 2023 年 5 月 17 日上线 PCM3.0 BETA 版,本次改版采用 Windows 全新的 Fluent UI 设计,加入了工具箱、应用管理、深色模式等功能,同时对 PCM2.0 的核心功能进行了优化,比如弹窗管理和垃圾清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等。
此外,PCM 3.3 正式版于 2023 年 9 月入驻微软应用商店,面向所有 Windows 用户开放使用。目前,微软电腦管家 3.0 版本还在持续的迭代更新,更多用户期待的新功能也将陆续上线。
在微软电腦管家 1.0 版本内测时,就有评测指出,微软电腦管家和 Windows 系统预装的安全中心軟體相比,在功能、界面、互動上都更贴合国内用户的习惯,降低了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个测评有中肯的地方,也有盲人摸象的成分。
中肯一面在于其体验,按官方说法即是,微软电腦管家给用户提供纯净、原生、专业的 Windows 体验。这种体验在经历两个大版本的迭代后,显得更加丝滑。从这个角度看,微软电腦管家在微软体系内还是一款推出 2 年多的 " 新产品 "。但对于行业来说,没有广告、界面干净、系统原生等特性,已经显得相当老道。
实际上,从微软电腦管家呈现的产品演进方向看,PCM 更像一款轻量化的管家类产品。它为 Windows 安全中心提供入口,满足用户电腦使用安全的需要,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提供一键加速、系统清理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电腦管家服务。
大模型时代,微软为何要做一款传统 PC 产品
据了解,PCM 团队未来还将在檔案修复、找回以及全面的磁盘分析能力等方面,持续优化产品功能。也就是说,微软电腦管家还在过河,目前还不是完成形态,还有可能进化成最适合当下电腦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完成一款真正符合 " 以微软之名 " 冠之的电腦管家产品。
即便如此,电腦管家在通常意义上还是属于 " 旧时代 " 的传统产品,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 PC 互联网的范畴。进一步说,它的使用场景还局限在传统互联网上。对于已经在大模型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占据先机的微软来说,推出电腦管家这类产品有什么打算?是为了推出一款产品多收三五斗,赚点钱么?
唐辰认为,这是微软基于 " 安全 + 生态 " 的考量。前者是解决安全这个核心问题,后者是构建着眼于未来的商业生态这个新打算。
首先是安全。 早期的作業系統几乎处于 " 裸奔 " 状态,加之盗版作業系統遍地,电腦病毒、木马、流氓軟體横行。第三方安全軟體、电腦管家便打着 " 清君侧 " 的名义快速崛起。虽然大部分典型的安全漏洞、病毒能被识别处理,还有数量众多的流氓軟體,在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 " 疏忽 " 中被放过。虽然不会危害设备安全,但还是不断弹窗广告、 未经允许的恶意軟體捆绑推广下载和修改默认設定等方式所困扰,蓄积出灰色流量池,进而获得商业收益。
还有一些产品在占据用户上网入口后,假借安全干起 " 私活 ",比如强行推荐或者安装自家的其他軟體,形成 " 某某全家桶 " 的局面。通过拦截用户获取用户权限,大肆推送商业服务。典型如 3Q 大战中的 " 二选一 ",普通用户的选择权在强势的入口拦截面前显得那么无力。某种程度上说,这些 " 电腦管家们 " 已经成为另一种形态的或者说是新的 " 流氓軟體 " 了。
这类问题,后来从 PC 互联网延伸到移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 Android 生态下,为了抢夺用户有限的螢幕空间,这些手机管家隐藏的流氓軟體占用锁屏展示广告、通知栏推送营销内容、长期驻留后台耗电、肆意下载軟體等。安卓智能手机的内存越做越大,但后来还是越来越卡顿。这也是 iOS 在使用体验上,一度吊打安卓手机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层面看,作業系統安全威胁仍长期存在。作为微软的 " 亲儿子 ",微软电腦管家如何从系统原生层面,帮助电腦用户解决用户电腦空间不足、弹窗广告过多等问题,才能为它在市场中找到立身之地。很多时候,亲生的也不一定能解决真问题。
除此之外,在唐辰看来,安全在新网络环境下有了更高的含义和要求。
事实上,作为一款类 360 安全管家的产品,微软电腦管家 2.0 刚发布时,360 董事长周鸿祎就关注到这款产品,当时他在某次活动上提到微软电腦管家,还发表了一番初听着不那么 " 友善 " 的看法。
后来他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回应自己的观点时称," 数字化时代只有 C 端出身的公司才能做好安全,因为拥有海量的终端用户,因为能把大数据放到云端去做安全分析,因为拥有 ' 看见 ' 的基因和优势。" 他还表示,微软(做电腦管家证明)是一家面向未来的科技巨头。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背景,周鸿祎的观点,正是针对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挑战提出的。数字化的内在脆弱性导致安全风险更大,同时外部威胁也在不断更新,在内外部双重安全挑战之下,风险遍布数字化的所有场景,倒逼网络安全更新为数字安全。
他多次强调 " 看见 " 的力量," 面对强大的对手,‘看不见’已经成为数字安全时代最大的痛点,‘看不见’就要挨打。因此‘看见’是安全的分水岭,回避‘看见’谈安全都是假把式。"
这里的 " 看见 " 实际指向的是感知风险、看见威胁、抵御攻击。 换句话说,在新安全语境下,作为个人电腦的 " 管家 ",电腦管家类产品需要为用户把好这个关口。
其次是以丰富产品体系为着力点的商业生态的需要。 电腦管家作为系统管理工具,在用户的电腦使用场景中意义重大,不仅提供从安全防护到性能优化的 " 管家 " 服务,对微软来说,还将补齐它在个人用户市场的一块木板。作为微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将与其他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商业生态。
直观的来看,微软有望以此为切口,为 Windows 系统筑起一道防波堤,进而打造一个类似 MacOS 的封闭作業系統,这对微软来说,战略意义巨大。过去很多年,Windows 之于电腦,遭受着 Android 之于智能手机的非议,系统的开放性导致底层安全漏洞众多,前端出现各种弹窗、收费广告,用户不胜其烦。
微软、Alphabet 公司(Google 母公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两家公司围绕系统的封闭性,可控性,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能打造出类似 MacOS 或者 iOS 一样的封闭作業系統。
一个很明显的体感,近两年感觉安卓手机没那么卡顿,系统越来越流畅,不再是遥望 IOS、MacOS 不可及了。苹果公司已经受益,基于封闭作業系統的服务收入已经成为硬體之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对手握 Windows 电腦作業系統和安卓手机作業系統的微软和字母公司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从这两方面看,微软电腦管家的推出又其必然性,但是不是用新产品解决旧问题,或者是说应对新环境,那就得看这个产品能走多远了。
微软电腦管家的难关
当然,还有一个猜测,微软在人工智能领網域技术能力的释放,将为 PCM 找到差异化发展的核心锚点。大模型掀起人工智能新浪潮以来,微软在 OpenAI 上的抢先布局,让它成为全球科技公司里摘到果实最实在的一家。受益于此,其市值一度超越苹果,再次回到世界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电腦管家的多个方面,如智能识别病毒、优化系统性能、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等。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微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腦管家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国内来看,360 正在全力押注大模型,也是 PCM 未来发展的一个侧影。
但要正面一个现实,做产品很难,还是做一个有 20 多年历史的 " 传统产品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微软为提升 Windows 系统生态的适用性做了很多探索,但仍然有大量的短板需要补齐,微软电腦管家可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环境,就会遇到新问题,比如它也会面临其他同类型产品都遭遇过的吐槽,有媒体就指出,微软电腦管家的深度清理功能,会导致电腦速度变慢。
当然,如同行业一个共识:想要一家厂商什么都做不是什么可行的期待。作为微软的 " 亲儿子 ",PCM 团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比如如何应对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它们更没有历史包袱;如何在同赛道中做出差异化,来赢得更多用户的用脚投票;如何回应外界做面子工程的质疑,实在的做出一款有特色有实力的管家类产品?
当然,唐辰认为在所有的问题中,PCM 当下最需要回答的是如何在微软产品体系里找到应有的位置。也可以说是,找到 PCM 在微软技术、产品体系内的价值点,以最低的成本尽快融入到 Windows 系统之中。换言之,对 PCM 的挑战更多来自于自身的战略规划。毕竟,一款小而美的产品,对于微软这个巨头来说,战略意义可能也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