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发布,地产大亨身家齐缩水,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2 月 22 日,《福布斯》发布 2024 中国香港富豪榜,受房地产和贸易低迷影响,恒指在过去 12 个月下跌 29%,令香港最富有的 50 大富豪的总资产净值大缩水,从去年的 3240 亿美元大跌 9%,至 2960 亿美元。总体而言,榜单上有 30 位富豪的财富出现了缩水。受旅游业和消费增长的提振,香港政府预估 2023 年经济料有 3.2% 的增长。但在房地产行业停滞不前和出口低迷的情况下,疫情后的复苏仍比预期要缓慢。港股在兔年表现欠佳,全年累跌 6319 点,跌幅高逾 28%。
李嘉诚蝉联香港首富,但也难逃身家缩水
榜单前五名的排位没有变化。长和系大股东李嘉诚以 362 亿美元的财富蝉联首富位置,但因旗下地产旗舰长实股价下跌了三分之一,致身家较去年缩水;排在富豪榜第二位的为房地产大亨李兆基,旗下公司恒基地产和新鸿基地产都受到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冲击,财富同比减少了 33 亿美元,身家降至 270 亿美元;第三位则为新世界发展和周大福主席郑家纯,由于内地需求放缓,他与家人共有的财富减少了近 70 亿美元,至 221 亿美元,是今年按净值计算的最大跌幅。
除了前三名,香港富豪榜上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比如,香港首富之子李泽楷的财富增加了 10 亿美元,至 168 亿美元,排名上升了两位,至第四。而香港首富之女李嘉欣的财富则减少了 2 亿美元,至 108 亿美元,排名下降了一位,至第六。
此外,香港富豪榜上还有一些新面孔。比如,香港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卓越亚马逊的创始人兼 CEO 林宇辉,他的财富为 14 亿美元,排名第 48。还有,香港最大的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的创始人兼 CEO 梁建章,他的财富为 13 亿美元,排名第 49。
地产大亨占比 4 成,身家齐缩水
50位上榜富豪中,有 20 位来自房地产行业,前 10 名逾半与投资房地产相关。即便地产行业近几年持续低位运行,香港地产大佬的身家无法与巅峰时相比,但仍占了富豪榜的 4 成比例,总身家高达 1203.5 亿美元,同比缩水了 152 亿美元。
受地产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他们的身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5 名地产大亨身家大幅缩水,缩水幅度在 1%-25%;2 名地产大亨身家持平;3 名地产大亨身家实现上涨,涨幅在 6%-22% 之间。
就连作为稳健型港资房企的代表,多年来保持着不足 32% 的净负债率的恒隆地产,其陈氏家族的身家也缩水 2 成。财报显示,2023 年恒隆地产营收为 103.16 亿港元,股东应占纯利为 39.7 亿港元,同比皆小幅增长,在绝大多数开发商业绩滑坡之际,足见韧性。
数据来源:《福布斯》,钛媒体 APP 制图
除了以上 20 位地产大亨,其他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富豪,其实也布局了大量房地产行业。前不久 ," 李嘉诚在香港以七折价格卖楼 " 的消息一出,一时间让 " 降价 " 成了能否挽救楼市的关键词。李嘉诚的长实集团由于 2023 年上半年的表现不佳,物业销售收入约 82.46 亿港元,同比下跌近 6 成。就在披露中期业绩的当天,该公司公布了旗下 " 亲海駅 II" 项目的首张价格单,每平方英尺价格为港币 1.5 万元,比周边二手房还便宜 3 成,相当于 7 年前的楼价。这个项目最终吸引 3.8 万名客户抢购。
除此之外,郑家纯家族的新世界中国 2023 年内地物业的合约销售额超过 134 亿元,2024 年将陆续推出多个位于内地一线城市的标志性项目,内地物业的销售目标为 150 亿元。
根据公开数据,2023 年,香港楼宇买卖合约共 58035 份,较 2022 年下跌 2.7%,较 2021 年下跌 39.6%,楼宇买卖合约总值 4779 亿港元,分别较 2022 年、2021 年下降 13.8%、47.9%。香港经济复苏步伐不似如期,加上在息口高企环境下,楼市表现疲弱,楼价近 2 年来已累跌约 20%。自 2022 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低位运行,房地产资产价格的下跌,影响到家庭财富的缩水。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如今香港房地产所面临的严峻宏观形势,为了提振楼市,香港在去年 10 月就宣布推出三项楼市 " 减辣 " 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 7.5%;甚至放宽内地人才入港门槛,大量引进内地人才成为新香港居民等等,但这些政策目前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谈到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我们依然需要佩服的是李嘉诚超人的敏锐嗅觉和前瞻性。而且香港地产商普遍具备较强的抗周期性和行业波动能力。同时财务管控能力,开发 + 运营能力一直是内地地产商值得学习的。例如新鸿基之于万科,恒隆之于华润、龙湖。在 2023 年的亚布力论坛上,对于行业,王石也表示 " 香港的地产商在经历了多个高低房地产周期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习香港到现在一点不过时。" 对于各大地产商而言,择善而从,在周期中学会求稳和缓慢生长,更好地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增强自身的 " 底气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赵晨含,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