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 自主车企的2024年:一边是整体份额提升,一边是企业战略收缩,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濮振宇,题图来自:AI 生成
2024 年,是自主车企销量大丰收的一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4 年 1 — 11 月,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 1220.66 万辆,同比增长 21.9%,市场份额达到 60.3%,与 2023 年全年相比增加了 8.4 个百分点。
但很多自主车企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究其原因,在越来越内卷的市场中,包括自主车企在内的各家车企普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导致企业销量增长但利润承压。
如今,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方向的中国汽车行业转型已经迈入下半场,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50% 之后,自主车企与以燃油车为基盘的合资车企之间进入拉锯阶段,自主车企相互之间也开始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展开厮杀。
对于任何一家自主车企来说,在新的市场格局没有彻底稳定之前,留在牌桌上比什么都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从价格定位、企业管理到市场开拓,自主车企开始纷纷上演 " 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 的戏码。
一、品牌整合大幕拉开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让自主车企纷纷拾起 " 多生孩子好打架 " 的理念,走上多品牌发展之路。
2019 年,吉利推出几何品牌,北汽推出极狐品牌,长安推出启源品牌。2020 年,广汽成立埃安品牌,上汽推出 R 标产品序列(后成为独立品牌飞凡汽车)。2021 年后,吉利极氪、吉利睿蓝、上汽智己、长安深蓝、广汽昊铂、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大量新品牌相继诞生。
进入 2024 年,面对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高企的局面,自主车企开始逐渐收缩战线,此前诞生的不少新品牌遭到整合。
9 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提出 " 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后,吉利汽车宣布将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极氪汽车与领克汽车也被整合。
在 9 月的 2024 成都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方面宣布,荣威与飞凡营销体系整合。10 月下旬,自立门户三年的飞凡汽车,正式回归到上汽荣威旗下,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
10 月,欧拉汽车 App 也宣布,将于今年底正式停止运营并迁移至长城汽车 App。对此,欧拉汽车方面称,此举相当于将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坦克、欧拉等五个品牌合并在一起。另有消息称,未来欧拉品牌可能将被整合进哈弗品牌。
此轮被自主车企整合的品牌,多数是销量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有限的品牌。数据显示,飞凡汽车 2023 年销量为 2.1 万辆;几何汽车 2022 年销量为 15 万辆,2023 年为 19.1 万辆;欧拉汽车 2024 年 1 至 11 月销量为 5.85 万辆,同比下降 40.57%。
二、冲高狂热有所降温
前几年新品牌的涌现,也映射着自主车企的冲高热情,当时 30 万元乃至 40 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成为自主车企新品牌的普遍追求。但 2024 年以来,20 万元左右乃至更下沉的大众化市场,成为自主车企新品牌新的主攻方向。
2022 年 4 月,上汽智己首款车型智己 L7 杀入 40 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2024 年 9 月,全新智己 LS6 上市,新车售价区间为 23.99 万至 30.29 万元,但叠加各类优惠政策之后,实际上市权益价仅为 21.69 万起。
2022 年 9 月,飞凡汽车首款车型飞凡 R7 上市,新车补贴后售价区间为 28.99 万元至 35.69 万元,目标直指该市场区间的霸主特斯拉 Model Y。但一年多之后,2024 款飞凡 R7 和飞凡 F7 都市版的起售价均不足 20 万元。
2024 年 7 月,极氪宣布推出 2025 款极氪 X,新车售价为 20 万至 22 万元。为了吸引客户下单,极氪 X 给出了包括现金立减 2.1 万元在内的限时购车权益。这意味着,在限定时间内购买一辆新款极氪 X,只需要不到 18 万元。
2024 年 10 月,岚图旗下第四款车型高端纯电 SUV 岚图知音上市,新车限量价仅需 17.99 万元。2024 年 1 至 11 月,岚图汽车累计交付 7.35 万辆,同比增长 81%,但与极氪、理想等第一梯队玩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岚图汽车需要更加下沉的车型来提升销量。
自主车企冲高狂热的降温,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激烈," 以价换量 " 成为一种更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20 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更大的增长潜力,例如此前默默无闻深耕 10 万至 20 万元市场的零跑汽车,在 2024 年销量反超一众对手,成功跻身造车新势力三强。
三、出海之路四面开花
尽管几大自主车企集团都在进行战略收缩,加快整合旗下品牌资源,但在海外市场开拓上,它们仍然高歌猛进。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出海正成为自主车企缓解内卷压力的共识。
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过去几年欧洲一直是自主车企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 2024 年 10 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此举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带来很大的挑战。
2024 年以来,已有多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其中比亚迪已确定将在欧洲建立两座汽车工厂,零跑、上汽、长安、东风等车企也释放出在欧洲筹建工厂的信号。
除了欧洲,东南亚也是自主车企出海的重点市场之一。近期,第 41 届泰国国际车展在曼谷举行。泰国国际车展被视为东南亚汽车市场的风向标,吸引了来自全球 9 个国家的 42 个汽车品牌和 22 个摩托车品牌参加,其中中国车企数量占比近一半。
在本次泰国车展上,比亚迪发布了全新电动 SUV 车型 SEALION 7,吉利旗下新能源电动皮卡品牌雷达首次参展。此外,零跑汽车、奇瑞汽车旗下子品牌 OMODA 等中国品牌也首次亮相于泰国市场。
不仅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更多中国车企的身影。2024 年 5 月,印尼电动汽车制造商 PTNETA Auto 以 CKD 形式为哪吒汽车的最新车型 NETA V-II 进行了初步组装。2024 年 6 月,奇瑞汽车成立了奇瑞企业马来西亚工厂,该工厂将是东盟地区首家生产高級越野车 JAECOO J7 的工厂。
即便是市场规模很有限的非洲,也没有被中国车企忽略。目前,比亚迪、北汽、东风等中国车企已进入埃及、摩洛哥、肯亞、卢旺达和南非等市场。
华创证券在展望中国汽车出口形势时认为,2025 年中国面向欧美市场的出口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向中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25 年,中国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总体上保持平稳,而中非和东非、东南亚、澳新、南美、欧洲部分地区将各自贡献 10 万至 15 万辆的增量,预计 2025 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达 558 万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濮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