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告别高速增长,2024特斯拉要摸着比亚迪过河了,欢迎阅读。
价格战的 " 后遗症 " 正在显露。刚刚发布的 2023 年 Q4 财报显示,特斯拉营收不及预期、增速放缓,年度利润甚至出现自 2017 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与此同时,市场份额也在萎缩。马斯克坦承,2024 年特斯拉恐怕无法继续维持 50% 的高速增长,降本空间也受到限制。
对于比亚迪而言,2024 年是超越特斯拉的关键一年。但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超过特斯拉,并不容易。
文 | 王小娟
编辑 | 李欢欢
制图 | 韦恩
运营 | 土豆
17.6%,毛利率再触底
多项数据都指向一个事实,特斯拉正在走下高速增长的神坛。
美东时间 1 月 24 日盘后,特斯拉发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 Q4 总营收 251.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增幅缩减,不及预期;其中汽车业务收入 215.63 亿美元,仅同比增长 1%,而 2022 年 Q4 时,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曾同比大涨 33.4%。
从全年数据来看,虽然总体趋势仍在增长,增速却已明显放缓。2023 年,特斯拉全年营收为 967.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而前一年特斯拉的总营收同比增幅高达 51%。
相比营收不及预期,更令人头疼的是利润缩水。
在 GAAP 会计规则下,Q4 特斯拉净利润为 79.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5%。而在 Non-GAAP 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则为 24.8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9%。从整年维度来看,特斯拉的年度利润出现了自 2017 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2023 年,特斯拉净利润 108.82 亿美元,同比下滑 23%。
特斯拉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毛利率也再一次触底。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 Q4 毛利率为 17.6%,在 Q3 创近四年新低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并未如市场预期那般," 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成本缩减,利润率有所反弹 "。
▲ 2023 年特斯拉主要财务数据对比。图 / 每人 Auto
价格战的 " 后遗症 " 已经显现。
对此,特斯拉也有所察觉。在财报中,特斯拉发出预警,2024 年销量增长将放缓。这份算不上好的财报一出,华尔街的投资者们立刻用实际行动投票,特斯拉周三美股盘后跌超 7%。
不过,特斯拉 CEO 马斯克可能并不在意这些。按照马斯克的策略,特斯拉的思路是薄利多销,而不是用更少销量、更高单价去赚更多的钱。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甚至打算 "0 利润卖车 "。
因此,在过去一年,特斯拉不断掀起价格战,不仅针对中国市场,也蔓延至美国市场。价格战的效果立竿见影。从 2023 年整体来看,特斯拉累计交付新车 180.86 万辆,如愿达成年初预期,同比增长 38%。
▲ 特斯拉生产线。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然而,2023 年,对特斯拉来说是压力陡增的一年。
一场场价格战打下来,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不增反降,那些 " 摸着特斯拉过河 " 的后来者,正日渐壮大。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特斯拉在华销量为 60.27 万辆,同比增长 37.3%,市场份额为 7.8%,而 2022 年,特斯拉的月度市场份额可以达到 10% 以上。
面对马斯克最为 " 忌惮 " 的对手,特斯拉渐落下风。2023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为 48.45 万辆,不及比亚迪的 52.64 万辆(纯电车型销量)。从增速来看,特斯拉也输给了比亚迪,2023 年特斯拉交付量同比增长 38%,同样不及比亚迪的 45%。
先行者被后来者瓜分市场,这一点在电池头部厂商宁德时代身上,也得以体现。2021 年,宁德时代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 52%,超半壁江山都是宁王的,那一年,比亚迪的份额只有 16%;两年之后,一番此消彼长,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下滑 8.89 个百分点,降至 43.11%,比亚迪却扩大了 11.21 个百分点,为 27.21%。
▲ 宁德时代总部。图 / 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特斯拉惯用的降价牌,效果正在变弱。就拿 2024 年 1 月初的这场降价来说,在终端市场的刺激效果极其微弱,没能像去年一样掀起腥风血雨。
不过,特斯拉依旧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对手。根据 Q4 财报,特斯拉 2023 年日赚超 2 亿元,在新能源赛道保持领先地位。并且,Model Y 依旧是去年全球最畅销的车型。
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看来,随着电动汽车在全球进一步渗透,特斯拉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但不会像过去那样狂飙突进,增长速度会放缓。
2024,比亚迪将超越特斯拉?
成长起来的中国车企,成功引起了马斯克的注意。
在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认为,中国车企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会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世界上大部分车企。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比亚迪。
2023 年,战火更新。比亚迪销量毫无悬念地突破 300 万辆,并且在 Q4,其纯电车型销量也超过了特斯拉。这引起业界普遍关注,2024 年或许是比亚迪超越特斯拉的关键一年。
截至目前,比亚迪尚未公布 2023 年年报,无法对比两家的全年数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 2023 年前三季度财报来预测 2024 年走势。首先是最关键的毛利率,从 2023 年 Q1 到 Q3 来看,特斯拉毛利率持续走低,Q3 更是创近年新低,跌至 17.9%,而比亚迪的毛利率却持续走高,到 Q3 时接近 20%,超出特斯拉不少。
在赚钱能力上,两家差距也在缩小。特斯拉 Q3 营收为 233.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73.78 亿元),比亚迪比特斯拉少了约 40 亿元;而在 Q1 时比亚迪比特斯拉少营收约 580 亿元。反映到净利润上,双方差距就更小了,Q3 特斯拉净利润为 18.5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2.79 亿元),比亚迪同期净利润同样超过百亿,为 104.13 亿元。
▲ 2023Q3 特斯拉与比亚迪财务数据对比。图 / 每人 Auto 制作
不过,马斯克认为两家企业并不具有可比性," 相比车企,特斯拉的定位更接近一家 AI/ 机器人公司。" 此言一出,投资者们丝毫不给面子。当天,特斯拉股价收盘跌超 4%,市值一夜蒸发了 32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317 亿元)。
关于这一点,比亚迪正在加速转变。
从财报数据来看,比亚迪在恶补研发。2023 年 Q3,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 249.38 亿元,是特斯拉研发投入 11.6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3.2 亿元)的三倍。
这笔钱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攻向特斯拉腹地——智能驾驶领網域。1 月 16 日,比亚迪举办梦想日,展示了在智驾领網域的最新战果—— " 天神之眼 "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且,比亚迪还将持续在智驾领網域投入巨资——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将是千亿级别。
不过,要追上特斯拉,比亚迪需要改善的是效率问题。
虽然特斯拉营收放缓、利润缩水,但单车利润明显比比亚迪高出不少。以 Q3 财报举例,比亚迪完成这一业绩,卖了 82.4 万辆车,特斯拉却只卖了比亚迪的一半多数量。
相似的对比还体现在人效层面。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大约拥有员工 60 万人,而截至 2022 年底,特斯拉全球员工数量只有 12.9 万。进入 2023 年,特斯拉美国工厂和上海工厂均传出裁员的消息,总人数大概率在进一步降低。
▲ 特斯拉工厂。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面对新的一年,马斯克坦承特斯拉恐怕无法继续维持 50% 的高增长率,"2024-2025 年(特斯拉)处于两个高速增长期之间的间歇期,销量增长率会低于 50%。" 与此同时,受限于降本空间,马斯克预计特斯拉很难继续维持过去几年的降本幅度。因此,要在 2024 年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是有机会的。
寻找新的增长点
不过,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超过特斯拉,并不容易。
过去一年,特斯拉增长放缓与车型数量太少、产品老旧不无关系。主力车型 Model 3 上市多年后,才终于在去年迎来换新,Model Y 则连续 5 年未更新。一直以来,特斯拉始终凭借 3/Y 两款车型打天下,如今红利期已接近天花板。
▲ 特斯拉 Model 3 焕新版。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特斯拉正在酝酿新的王牌。比如传说中的低成本车型。在 Q4 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表示," 我们尽快将下一代车型平台推向市场,这个平台将彻底改变车辆的制造方式。" 并且,当前 " 已取得相当深入的进展 "。为了实现这一革命性的进步,特斯拉甚至要求工程师们住在生产线上。
此前,马斯克曾透露,全新一代车型的售价将不超过 2.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7.9 万元。按照计划,特斯拉正在研发的低成本汽车,将会在 2025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预计接近明年底)。为了这款低价车型,马斯克或许又要 " 在生产线上睡觉 " 了。
相比有些遥远的低成本车型,已经开启交付的 Cybertruck,是近期被广泛关注的焦点。1 月 24 日,Cybertruck 在国内的社交媒体进行了首次直播,吸引了超过 3.6 万人次观看,在评论区,网友们非常关心这款车到底能不能在中国卖,何时可以下订。根据官方信息,Cybertruck 还将在全国 8 个城市开启巡展,不过,目前由于法规的限制,只能静态展示。
现在,在特斯拉中国官网已经能看到 Cybertruck 的信息,但没有预定渠道和价格。受法规限制,在中国市场,皮卡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只占到整体汽车市场的约 2%。Cybertruck 热度虽高,威胁却不大。
▲ 特斯拉 Cybertruck。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但在美国市场,皮卡的市场份额高达 20%。Cybertruck 正式上市,给美国市场的燃油皮卡不少压力。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 Cybertruck 的订单量已经超过 200 万辆,一些分析师认为,Cybertruck 可能进一步提升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总体份额。
对于特斯拉而言,产能依旧是老大难的问题。根据机构预测,四季度 Cybertruck 的产量可能仅为 2000-3000 辆,到 2024 年上半年能达到 1 万辆左右。在本次财报前,特斯拉的一封全员信中,官方提到," 考虑到 Cybertruck 的制造复杂性,预计生产爬坡过程将比其他车型更长 "。
在梅松林看来,4680 电池将是特斯拉新的增长点。现在还处在产能地狱期,一旦松下开始量产,4680 电池供应量将大幅提升,随之带动 Cybertruck,Semi Truck 以及 Model 车型的销量。
4680 电池于 2020 年特斯拉科技日发布,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依旧困在产能里。近期,特斯拉宣布将推进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扩建计划,其中一座正是年产能 100 GWh 的 4680 电池工厂。
▲ 特斯拉 4680 电池。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马斯克在本次财报电话会上进一步透露,4680 电池的产能爬坡已经超过了 Cybertruck。并且,特斯拉取得了很多电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除了得州工厂一号产线从 Model Y 切换到 Cybertruck,电芯实现了 10% 的能量密度提升,特斯拉正在开设一条新的 4680 电池生产线,另外两条产线也在进行改进实验。此外,还有四条产线将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投产。
眼看着对手拼命追赶,特斯拉也在尝试开辟新的市场。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反思," 在某些地区,我们的市场份额低得惊人,比如日本。我们至少应该拥有和其他非日本车企相当的市场份额,例如奔驰、宝马。"
2023 年末,据日媒报道,优步正在寻求与特斯拉合作,计划进军日本的网约车市场。该报道称,优步最初将推出 30 辆特斯拉 Model Y,2024 年将增加至 100 辆。
对于比亚迪来说,海外市场也蕴藏着新的增长点,两位巨头将在新的市场开启新一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