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帮特斯拉活过来的松下,自己却在作死。,欢迎阅读。
愚人节这天,出了个真新闻:
松下准备在印度合资建一个锂电池厂。
这个新闻不新鲜啊,现在这年头,你就是在南极洲建个电池厂,脖子哥都觉得没啥毛病。
新鲜的是这个印度锂电池厂,它不是给汽车造电池的,而是专供电瓶车、电三轮。
松下这波啥意思,难不成他看印度也是风韵犹存?
结果我去看了眼数据,我倒是觉得,松下是真的饿了。
根据 SNE Research 发布的今年 1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统计,你自己看看这个榜单,谁最尴尬?
虽然松下还高居第 4 ,明晃晃的负增长我都没眼看了。
就算把时间线拉长,松下虽然还能保住第 4 的位置,但它仍是前 4 里唯一一个市占率下滑的。
说的好听是全球第 4 , " 遥遥领先 " ;实际上是一路下滑, " 尽显疲态 " 。
大家可能不知道松下电池巅峰有多猛,想当年,马斯克到日本宣传特斯拉的时候,对着全世界媒体说: " 特斯拉的心脏就在日本 " 。
站在他旁边的正是松下副社长山田喜彦,他手里握着的正是特斯拉的松下牌电池心脏。
当时的松下作为特斯拉电池独家供应商、最早期的投资人之一,左手捏着疯涨的特斯拉股票、右手把着全球市场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估计满腦子想的都是起飞。
可几年过去了,特斯拉电池独家供应商没了、特斯拉股票卖完了、动力电池老大地位也没了( 甚至被家电行业老对手 LG 反超 )。。。
脖子哥跑去翻了翻资料,发现松下真是精准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可能不少平时不咋关注新能源车的差友们,对松下的印象还是日本老牌子、经久耐用,以前家里就有一台松下的 ** 。。。
但实际上,如今的松下更像是个不折不扣的电池厂。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松下就开发出镍氢电池,让丰田的一代神车普锐斯,历史性地在不损失动力的情况下降低油耗。
所以,普锐斯也被广泛认为打响了,汽车从纯油时代迈向电动化时代的第一枪。
普锐斯下线仪式
可就这么一个行业先驱,掌握了锂电技术的松下,很快就在汽车动力电池领網域掉队了。
咱凭良心说,这真怪不到松下身上。
当时整个日本车圈都觉得锂电池能量密度太拉,根本没法当汽车主要动力来源,所以就下个结论: " 电车不是未来 " 。
然后大家手牵手,一起押宝了氢能源汽车。。。
松下也没能跳出日本本土的统一认知,于是也就这么半荒废着自己的锂电技术,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的厂商们,一点点追上甚至反超。
直到 2009 年,松下集团花重金钻营的手机、等离子平板电视等领網域全面溃败,历史性地巨亏 40 亿美元。
输麻了的松下想找个新行业 " 弯道超车 " ,翻了半天自家的专利族谱,最终选出了汽车动力电池。
可日本汽车仙人们要么就捣鼓油车、要么玩氢能源,没人和松下搞电车。
于是松下只能请外援。
恰巧当时马斯克 " 空降 " 特斯拉,刚说服美国能源局注资,正愁没有合适的电池厂商。
两个公司一拍即合,开始了蜜月期。
到了 2010 年,松下斥资 3000 万美元入股特斯拉纳了投名状。
那特斯拉在推出 model S 后也很识趣地给了一份长期合作協定—— 6 年内向松下采购近 25 亿颗 18650 电芯。
几年后,松下又和特斯拉又诞生了 " 爱的结晶 " :内华达超级工厂。
内华达超级工厂一半以上都是电池制造车间
但很快,松下和特斯拉的热恋期就结束了。
松下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日本企业,几十年卖电池都是在自家工厂完成,现在要去特斯拉的地盘干活,内部反对意见一直很多。
结果劳心劳力甚至亏本地卖电池,马斯克却还嫌贵,甚至组建了团队,一度准备自己造电池。
换你是松下,你怎么想?
不仅如此,马斯克的 " 嘴炮风格 " 也让许多松下人不爽。
有几次马斯克吹 " 明年咱要卖 50 万辆 " 之类的牛,不知情的松下居然信以为真,火急火燎去做规划加产能。
结果马斯克那边的态度却是: " 说着玩玩的,兄弟你还当真了? "
另一边,马斯克反过来觉得松下一直掉链子。
特别是当特斯拉车子越卖越多,松下的产能跟不上了。
2017 年特斯拉因为交付不及预期,被各路媒体疯狂点名的时候,当时大家的矛头就直指松下拉垮。
不过特斯拉在全球抢手的事实,暂时掩盖下了这些埋怨。
毕竟大家都有 " 明天会更好 " 的梦可以做,不急着撕逼。
这期间,松下凭借着特斯拉的独家订单,一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首位。
但到了 2018 年,特斯拉资金链吃紧,经常拖欠货款,说好的特斯拉心脏呢?你就这么对心脏的是吧?
缓过神来的松下怎么想怎么亏。
跟着特斯拉闹了这么多年,就想着等特斯拉大卖自己也能狠狠地赚上一笔。
可结果因为成本高、售价低等等问题,反而在 2018 财年迎来电池业务最大亏损。
这个时候,两个公司已经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马斯克指名道姓吐槽松下的产能;松下社长津贺一宏立马回怼马斯克是在甩锅。
但说归说,松下也不是没有想过扩产的问题,可要增加电池产能真没那么简单。
因为出于美国的政策等方面考虑,特斯拉电池扩产主要需要在美国本土进行,但在美国建厂招工难度之大,碰到了一堆字幺蛾子事情。
其中离谱的包括什么美国工人的手太大,没法操作为亚洲人体型设计的机器之类的。
可急性子的马斯克就摆出一副 " 我不听解释,我只听结果 " 的态度,转头就在 2019 年,拉来了松下的死对头 LG 给国产 Model 3 提供电池,正式结束了松下作为特斯拉唯一电池供应商的好日子。
随后中国的宁德时代也加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松下成了真正的 " 牛夫人 " 。
这一年,有记者问津贺一宏后不后悔投资特斯拉超级工厂时,他直接坦白: " 是的,当然后悔 " 。
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这么想着的松下搞了一堆 " 战略措施 " :
找回 " 老情人 " 丰田成立电池厂,以 36 亿美元一口气卖掉特斯拉的所有股票。。。
但寄希望丰田的电车,抛掉了特斯拉的股票,这种操作大家懂的都懂。
要知道,松下手里的股票如果放特斯拉巅峰时,至少还能多赚 10 亿。
随着 2020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特斯拉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卖爆了,可这反而成全了新加入特斯拉供应链的 LG 和宁德时代。
此消彼长, LG 和宁德时代迅速超过松下,将其赶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上。
随着近几年比亚迪的崛起,松下直接跌成了行业老四,后面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国产、韩国电池厂商。
眼看着日薄西山,松下赶紧想了几个法子。
首先,松下想的就是,中国电池厂商们能靠国内车企、市场快速崛起,难道日系车还不如 " 中国车 " ?
于是,他们准备和日本本土的车企们一起搞电池。
结果回头一看:
日产自我阉割了电池布局后,新车型准备 " 投敌 " LG 、宁德时代们;
本田天天喊着转型,可怎么看都不像那么回事;
丰田算是日系电池最靠谱的那个,但祖上就有 " 背叛 " 松下的黑历史。
日本汽车行业在电动车时代的落后,让松下得不到 " 自己人 " 的助力。
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进行技术突破,努力开发更高级的 4680 电池( 相较 18650 ,能量密度更高、价格更便宜 )。
在 PPT 里, 4680 是哪哪都好,造出来肯定能满地球收割车企。
但问题就是造不出来。。
从原计划里的 2021 年量产,结果到去年中才小规模出货。
没有办法的松下只能像个输红了眼赌徒,只剩最后一条路:不断加仓建厂,希望赖在牌桌上翻本。
为此,松下几年来陆续抛掉了半导体、液晶面板等业务,去年更是把老本行铅蓄电池业务也关停。
上个月底,甚至把每年收入高达百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业务也打包卖了,恐怕为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松下看来,目前国际市场的电池需求依旧庞大,而且还在不停地涨。
一时的落后只是产能不够,只要能往出造电池,根本就不愁卖。
为了拓展锂电业务,松下在今年将斥资 7000 亿日元( 约 357 亿元人民币 )用于设备投资,其中一大半资金将投入动力电池业务,想在一年内将电池产能提高 60% 。
长期计划里,松下准备造至少 4 座新的电池工厂,希望到 2031 年把电池产能翻四番,提高到 200 GWh 。
从结果看,这些计划给了下游车企们不少信心。
去年早些时候松下已经成功拿下了美国造车新势力 Lucid ,前两天还搞定了马自达的中长期订单。
甚至还传出了 Stellantis 、斯巴鲁、宝马等一堆车企想和松下合作。
所以理性地看,作为曾经的老大,松下电池家底依旧丰厚,口碑也还是杠杠的。
更重要的是技术层面上,松下在 NCA 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等方面都还是领先水平。
再加上如果 4680 能按计划投产,后续市场反馈良好,凭借着产能优势降低成本,的确足以继续跟中韩电池厂商竞争。
所以这场电池产业争霸战,还远未到决出胜负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