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中国日料“生死劫”,本土化是最优解?,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 | H.H,编辑 | 杨博丞,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日本福岛核污水启动排海至今已过半余月,据估算有超过 1500 多吨核污水已被排进大海。从长达 30 年排放期来看,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对市场规模已接近 2000 亿元的中国日料行业而言,这也是一场行业震荡的开始。
日前,氢消费随机走访了位于武汉大型商场内 4 家日料店,这些店铺人均消费在 200-500 元不等,店内上座率如常,甚至出现了排队等位的情况。据门店负责接待的小天透露," 最近一段时间店内上座率大概在八成以上,目前已经在大众点评上线了 " 所有食材均为国产 " 提示,让大家放心食用。" 日料爆火的背后,是日料爱好者 " 最后的狂欢 "。
据艾媒咨询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消费者关于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日料消费频率的影响中,有接近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影响甚至会频率增加。
图源:艾媒咨询
不过这次核污水排放后,大家对日本的消费信心断崖式下降。就像之前三星手机爆炸间接导致了整个韩国产品在中国的衰退。但没有人知道,此次事件是否会是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始。毕竟,自此之后,日料 " 高端 " 滤镜将彻底摘除。
近年来,日本料理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餐饮业影响力最大的海外菜系之一。按照大众点评 2023 年 6 月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内地有 79324 家日本料理店,其中有 378 家日料店人均消费超过 1000 元;仅日料品牌就有 791 个,位列我国 " 异国料理 " 第一,超过了拥有 706 个品牌的粤菜和 618 个品牌的川菜。
但由于核污水的担忧逐渐发酵,日本海網域的水产成了众矢之的,连带着所有日料店铺以及海鲜产业都被蒙上了 " 被污染 " 和 " 即将被污染 " 的阴影。
可以说,这样的风险偏好是无法避免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呈现两极化趋势,一部分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舆情的消退,逐渐对这件事无感,恢复对日料的消费;另一部分人则会长期保持谨慎的态度,从此退出日料的行列。
人类或成海产最终受害者
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这半个月里,「核废水」和「核污染水」这两个名词始终是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两者仅一字之差,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有何不同?
自从核能被开发利用后,为了维持核电站的稳定运行,往往需要用水来冷却,这种水就是核废水。通常而言,核废水只会在反应堆外壳的外面进行循环,受到污染可能性较小,而且国际对此有非常成熟的研究和监测。
但问题就在于,此次福岛核反应堆排放出来的不仅有冷却水,还包括和核材料混合在一起的污染水。如果将两者关系比作煮鸡蛋,核废水相当于煮鸡蛋时用的水,但核污水就是将蛋清蛋黄带出来,成了鸡蛋汤。这样的后果就导致了核污染水的成分远远超标,危害也自然大很多。
而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在进入大海自循环的同时,首先会被一部分藻类吸收,海虾类生物会吃掉藻类,随后就是上演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 的食物链,最终大量的污染物会富集到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体内,比如海鲜,甚至是吃掉海鲜的人类。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华表示:"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无论深海或是近海的海鲜,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污染及影响,但是具体能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专业机构来检测。"
同时,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吴巍也表示,放射性同位素是挥发性物质,它不仅仅会污染海洋,还可能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所以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无论是食品,衣物、护肤品等等,从较长时间周期来看,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千元高端日料,吃的是中产阶级的优越感
在日料市场,对海鲜依赖程度最高的千元高端日料首当其冲。
近 5 年来,我国高端日料店铺迅速迭代,数量不断增加、客单价上涨,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头部餐厅中,客单价在 3000 元 / 人并不罕见,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日料店也正成为主流。
这些顶级日料究竟贵在哪里 ? 离不开 " 天然食材与匠人逻辑 " 这两大关键词。在日料中,厨师的使命就是努力寻获极致的食材,通过适当的手法将自然原味细腻的呈现在客人面前。从 Omakase(由厨师决定菜谱)、怀石到割烹、会席,优质食材与高级服务都是不变的经营逻辑。
在众多餐品中,人气最高的蓝鳍金枪鱼、海胆、三文鱼以及其他虾蟹鱼贝等进口食材,对于保鲜、处理、运输的要求都非常高。为了保证食材的美味,基本都需要从原产地空运来,而且在运送过程中储藏温度要始终恒定才不会流失食材原本的口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很多千元日料店不是卖给月入 2 万元以下客户的原因。
为了挽回客户,大多数高端日料餐厅迅速做出 " 去日本化 " 的反应。如鮨龍、银座岩、高仓 · Modern Kaiseki 等高端品牌发出公告,表示目前使用的食材来源均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店铺内鱼生、海味等食材原材料来自欧洲、东南亚以及国内大连等地区。
食材能替换,消费者却不买单。日料品牌 " 万叶 " 在明确表示将蓝鳍金枪鱼替换为西班牙蓝鳍金枪鱼后,销售额占比仍然从过去的超 50% 降到 20%-30%。
原因很简单,由于产地不同,相较于蓝鳍金枪鱼,西班牙蓝鳍金枪鱼油脂少、筋多,且要花更多时间排酸、熟成,品质还不稳定。
" 如果食材差别特别大的话,其实是能够直接吃出来的。" 日料爱好者阿江拿他曾经吃过的南京某家日料店举例," 那家的刺身没有弹性,而且吃下去味道有点奇怪,花了 1000+ 吃不到食材的 " 原汁原味 " 很失望。" 他在品尝过几道特色菜后,直接将这家日料店拉黑,再也没来过。
可以说,如果找不到 " 高端食材来源 " 与 " 高昂菜品定位 " 间的平衡,千元日料店 " 危 "。而在这方面,万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为弥补食客,万叶主厨将菜单换为更具性价比的国产海鲜,同时也将人均消费从四五百元降至两三百元,。
一位来自武汉的日料行业老板坦诚分享," 在核污染事件后,我们曾接到了客户希望指定鱼类菜品食材产地的诉求,比如点名要产自加拿大北极贝或波士顿龙虾刺身等等。但其实我们采购海鲜产品受到的限制因素很多,政策、时令、渠道、供应链、品质、价格等等都会影响,目前做不到满足食客指定产品产地的要求。如果消费者有特殊诉求,餐厅会尽力尝试采购,但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满意。"
中低端日料自报 " 家丑 " 后,或将死里逃學生
" 坏消息 " 不一定都是坏消息。对于钟爱日料的人来说,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即中低端日料店的海鲜食材,绝大多数和日本没什么关系。
广东佛山夏树寿司发布声明称:" 夏树寿司从未使用任何与日本有关的食材!不管过去,还是将来!所有食材均来源于正规渠道。" 吉野家也十分坦诚,表示不会使用日本进口的食材,因为成本不允许。
尽管东也寿司也表示绝大多数食材来自中国,但是根据大众点评显示,其人均消费也达到了 1200 左右元。在大众点评上,有人评价东也寿司 " 把用餐过程变成了食文化享受过程,很不错 ",从侧面说明在食材之外,就餐环境、食物精致感、门店服务为东也寿司加了分。
这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即当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后,日料店替换食材将成为大势所趋。依靠全球发达的供应链,优质海鲜食材变得不再稀缺,一个强有力的 " 佐证 " 是全球三文鱼市场的分布。
在第六届三文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介绍,全球经过 BAP 官方认证的三文鱼养殖场有近 500 个,其中包括大西洋鲑、银鲑和帝王鲑。2022 年全球三文鱼产量共约 290 万吨,挪威产区、智利产区、英国、加拿大分别位于前四名。从中国市场来看,挪威也是中国三文鱼进口量最大的产区。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日本的海鲜食材,国内中低端日料行业照样能发展得如火如荼。
家住武汉的朱朱是日料的忠实粉丝。她认为吃日料海鲜的新鲜程度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很在意产地,使用国内食材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有些老板想要获利,才标榜自己食材来自日本,差异化自己的产品,但食材优劣不仅仅只通过来源地证明。"
艾媒咨询所公布的消费者选择日料餐厅首要关注点,排名靠前的也是口味和卫生状况,占比分别为 71.67% 和 60.67%。对大多数普通食客而言,倒没有多少人纠结食材产地。
甚至在更早之前还有调查称国内日料店里日本本土品牌仅占 3%,很多知名的日料店基本是国人自己开的,例如北京村上一屋、九本、湖北仙隐小鹿、浙江山葵家等等。可见,少点日料食材崇拜,做好本土化创新也是未来中低端日料发展的方向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辐射的恐慌会长期存在,并且会直观反映在进口食品、全球水产品上等领網域上面,一段长时间的低迷在所难免。
在不久的未来,进行海鲜消费时需要出示每种原材料的检疫检验证明,或许将成为新的标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