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阉割”的找钢网,没能成为下一个京东,欢迎阅读。
来源 | 源媒汇
想要成为下一个京东的找钢网,却步了阿里巴巴的后尘。
近日,找钢网,即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以 De-SPAC 方式的上市申请,通过了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自 2021 年启动 IPO 以来,找钢网几经周折,从赴港上市到转战纳斯达克,再到返港申请上市无果,如今以 " 买壳 " 的方式,成功通过港交所的上市申请。
源媒汇对比前后两次的招股书发现,找钢网进行了自我 " 阉割 " —— 2023 年 8 月暂停了商业保理业务,2024 年 8 月终止了胖猫金融相关业务。这些业务,本质是供应链金融。
从找钢网的发展历程可以推断,胖猫金融,恰恰是其走向全球第三大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的关键。
但在蚂蚁集团即将上市那段 " 狂欢期 ",债权资产证券化不断滚雪球暴露出巨大的风控危机,致使实控方阿里进入漫长的整顿期。这甚至也是整个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至暗时刻。
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找钢网 " 阉割 " 胖猫金融业务,全力冲刺上市,或许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找钢网创始人王东还是幸运的,抓住了港交所引入 SPAC(特殊目的并购公司)机制以提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时机,可以 " 借壳 " 上市。
只是,找钢网没能成为王东预想中的 " 下一个京东 "。
关于停止胖猫金融业务和由此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扭转经营亏损等问题,源媒汇致函找钢网,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做一个 " 钢铁版 " 京东
2015 年 5 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找钢网的发展方向,王东给出的回答是:" 我们未来有可能成为 B2B 行业的京东商城 "。
彼时,互联网的第一波红利已经开始收尾,各大公司正在进行大合并——滴滴合并快的、58 同城合并赶集网、美团合并大众点评 …… 率先到岸的人已经开始下船了。
阿里、京东开始将触角延伸至线下零售,比如举牌苏宁和永辉超市。找钢网,是对着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的发展模式," 照葫芦画瓢 "。
王东创立找钢网的初衷,是感叹互联网行业对传统行业的渗透能力。于是,他找了一个还没有人涉足的行业——钢铁贸易行业。
他研究后发现,钢铁行业有必成功的四大理由:标准化流程、生产和采购分散且交易低效、正在走向线上化,以及几万亿交易体量,没有竞争对手。
王东还有另一层身份:电竞战队 Home 的创办人。
这是一个爱好相同者组建的社团,当下被称为 " 中国电竞第一人 " 的 Sky(李晓峰),也是从这里开启自己的电竞生涯。
对于钢铁贸易线上化,王东把它理解为:游戏里的交易系统,搭建一个买卖双方简单、精准的交易平台。
2012 年,像游戏组队那样,王东拉着王常辉、饶慧钢一起创立了找钢网。王、饶二人是中国钢材网的副总和销售总监。
但现实终究是比游戏更加复杂的。
钢铁贸易是一个区網域化、价格十分不透明的领網域。起初摸索阶段,找钢网结合去哪儿网、淘宝两种模式,免费为卖家提供产品展销、为买家提交订单需求。
不少初次使用找钢网的客户曾反馈:" 又贵、效率又低 "。这说明,找钢网本质上不过是买家委托下单、帮忙找货的代理中介。
随后,王东对找钢网修改了交易流程,只保留了提交需求、提交订单和付款三个环节,交易体量才有所改变。2012 年 6 月日交易量破 1000 吨,9 月破 7000 吨,12 月 17 日当天交易量达 1.2 万吨。
2013 年,找钢网走出上海,开始进军华东市场,先后在南京、杭州等城市设立分公司。2014 年,其又开始布局华南区網域市场。这一年末,找钢网旗下分公司数量将近 20 个。
这时,找钢网已经被更多资本发现。2014 年至 2018 年,平台陆续完成了 C 轮到 F 轮融资,融资总额包括 15.3 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货币部門下同)和约 1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 IDG 资本、首钢基金、中俄投资基金、华兴资本等。
图片来源:找钢网招股书
2018 年 5 月,完成 F 轮融资之后,找钢网投后估值达到了 79.3 亿元。
找钢网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和打法,全靠资本方融资,进入业务布局和快速扩张。
2014 年,拿到 C 轮融资后,找钢网成立了 " 胖猫物流 ",用于支持交易服务;2015 年,拿到 D 轮融资后,其又推出了 " 胖猫金融 ",为交易提供授信贷款,解决资金问题。
2016 年,找钢网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2017 年发布供应链智能平台 " 找钢云指数 " 和 " 找钢指数 ";2020 年开始投资建设智能仓储基地;2021 年开发出钢厂生产排期和库存管理的服务軟體。
找钢网,有阿里的影子,又有京东的模样,比如服务中小商家的淘宝、自营的天猫、京东的仓储和物流等。
这些是硬生生用钱砸出来的。所以,一部找钢网发展史,半部融资历程。
走上蚂蚁金服的命运
资本看中找钢网,或许只有两点可能性:最早开展钢铁贸易 B2B、供应链金融。这也是找钢网能够快速起家的根本原因。
起初,淘宝的模式是服务中小商家,"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找钢网也是瞄准中小商家,但撮合钢铁成交,远比淘宝的服装等行业更加艰难。钢铁贸易区網域化、分散、低效,很重要的原因是:需要垫资、高运输成本。
而找钢网成立的胖猫物流、胖猫金融,恰恰是击中了中小商家的痛点:基本是资金短缺、没有自己的物流网络。2024 年 9 月,找钢网注册第三方钢铁产品卖家总数为 1.48 万家。
前文提到,钢铁贸易是一个毛利率极低的行业。当时,业内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卖一吨钢材的利润,比不过卖一根冰棒的 "。
提供贷款、物流,甚至钢铁加工等服务,对于很多中小商家来说,依然很难看到盈利空间。
找钢网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快速扩张和累计用户,自然离不开互联网惯用策略——用补贴去撬动商家加入。比如对线上交易成功的商家,提供补贴激励、减免服务费用、减免线上店铺装修工具费用等。
一边烧钱补贴,一边扩大市场、业务布局,另一边不断融资。找钢网也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抢占市场的典型案例。
没有意外,找钢网如今也是亏损状态。2021 年至 2024 年 9 月,其净亏损总额为 11.64 亿元。其中,销售、行政开支是最主要的经营成本。
这种模式想要继续持续下去,找钢网就需要不断进行融资。但在 2018 年供给侧改革之后," 脱虚向实 " 成为了发展方向。从此之后,找钢网也再没有拿到新的融资。
这意味着,找钢网的资金链要断了。
于是,找钢网不得不做出两项重大决定:转向轻资产发展模式、全力筹备上市。
如何让资金流动起来,蚂蚁金服又给找钢网提供了参考答案:将应收账款、胖猫金融业务产生的债权资产进行证券化。
找钢网对着不同环节设定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比如为买家提供赊账和发放贷款的胖猫白条,商业保理服务以及 P2P。
其中,胖猫白条 2018 年交易额仅为 70 亿元,到了 2023 年 3 月累计发生额突破 1000 亿元。根据找钢网此前的宣传文案,胖猫白条的基础额度为 20 万元起,日利率为 0.05%,月服务费为 0.083%。
这些都是找钢网杠杆滚雪球的底层资产。2021 年至 2024 年 9 月,找钢网贸易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金额,分别为 62.7 亿元、68.8 亿元、101.7 亿元及 93.2 亿元。
找钢网曾想以胖猫白条业务发行 ABS 融资产品,结果并不顺利。
这使得找钢网逐渐走向资产无法覆盖负债的困境,2024 年 9 月资产负债率超过了 100%。
来源:公司公告
找钢网更急需上市融资续命。
但蚂蚁金服上市前,背后的杠杆风险让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更何况找钢网还涉及到 P2P 业务。
于是,找钢网一边结合港交所探索 SPAC 上市模式的风口,想要通过合并 Aquila 完成 " 借壳 " 上市;另一边,直接选择 " 阉割 " 掉胖猫金融相关业务,完成监管审核要求。
没有撬动中小商业完成线上交易的核心业务,找钢网后续的道路显然更加艰难。但对于投资人来说,上市意味着可以快速实现套现,反而才是目前破局的关键。
和蚂蚁金服走上相同道路的找钢网,还是更加幸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