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从《新闻联播》到博士生导师,海霞的人生太精彩,欢迎阅读。
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中,细心的网友发现在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与理论、媒体语言学、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竟然是海霞。
是那个《新闻联播》的海霞吗?一时间,大家产生了疑问。
没错,就是那个《新闻联播》的国脸海霞。从央视主持到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海霞到底经历了什么?
1972 年,海霞出生于河南郑州,从小就展现出了很强的语言天赋,父母都是教师,一直鼓励海霞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在父母的鼓励下,7 岁海霞便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与播音相关的奖杯,从此兴趣也成了学习的动力,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进入到理想的学府后,海霞迷茫了,如果说考入理想的大学是她之前的目标,那此时她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又该朝着哪里去努力呢?
海霞是幸运的,正当她迷惑时,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一盏明灯—— " 敬一丹 "。
众所周知,敬一丹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来主持《焦点访谈》等节目被大家所熟知。
有一次,敬一丹回母校做讲座,海霞不仅参加了,还有幸能向敬大姐提问,问她:怎么才能进入到央视?她都做了些什么?敬一丹只回复了 " 努力和自信 " 五个字。
一语点醒梦中人,海霞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练声了,录音教室里如果管理员不赶,她会一直在里面学习。凭借这样的劲头,海霞坚持了四年,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进入到央视。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海霞再次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努力和自信 " 这五个字不光在大学四年给了海霞力量,到了工作岗位,海霞仍旧是这样做的。
央视改版,《晚间新闻》由录播改成直播,海霞便是第一任主持人,没有经验可循,自己只能一步步探索着走,播报零失误,全程把控节奏,《晚间新闻》一档时事新闻类的,竟让海霞主持得有了温度。
能者多劳,1999 年,海霞又被委任为《现 在播报》的主持人。一句 " 这里是新闻直播室,海霞现在为您播报 " 成了观众熟悉的新闻开场白,此档节目也成了收视率节目。
带着 " 努力和自信 ",海霞继续前行,2007 年开始与罗京搭档主持《新闻联播》,十多年间播报零失误,特别是 2020 年疫情期间,一段 3000 字的极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12 分钟完美演绎,海霞一战封神。
如果说播音是她的兴趣,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就成了她的责任。
海霞还是 " 石榴籽计划 " 的发起人,她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共享教育资源,让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也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用海霞自己的话说:" 在公益推普的路上,她收获了很多很多,她也愿意从 " 海霞姐姐 ",做到 " 海霞阿姨 ",再到 " 海霞奶奶 "。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2000 年海霞还担任了春晚的主持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海霞就是靠着对播音的执着,对事业的坚守,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今海霞已经年过半百,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海霞的老公罗永章,是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双料博士后,目前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
吃穿不愁,有钱有闲的海霞本来可以退休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没有,她还在发光发热。
早在出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导之前,海霞就已经参与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播音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还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硕士生导师的工作。
如今,海霞更是回到母校,在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与理论、媒体语言学、国家通用语言推广领網域进行研究,为培养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才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导,背后的付出只有海霞自己知道。始于兴趣,贵在坚持,努力和自信下成就了今天的海霞。不管身份怎么变化,海霞还是那个对播音无限热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