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從《新聞聯播》到博士生導師,海霞的人生太精彩,歡迎閱讀。
在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中,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播音主持藝術實踐與理論、媒體語言學、國家通用語言推廣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竟然是海霞。
是那個《新聞聯播》的海霞嗎?一時間,大家產生了疑問。
沒錯,就是那個《新聞聯播》的國臉海霞。從央視主持到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海霞到底經歷了什麼?
1972 年,海霞出生于河南鄭州,從小就展現出了很強的語言天賦,父母都是教師,一直鼓勵海霞好好學習,不斷進步。
在父母的鼓勵下,7 歲海霞便奪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與播音相關的獎杯,從此興趣也成了學習的動力,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入中國傳媒大學。
進入到理想的學府後,海霞迷茫了,如果說考入理想的大學是她之前的目标,那此時她的目标又是什麼呢?又該朝着哪裡去努力呢?
海霞是幸運的,正當她迷惑時,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一盞明燈—— " 敬一丹 "。
眾所周知,敬一丹也是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來主持《焦點訪談》等節目被大家所熟知。
有一次,敬一丹回母校做講座,海霞不僅參加了,還有幸能向敬大姐提問,問她:怎麼才能進入到央視?她都做了些什麼?敬一丹只回復了 " 努力和自信 " 五個字。
一語點醒夢中人,海霞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當别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已經開始練聲了,錄音教室裡如果管理員不趕,她會一直在裡面學習。憑借這樣的勁頭,海霞堅持了四年,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如願進入到央視。
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海霞再次實現了自己的目标。" 努力和自信 " 這五個字不光在大學四年給了海霞力量,到了工作崗位,海霞仍舊是這樣做的。
央視改版,《晚間新聞》由錄播改成直播,海霞便是第一任主持人,沒有經驗可循,自己只能一步步探索着走,播報零失誤,全程把控節奏,《晚間新聞》一檔時事新聞類的,竟讓海霞主持得有了溫度。
能者多勞,1999 年,海霞又被委任為《現 在播報》的主持人。一句 " 這裡是新聞直播室,海霞現在為您播報 " 成了觀眾熟悉的新聞開場白,此檔節目也成了收視率節目。
帶着 " 努力和自信 ",海霞繼續前行,2007 年開始與羅京搭檔主持《新聞聯播》,十多年間播報零失誤,特别是 2020 年疫情期間,一段 3000 字的極稿,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12 分鍾完美演繹,海霞一戰封神。
如果說播音是她的興趣,那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就成了她的責任。
海霞還是 " 石榴籽計劃 " 的發起人,她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共享教育資源,讓不發達地區的孩子也能普及國家通用語言。
用海霞自己的話說:" 在公益推普的路上,她收獲了很多很多,她也願意從 " 海霞姐姐 ",做到 " 海霞阿姨 ",再到 " 海霞奶奶 "。
憑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現,2000 年海霞還擔任了春晚的主持人,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海霞就是靠着對播音的執着,對事業的堅守,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今海霞已經年過半百,家庭幸福,事業成功,海霞的老公羅永章,是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雙料博士後,目前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教授。
吃穿不愁,有錢有閒的海霞本來可以退休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沒有,她還在發光發熱。
早在出任中國傳媒大學博導之前,海霞就已經參與了國内多所高校的播音生招生和培養工作,還擔任了中央戲劇學院碩士生導師的工作。
如今,海霞更是回到母校,在播音主持藝術實踐與理論、媒體語言學、國家通用語言推廣領網域進行研究,為培養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才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導,背後的付出只有海霞自己知道。始于興趣,貴在堅持,努力和自信下成就了今天的海霞。不管身份怎麼變化,海霞還是那個對播音無限熱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