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刘翔如果返老还童,可能会饿死在高中,欢迎阅读。
抢饭王,老子当定了!
2009 年,村上春树出了本书,叫《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在今天已经家喻户晓。只能说,这就是文化人得天独厚的优势,换我来,当我想要跑步的时候,同事和我的腰都只会问我 " 你在想什么 "。
当代社会怪现象之一,就是当人步入社会,成为一个打工人时,除了肛门告急、赶公交车和上班马上要迟到外,是经常会忘记自己的身体还有 " 跑步 " 这个功能的。
人体,很奇妙吧。
然而,可能是应了那句缺啥补啥,大家虽然都很少有 " 跑步 " 的念头,却对看 " 别人跑步 " 这件事情相当热衷——现实世界没有福雷斯特 · 甘,但我们有无数高中生。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明,他正在课堂隐秘的角落系着鞋带。5 秒钟后,当下课铃响起时,他将马上在教室中消失,没有对授课老师的一丁点怜悯与尊重。
小明的劲敌叫小黄,从他的服装颜色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位风中追风的男人,他正在座位上不动声色地进行跑前拉伸运动,为之后的龙争虎斗做完善的准备。
从他们熟练的微操中大家都能看出,他们都是身经百战之人。而他们将要迎接的,则是每天在各大中学里上演的,当代最惨烈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高中生抢饭。
最近一段时间,高中生第一视角抢饭可谓是不折不扣的 " 流量密码 ",只要你能在视频里跑出风采,大几百万的点赞数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同事对我说起这个时我本不以为然,回答道那只会让我想起逝去的青春。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家,谁没在前往饭堂的路上挥洒过汗水与激情,极端一点的还需要像少年漫男主那样原地爆种,才能混上一口吃的。
但在看了视频实例之后,我承认是我年轻了——
当代高中生抢饭,已经进化到 " 军备竞赛 " 的级别。
下课铃一响,校园生活就会立刻进入大逃杀模式。
什么是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就是只有跑得最快的人,才有热饭吃。
食堂卷帘门拉起的那一瞬间,嗷嗷待哺的年轻人就已经翻滚入内。
上一次看到类似的画面,还是在《假面骑士空我》里,不过一个是进去,一个是出来。我悟了," 食堂 " 也是个 " 围城 ",饿着的人想进入,吃撑的人想出来。
学校路段都会设有 " 限速 20" 的指示牌,在他们看到抢饭的人群时,大概会怀疑这个牌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对他们来说,速度七十迈,心情是饥饿难耐,希望终点是特色菜,全力奔跑,饭在彼岸。
看着不同学校的学生,迈着反向 " 耐克 " 的步伐形成汹涌的浪潮。我腦中只能够想到《釜山行》或《僵尸世界大战》里,僵尸们淹没城墙的场景。
《僵尸世界大战》
每逢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的到来,所有人都会逐渐像被压紧的弹簧,就等那一刻弹射起步。
你如果说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那其实什么关系——因为不只是对老师,校长来了他们也照抢不误。
而且,当你仔细观察抢饭军团时,你会发现刚刚那节课的老师也在抢饭。
甚至,因为在体力比拼上惨败于 " 祖国未来的花朵 ""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这些授课老师们还耍起了卑鄙的阴招,让学生们见识到了大人世界的险恶——
下楼开电动车。
君子善假于物也
然后因为在校园内违规开车喜提制裁。
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在抢饭这件事情上迸发出如此剧烈的激情,他们会回答你早到饭堂的三十种好,晚到饭堂的八十种坏。
有的人是不想在饭堂排长队吃冷饭,有的人是想要为宝贵的午休节省时间。
另外,饭堂菜作为中国的第九大菜系,如果你到晚了,鬼知道食堂阿姨会给你勺上一盆什么东西。每当我联想到当年亲眼见证的那道 " 冬瓜炒猪咪咪 " 时,我便明白了这一切背后的无上推动力。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单纯享受这段冲刺的快乐。毕竟,连 "ONE PIECE" 这种谁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都抢出了四皇、七武海、十一超新星,何况是目标清晰、味道稳定的食堂大鸡腿呢?
总之,如果你不想在饭堂被伪装成红烧肉的 " 姜老师 " 背刺,或想要成功吃到今天饭堂的特色菜,那就只剩一个字——
冲!
强烈的愿望让这场无声的战争变得格外激烈,尤其是对那些饭堂与教学楼之间仿佛相隔一个世界的学校而言,如果不想要念着 " 只要能够到达那个地方 " 然后惨遭冷饭待遇,那就必须冷静思考从下课到饭堂这五分钟——可能还不到——时间内的一切意外状况。
除了强健的体魄、战术,才是胜利的代名词。
系鞋带、做热身这种操作,不过是 " 大逃杀 " 的 " 入场券 ",清晰的临场策略和对 " 地图 " 的熟悉程度,才是通往热饭的法门。
各大视频平台中,有不少成功吃到热饭的第一视角记录,在无私地分享着他们如何在 " 天崩开局 " 中 " 逆风翻盘 "。
" 后排靠窗,王的故乡 " 的金科玉律将被直接唾弃," 后排靠门,抢饭仙人 " 才是新生代高中生之神。
体力不佳的选手通过对地图的掌握,不断地发掘出了最优路线,左侧人多便往右侧冲锋,大路受阻便朝小路迈进。
具有团队精神的年轻人,还在不断的磨炼当中开发出了 " 一人开路,一人阻敌,一人冲锋 " 这等热血沸腾的 " 武魂融合技 "。
看着这一个个在两分钟内实现 " 逆风突围 " 的抢饭视频,你只能感慨于人民群众无上的街头智慧。
高考是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对他们而言并不够直观,能不能第一时间吃到食堂阿姨肉量最足的 " 那一勺 ",是眼下正在面对的实质威胁。
在这般复杂的战局下,博尔特已是明日黄花,刘翔可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跑这场障碍赛,苏炳添来了大概都只能吃剩饭,刘易斯如果返老还童到中国上高中,或许会饿死在教室里。
莫说看到人潮人海时思考该如何突围,在前进的道路上看到 " 拉手姐 " 时,他们估计就得止步喊 " 犯规 "。
但无情的高中生们,会告诉他们这道题的正确解法——
肘开!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有经验的体育教练,已经在食堂门口挑选田径队的好苗子。
但我觉得,与其这般费时费力地挑选,不如趁闲暇时揣上两个果篮,去问食堂阿姨谁第一个在她手里打到饭。
每次看完这些年轻人们热情洋溢的奔跑,以及在饭堂狂炫三大碗碳水的幸福笑容,身为三十岁老登的我都会受到强大力量的鼓舞,然后在床上翻个身。
但我觉得这些还不足以说明这类视频为什么那么火。
直到我想起下半时打工人那面容枯槁、双眼无神的表情,我明白了一切——
一定是为了吸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