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劉翔如果返老還童,可能會餓死在高中,歡迎閱讀。
搶飯王,老子當定了!
2009 年,村上春樹出了本書,叫《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什麼》,在今天已經家喻戶曉。只能說,這就是文化人得天獨厚的優勢,換我來,當我想要跑步的時候,同事和我的腰都只會問我 " 你在想什麼 "。
當代社會怪現象之一,就是當人步入社會,成為一個打工人時,除了肛門告急、趕公交車和上班馬上要遲到外,是經常會忘記自己的身體還有 " 跑步 " 這個功能的。
人體,很奇妙吧。
然而,可能是應了那句缺啥補啥,大家雖然都很少有 " 跑步 " 的念頭,卻對看 " 别人跑步 " 這件事情相當熱衷——現實世界沒有福雷斯特 · 甘,但我們有無數高中生。
注意看,這個男人叫小明,他正在課堂隐秘的角落系着鞋帶。5 秒鍾後,當下課鈴響起時,他将馬上在教室中消失,沒有對授課老師的一丁點憐憫與尊重。
小明的勁敵叫小黃,從他的服裝顏色我們就能看出,這是位風中追風的男人,他正在座位上不動聲色地進行跑前拉伸運動,為之後的龍争虎鬥做完善的準備。
從他們熟練的微操中大家都能看出,他們都是身經百戰之人。而他們将要迎接的,則是每天在各大中學裡上演的,當代最慘烈的沒有硝煙的戰争——
高中生搶飯。
最近一段時間,高中生第一視角搶飯可謂是不折不扣的 " 流量密碼 ",只要你能在視頻裡跑出風采,大幾百萬的點贊數只是分分鍾的事情。
同事對我說起這個時我本不以為然,回答道那只會讓我想起逝去的青春。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大家,誰沒在前往飯堂的路上揮灑過汗水與激情,極端一點的還需要像少年漫男主那樣原地爆種,才能混上一口吃的。
但在看了視頻實例之後,我承認是我年輕了——
當代高中生搶飯,已經進化到 " 軍備競賽 " 的級别。
下課鈴一響,校園生活就會立刻進入大逃殺模式。
什麼是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就是只有跑得最快的人,才有熱飯吃。
食堂卷簾門拉起的那一瞬間,嗷嗷待哺的年輕人就已經翻滾入内。
上一次看到類似的畫面,還是在《假面騎士空我》裡,不過一個是進去,一個是出來。我悟了," 食堂 " 也是個 " 圍城 ",餓着的人想進入,吃撐的人想出來。
學校路段都會設有 " 限速 20" 的指示牌,在他們看到搶飯的人群時,大概會懷疑這個牌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對他們來說,速度七十邁,心情是飢餓難耐,希望終點是特色菜,全力奔跑,飯在彼岸。
看着不同學校的學生,邁着反向 " 耐克 " 的步伐形成洶湧的浪潮。我腦中只能夠想到《釜山行》或《僵屍世界大戰》裡,僵屍們淹沒城牆的場景。
《僵屍世界大戰》
每逢上午最後一節課下課鈴的到來,所有人都會逐漸像被壓緊的彈簧,就等那一刻彈射起步。
你如果說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那其實什麼關系——因為不只是對老師,校長來了他們也照搶不誤。
而且,當你仔細觀察搶飯軍團時,你會發現剛剛那節課的老師也在搶飯。
甚至,因為在體力比拼上慘敗于 " 祖國未來的花朵 "" 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 ",這些授課老師們還耍起了卑鄙的陰招,讓學生們見識到了大人世界的險惡——
下樓開電動車。
君子善假于物也
然後因為在校園内違規開車喜提制裁。
如果你要問他們為什麼在搶飯這件事情上迸發出如此劇烈的激情,他們會回答你早到飯堂的三十種好,晚到飯堂的八十種壞。
有的人是不想在飯堂排長隊吃冷飯,有的人是想要為寶貴的午休節省時間。
另外,飯堂菜作為中國的第九大菜系,如果你到晚了,鬼知道食堂阿姨會給你勺上一盆什麼東西。每當我聯想到當年親眼見證的那道 " 冬瓜炒豬咪咪 " 時,我便明白了這一切背後的無上推動力。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單純享受這段衝刺的快樂。畢竟,連 "ONE PIECE" 這種誰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都搶出了四皇、七武海、十一超新星,何況是目标清晰、味道穩定的食堂大雞腿呢?
總之,如果你不想在飯堂被偽裝成紅燒肉的 " 姜老師 " 背刺,或想要成功吃到今天飯堂的特色菜,那就只剩一個字——
衝!
強烈的願望讓這場無聲的戰争變得格外激烈,尤其是對那些飯堂與教學樓之間仿佛相隔一個世界的學校而言,如果不想要念着 " 只要能夠到達那個地方 " 然後慘遭冷飯待遇,那就必須冷靜思考從下課到飯堂這五分鍾——可能還不到——時間内的一切意外狀況。
除了強健的體魄、戰術,才是勝利的代名詞。
系鞋帶、做熱身這種操作,不過是 " 大逃殺 " 的 " 入場券 ",清晰的臨場策略和對 " 地圖 " 的熟悉程度,才是通往熱飯的法門。
各大視頻平台中,有不少成功吃到熱飯的第一視角記錄,在無私地分享着他們如何在 " 天崩開局 " 中 " 逆風翻盤 "。
" 後排靠窗,王的故鄉 " 的金科玉律将被直接唾棄," 後排靠門,搶飯仙人 " 才是新生代高中生之神。
體力不佳的選手通過對地圖的掌握,不斷地發掘出了最優路線,左側人多便往右側衝鋒,大路受阻便朝小路邁進。
具有團隊精神的年輕人,還在不斷的磨煉當中開發出了 " 一人開路,一人阻敵,一人衝鋒 " 這等熱血沸騰的 " 武魂融合技 "。
看着這一個個在兩分鍾内實現 " 逆風突圍 " 的搶飯視頻,你只能感慨于人民群眾無上的街頭智慧。
高考是 "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對他們而言并不夠直觀,能不能第一時間吃到食堂阿姨肉量最足的 " 那一勺 ",是眼下正在面對的實質威脅。
在這般復雜的戰局下,博爾特已是明日黃花,劉翔可能會懷疑自己能不能跑這場障礙賽,蘇炳添來了大概都只能吃剩飯,劉易斯如果返老還童到中國上高中,或許會餓死在教室裡。
莫說看到人潮人海時思考該如何突圍,在前進的道路上看到 " 拉手姐 " 時,他們估計就得止步喊 " 犯規 "。
但無情的高中生們,會告訴他們這道題的正确解法——
肘開!
五星上将麥克阿瑟說,有經驗的體育教練,已經在食堂門口挑選田徑隊的好苗子。
但我覺得,與其這般費時費力地挑選,不如趁閒暇時揣上兩個果籃,去問食堂阿姨誰第一個在她手裡打到飯。
每次看完這些年輕人們熱情洋溢的奔跑,以及在飯堂狂炫三大碗碳水的幸福笑容,身為三十歲老登的我都會受到強大力量的鼓舞,然後在床上翻個身。
但我覺得這些還不足以說明這類視頻為什麼那麼火。
直到我想起下半時打工人那面容枯槁、雙眼無神的表情,我明白了一切——
一定是為了吸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