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消息称吉利旗下星纪魅族或放弃自研芯片,应届生上班三周被裁,欢迎阅读。
收购魅族后,星纪魅族承载了吉利在汽车智能化上弯道超车的野望,虽然在车机系统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放弃对前沿芯片的探索,让吉利和魅族的宏伟蓝图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也给车企造芯蒙上了一层阴影。
文 |徐晴
编辑 |赵磊
运营 |土豆
近日,每人 Auto 从接近星纪魅族的人士独家获悉,星纪魅族旗下的芯片研究院疑似处于解散边缘。星纪魅族是吉利旗下星纪时代与魅族融合组建的新公司,业务庞杂,既有魅族原先的智能手机、自研作業系統、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也积极拥抱智能出行生态,研发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互動系统,同时对前瞻技术保持关注。
这次传言裁员解散的芯片研究院,就属于前瞻技术业务,大约有 200 人左右,在成都和上海两地办公。负责人 Roca 来自华为海思,曾是华为海思 21 级(华为职级体系中为领导 / 专家岗,年薪约在 500 万 -650 万)的高层技术人员。
这一次裁员,波及的人员除了 Roca,还有 2 位来自华为海思 20 级的技术专家,以及近 40 位 985 高校的硕士应届生。得知消息后,今年刚加入星纪魅族的应届生林墨感到崩溃:" 入职三个周被裁员,放在哪都是比较炸裂的存在。"
星纪魅族,吉利的智能化前锋
星纪魅族承载着李书福对智能出行的厚望。
2022 年 7 月,吉利旗下的星纪时代宣布收购魅族科技,持有后者 79.09% 的控股权,成立星纪魅族集团,李书福希望借此推动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赛道的跨界融合,打造用户为中心的生态链。星纪时代和魅族科技两家兄弟公司从此有了新的共同战略目标——融入李书福的全球智能出行科技生态,实现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超级协同。
吉利与魅族的合作,意味着在新能源行业智能网联迅速发展的当下,吉利想要抓住机会,走到新能源行业的前沿。星纪魅族的业务中,最重点的除了手机和 Flyme,还包括与纯电汽车品牌 Polestar 极星战略合作的极星板块、智能座舱作業系統 Flyme Auto 板块等,在开发车机系统、实现手机与汽车智能互動上,吉利通过收购魅族,也算是为车机这么多年被手机压着打掰回一局。
今年 3 月,星纪魅族举行发布会,发布了新一代魅族旗舰机型魅族 20 和无界生态系统 Flyme 10,以及搭载在领克 08 车型上的第一代 Flyme Auto 智能座舱作業系統;4 月,搭载 Flyme Auto Core 的极星 4 亮相上海车展。
▲ 极星 4。图 / Polestar 极星官方微博
吉利的钱,救了悬崖边上的魅族,不仅让魅族能继续发新手机,也给魅族的作業系統打开了新能源汽车的销路,但对星纪魅族来说,卖手机和卖系统不是最重要的任务。
早在 2016 年,李书福就与星纪魅族的董事长兼 CEO 沈子瑜共同创立了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网联生态,业务包括智能数字化座舱、无人驾驶传感器与控制器、智能网联生态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等,服务吉利旗下多个品牌的多个车型。
在亿咖通的基础之上,星纪魅族寄托了吉利在技术前沿领網域的野望,这家公司更重要的任务是,探索前沿技术,为未来战役做准备,它是吉利这个庞大集团在技术上的最前锋。而自研芯片,就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进军芯片,为未来布局
收购魅族半年后,星纪魅族梳理出了三条业务主线,沈子瑜对外宣布,公司将以 " 手机、XR 和前瞻技术 " 三条线为核心,专注于消费电子全链路创新,包括打通手机、XR、作業系統、芯片、汽车等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界限,实现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
目前,这三条线分别由执行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黄质潘、执行副总裁兼战略规划负责人王勇和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亚东负责。这几位高管都曾在通信行业深耕多年,黄质潘从 2004 年就加入魅族,一直做到魅族科技 CEO,擅长供应链管理;王勇曾任中兴通讯副总裁,管理过中国移动 3G 手机业务;张亚东也曾在中兴通讯管理过手机事业部三千多人的研发团队,擅长微波频率源和接收系统,还曾获得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简单说,星纪魅族要搞产业链的闭环,在内部实现 " 自有芯片 "" 自有平台 "" 自有系统 ",全部都用自己的,平台已经有了魅族手机和吉利汽车,系统也有打磨多年的 Flyme 和进展迅速的车机系统,但芯片想自研,就得提升好几个难度了。
在 2021、2022 年," 缺芯 " 成了国内制造业里的关键词。那两年,热钱涌入,行业骤然火爆。头部芯片企业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相关的概念股先后收获涨停板,IT 互联网行业的大公司们纷纷布局芯片,创立研发芯片的子公司,争抢人才,OPPO 有哲库,百度有昆仑芯,阿里有平头哥,创业公司也大量涌现。2021 年,中国芯片半导体融资事件超 800 起,创下历史记录,吸纳资金高达 1500 亿人民币,其中大部分都流向了芯片设计公司。
▲ 汽车芯片概念图。图 / 视觉中国
受疫情和新能源需求爆发双重影响,汽车行业严重缺芯,这让很多公司看到了机遇,电动化、智能化这条路上,掌握关键的芯片技术,对车企来说是破局的法门。小鹏和蔚来布局自动驾驶芯片,理想汽车则相对保守,以保障供应链为主要目标,布局功率芯片。但不管是新厂还是老厂,进入芯片和电池领網域,做自己的作業系統,最终实现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供应链可控。
星纪魅族的芯片研究院,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知情人透露,星纪魅族的芯片研究院有三个重要部门,Soc 开发部、媒体开发部和 XPU 开发部,或将开发车载系统级芯片、手机功能性芯片和 XR 芯片等,但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目前只有 XR 芯片上有进展。
如果说星纪魅族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前瞻性,那么芯片研究院就是前锋中的前锋。
此前,吉利已经在车载系统芯片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同样由沈子瑜担任董事长的芯擎科技研制出了国内首款车规级 7 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但汽车芯片的未来是中央计算架构下的一体化芯片,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集成在一起,需要软硬體层面的高度融合,吉利的自研芯片,并不具备特别显著的技术优势,只有和 Flyme 等軟體结合不断调优,才会带来差异化的竞争力。
应届生入职三周就被裁员
可惜的是,号角还没有完全吹响,战争就要结束了。
对车企来说,进军芯片有相当多的好处:布局未来,拉高股价,但当然也有代价,这是一个投入极高、耗时极长的产业,进入半导体产业所需要的能力,车企往往并不具备,很容易掉入供应链陷阱,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足够的耐心和人力、财力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一位知情人透露,今年 3 月,因为集团战略、融资等原因,星纪魅族决定放弃芯片业务。当时,集团给了已经组建的芯片研究院两种选择——划入沈子瑜的吉利亿咖通或万有引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 XR 初创公司,主营业务中包含芯片设计。但芯片研究院的负责人 Roca 并不同意,他选择单独寻求融资,尝试将芯片研究院独立出来。
林墨亲历了这一次的变化。入职前的 6 月,HR 单独与每个新同学沟通,表示芯片研究院可能要独立出来,因此得在 8 月左右更换签约主体,跟上海铂星科技签约,而不是星纪魅族。上海铂星是星纪魅族的全资子公司,这或许会影响到他在上海的落户,不过最后他还是和星纪魅族签约了。
▲ 签约入职。图 / 视觉中国
但从尝试独立至今,融资并不顺利,团队解散的消息不时传出。
8 月 5 日,芯片研究院某部门的负责人给下属的每一位应届生打了电话,通知他们可以着手准备简历,尽快找工作,消息因此流传出来。林墨就是在其他部门同事口中听到了风声。
关于解散,另一位应届生沈林感到愤怒,在他看来,如果领导层很早就知道集团会放弃芯片业务,可以尽早通知,应届生们手握不少 offer,还有的选。
他曾经拿到另一家公司的 offer,但星纪魅族的高薪和人才团队打动了他——应届生的年包可以达到 40 万,团队的负责人 Roca 曾是华为海思的 21 级,属于顶尖技术专家。他最终在 5 月违约了一个 offer,入职了星纪魅族。
沈林猜测,Roca 没有告知大家,是因为想拿现有的人员作为筹码去拉投资。因为公司里有过传言,沈子瑜就是以芯片团队为筹码,拉到了不少投资。只是,Roca 抱有的希望和信心并没有体现在市场和投资人那里。
▲ 面试。图 / 视觉中国
也有应届生跟部门负责人提出,能否把应届生调到吉利旗下的芯擎科技——那家做汽车芯片的公司,但得到的回复是:芯擎和星纪魅族不是一个集团,不好弄。
这不是芯片行业的第一次 " 地震 "。今年 5 月,OPPO 旗下的芯片公司哲库解散,不少芯片公司也收紧了招聘名额,抬高了招人标准。林墨在当时感到惊慌," 我公司的性质跟哲库很像,再加上签约的变化,很可能说没就没了 ",结果一语成谶。
出于一种兔死狐悲的情绪,他加入了一个哲库互助群,想知道后续进展。没想到在三个月后,在那个互助群里,他看到同事的发言:" 现在还有公司捞人吗?" 有人在后面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