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消息稱吉利旗下星紀魅族或放棄自研芯片,應屆生上班三周被裁,歡迎閲讀。
收購魅族後,星紀魅族承載了吉利在汽車智能化上彎道超車的野望,雖然在車機系統上有很大的進展,但放棄對前沿芯片的探索,讓吉利和魅族的宏偉藍圖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也給車企造芯蒙上了一層陰影。
文 |徐晴
編輯 |趙磊
運營 |土豆
近日,每人 Auto 從接近星紀魅族的人士獨家獲悉,星紀魅族旗下的芯片研究院疑似處于解散邊緣。星紀魅族是吉利旗下星紀時代與魅族融合組建的新公司,業務龐雜,既有魅族原先的智能手機、自研作業系統、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也積極擁抱智能出行生态,研發車機系統、智能座艙互動系統,同時對前瞻技術保持關注。
這次傳言裁員解散的芯片研究院,就屬于前瞻技術業務,大約有 200 人左右,在成都和上海兩地辦公。負責人 Roca 來自華為海思,曾是華為海思 21 級(華為職級體系中為領導 / 專家崗,年薪約在 500 萬 -650 萬)的高層技術人員。
這一次裁員,波及的人員除了 Roca,還有 2 位來自華為海思 20 級的技術專家,以及近 40 位 985 高校的碩士應屆生。得知消息後,今年剛加入星紀魅族的應屆生林墨感到崩潰:" 入職三個周被裁員,放在哪都是比較炸裂的存在。"
星紀魅族,吉利的智能化前鋒
星紀魅族承載着李書福對智能出行的厚望。
2022 年 7 月,吉利旗下的星紀時代宣布收購魅族科技,持有後者 79.09% 的控股權,成立星紀魅族集團,李書福希望借此推動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個賽道的跨界融合,打造用户為中心的生态鏈。星紀時代和魅族科技兩家兄弟公司從此有了新的共同戰略目标——融入李書福的全球智能出行科技生态,實現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和超級協同。
吉利與魅族的合作,意味着在新能源行業智能網聯迅速發展的當下,吉利想要抓住機會,走到新能源行業的前沿。星紀魅族的業務中,最重點的除了手機和 Flyme,還包括與純電汽車品牌 Polestar 極星戰略合作的極星板塊、智能座艙作業系統 Flyme Auto 板塊等,在開發車機系統、實現手機與汽車智能互動上,吉利通過收購魅族,也算是為車機這麼多年被手機壓着打掰回一局。
今年 3 月,星紀魅族舉行發布會,發布了新一代魅族旗艦機型魅族 20 和無界生态系統 Flyme 10,以及搭載在領克 08 車型上的第一代 Flyme Auto 智能座艙作業系統;4 月,搭載 Flyme Auto Core 的極星 4 亮相上海車展。
▲ 極星 4。圖 / Polestar 極星官方微博
吉利的錢,救了懸崖邊上的魅族,不僅讓魅族能繼續發新手機,也給魅族的作業系統打開了新能源汽車的銷路,但對星紀魅族來説,賣手機和賣系統不是最重要的任務。
早在 2016 年,李書福就與星紀魅族的董事長兼 CEO 沈子瑜共同創立了湖北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網聯生态,業務包括智能數字化座艙、無人駕駛傳感器與控制器、智能網聯生态雲平台和大數據平台等,服務吉利旗下多個品牌的多個車型。
在億咖通的基礎之上,星紀魅族寄托了吉利在技術前沿領網域的野望,這家公司更重要的任務是,探索前沿技術,為未來戰役做準備,它是吉利這個龐大集團在技術上的最前鋒。而自研芯片,就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進軍芯片,為未來布局
收購魅族半年後,星紀魅族梳理出了三條業務主線,沈子瑜對外宣布,公司将以 " 手機、XR 和前瞻技術 " 三條線為核心,專注于消費電子全鏈路創新,包括打通手機、XR、作業系統、芯片、汽車等其他智能設備之間的界限,實現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協同。
目前,這三條線分别由執行副總裁兼手機事業部總裁黃質潘、執行副總裁兼戰略規劃負責人王勇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亞東負責。這幾位高管都曾在通信行業深耕多年,黃質潘從 2004 年就加入魅族,一直做到魅族科技 CEO,擅長供應鏈管理;王勇曾任中興通訊副總裁,管理過中國移動 3G 手機業務;張亞東也曾在中興通訊管理過手機事業部三千多人的研發團隊,擅長微波頻率源和接收系統,還曾獲得原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簡單説,星紀魅族要搞產業鏈的閉環,在内部實現 " 自有芯片 "" 自有平台 "" 自有系統 ",全部都用自己的,平台已經有了魅族手機和吉利汽車,系統也有打磨多年的 Flyme 和進展迅速的車機系統,但芯片想自研,就得提升好幾個難度了。
在 2021、2022 年," 缺芯 " 成了國内制造業裏的關鍵詞。那兩年,熱錢湧入,行業驟然火爆。頭部芯片企業華為海思、紫光展鋭等相關的概念股先後收獲漲停板,IT 互聯網行業的大公司們紛紛布局芯片,創立研發芯片的子公司,争搶人才,OPPO 有哲庫,百度有昆侖芯,阿裏有平頭哥,創業公司也大量湧現。2021 年,中國芯片半導體融資事件超 800 起,創下歷史記錄,吸納資金高達 1500 億人民币,其中大部分都流向了芯片設計公司。
▲ 汽車芯片概念圖。圖 / 視覺中國
受疫情和新能源需求爆發雙重影響,汽車行業嚴重缺芯,這讓很多公司看到了機遇,電動化、智能化這條路上,掌握關鍵的芯片技術,對車企來説是破局的法門。小鵬和蔚來布局自動駕駛芯片,理想汽車則相對保守,以保障供應鏈為主要目标,布局功率芯片。但不管是新廠還是老廠,進入芯片和電池領網域,做自己的作業系統,最終實現一體化,才能真正實現供應鏈可控。
星紀魅族的芯片研究院,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知情人透露,星紀魅族的芯片研究院有三個重要部門,Soc 開發部、媒體開發部和 XPU 開發部,或将開發車載系統級芯片、手機功能性芯片和 XR 芯片等,但由于成立時間比較短,目前只有 XR 芯片上有進展。
如果説星紀魅族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前瞻性,那麼芯片研究院就是前鋒中的前鋒。
此前,吉利已經在車載系統芯片上有了一定的積累。同樣由沈子瑜擔任董事長的芯擎科技研制出了國内首款車規級 7 納米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号,但汽車芯片的未來是中央計算架構下的一體化芯片,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集成在一起,需要軟硬體層面的高度融合,吉利的自研芯片,并不具備特别顯著的技術優勢,只有和 Flyme 等軟體結合不斷調優,才會帶來差異化的競争力。
應屆生入職三周就被裁員
可惜的是,号角還沒有完全吹響,戰争就要結束了。
對車企來説,進軍芯片有相當多的好處:布局未來,拉高股價,但當然也有代價,這是一個投入極高、耗時極長的產業,進入半導體產業所需要的能力,車企往往并不具備,很容易掉入供應鏈陷阱,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足夠的耐心和人力、财力等到那一天的到來。
一位知情人透露,今年 3 月,因為集團戰略、融資等原因,星紀魅族決定放棄芯片業務。當時,集團給了已經組建的芯片研究院兩種選擇——劃入沈子瑜的吉利億咖通或萬有引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後者是一家 XR 初創公司,主營業務中包含芯片設計。但芯片研究院的負責人 Roca 并不同意,他選擇單獨尋求融資,嘗試将芯片研究院獨立出來。
林墨親歷了這一次的變化。入職前的 6 月,HR 單獨與每個新同學溝通,表示芯片研究院可能要獨立出來,因此得在 8 月左右更換籤約主體,跟上海鉑星科技籤約,而不是星紀魅族。上海鉑星是星紀魅族的全資子公司,這或許會影響到他在上海的落户,不過最後他還是和星紀魅族籤約了。
▲ 籤約入職。圖 / 視覺中國
但從嘗試獨立至今,融資并不順利,團隊解散的消息不時傳出。
8 月 5 日,芯片研究院某部門的負責人給下屬的每一位應屆生打了電話,通知他們可以着手準備簡歷,盡快找工作,消息因此流傳出來。林墨就是在其他部門同事口中聽到了風聲。
關于解散,另一位應屆生沈林感到憤怒,在他看來,如果領導層很早就知道集團會放棄芯片業務,可以盡早通知,應屆生們手握不少 offer,還有的選。
他曾經拿到另一家公司的 offer,但星紀魅族的高薪和人才團隊打動了他——應屆生的年包可以達到 40 萬,團隊的負責人 Roca 曾是華為海思的 21 級,屬于頂尖技術專家。他最終在 5 月違約了一個 offer,入職了星紀魅族。
沈林猜測,Roca 沒有告知大家,是因為想拿現有的人員作為籌碼去拉投資。因為公司裏有過傳言,沈子瑜就是以芯片團隊為籌碼,拉到了不少投資。只是,Roca 抱有的希望和信心并沒有體現在市場和投資人那裏。
▲ 面試。圖 / 視覺中國
也有應屆生跟部門負責人提出,能否把應屆生調到吉利旗下的芯擎科技——那家做汽車芯片的公司,但得到的回復是:芯擎和星紀魅族不是一個集團,不好弄。
這不是芯片行業的第一次 " 地震 "。今年 5 月,OPPO 旗下的芯片公司哲庫解散,不少芯片公司也收緊了招聘名額,抬高了招人标準。林墨在當時感到驚慌," 我公司的性質跟哲庫很像,再加上籤約的變化,很可能説沒就沒了 ",結果一語成谶。
出于一種兔死狐悲的情緒,他加入了一個哲庫互助群,想知道後續進展。沒想到在三個月後,在那個互助群裏,他看到同事的發言:" 現在還有公司撈人嗎?" 有人在後面回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