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理想下错了关键一步棋,还反手将了自己一军,欢迎阅读。
网通社评论 4 月 8 日晚,智己又翻车了,原本精心策划的智己 L6 贴身蹭小米 SU7,最终因过分拉踩他人和竞品参数错误,收获了一波差评。
在智己 L6 上演不完美开局的同时,另一个 L6 也要来了。
2023 年,理想 L6 的三位 " 哥哥 " 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为其铺好了成功之路。
凭借一己之力,理想让增程在中国市场回归主流,做到了增程的发明者雪弗兰、德系豪强奥迪都没做成的事。
但人红是非多,再匹配上李想高调中带有几分狂傲的行事风格,使首款纯电车型 MEGA 在被一张 PS 图搞翻的同时,还连带着让理想品牌和李想本人也惨遭墙倒众人推的尴尬局面。
MEGA 的出师不利,让理想的重要走量车型理想 L6 从原本顶着光环出生到如今担负着 " 拯救 " 使命上市。
理想的成功,得益于李想与他的团队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效率非常之高,且目的极其明确。
李想曾承认," 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残了 "。在被打残那年的四季度,也就是理想 L 系列上市的关键时期,理想进行了面向千亿收入规模的流程变革和组织更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MEGA 的失利,犹如给了沉浸在成功中的理想和李想当头一棒,打的很疼,但似乎也彻底打醒了。
在沉默一个月后、L 系列实质上的第二款车上市前,理想发布全员公告,宣布开启矩阵型组织 2.0 更新。
这一次,理想还能复刻上一次的力挽狂澜吗?
纯电的第一步 没走通
如果没有 " 黑天鹅 ",很难说 MEGA 和 SU7 到底谁的关注度更高。
或许李想很清楚,目前的阶段性成功是因为在新能源时代,只有他在做出了极致产品定义的同时,开拓出了全新的细分市场,从而吃到了时代和市场的红利。但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纯电车型,理想很难走远 。
2023 年,依然靠 " 一款增程车 ",理想实现了质的飞跃。
营收真的站上了千亿台阶,成为首家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中国新势力;全年净利润高达 118.1 亿元,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第三家全面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全年交付 37.6 万辆,同比增长 182.2%;单月最高 5 万辆,成为新势力单月销量新标杆。
雷军曾经说过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李想借新能源之风,创造了增程的风口,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理想进军纯电市场的时机也似乎完全成熟了。
复盘的角度来看,到底是理想飘了还是李想飘了?
其实都不重要,因为飘不是 " 原凶 ",毕竟人活一世,不是每个人都有飘的资本。但是飘成傲慢,最终一定让自己摔得很惨。
MEGA 作为理想正式跨进纯电领網域的首款车型,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其一举一动自然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从谍照到亮相再到上市前夕,互联网上关于 MEGA 的声量始终居高不下,每次有新信息出现,舆论讨论便紧随而来。
也是在那个时候,首款纯电车还没正式上市,李想就在纯电车领網域继续飘了。
当有人在网上发出 MEGA 最初的设计造型时,李想回复 " 真设计成这鸟样,我就把设计团队都干掉,顺便自己跳楼 "。
说得如此决绝,大家都相信最终的 " 定妆 " 不会是当时看到造型,于是继续陷入理想首款纯电 MPV 到底长什么样的猜想和等待中。
如今再谈论 MEGA 的外观负面梗,似有 " 鞭尸 " 之嫌,但当时的一众媒体老师和网上关注该车的用户,确实在外观上被李想玩的团团转。
即便没有负面梗,MEGA 就真能如李想所言,冲向一万辆月销目标吗?看似是被恶搞打败,另一个角度思考,或许正是恶搞图拯救了理想和李想。
MAGA 所属的 MPV 品类本就属于小众市场,加上纯电动力类型、50 万以上的售价、5.35 米的车长,以及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 " 理想牌纯电 ",这些标签放在一起,能圈出来的用户范围已经很小,所以很难产生月销过万的爆款。
如果跳出追求销量的欲望,从更现实的角度看待目标,MEGA 能达到月销 4000-5000 辆,应属成功。
L6 成功与否 都很尴尬
自己喊出来的豪华不算真豪华,长期被自己包装出来的成功充斥,很容易让自己迷失。
增程的各种第一和 MEGA 的滑铁卢,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感觉堪比某只绩优股长期上涨,突然因一个谣言吃了个天地板,杀伤力挺大,侮辱性更强。
MEGA 被贴上的恶搞标签在中国环境之下已很难自救,而理想的纯电第一步没走通,捎带手还将了自己一军。
回到自己擅长的增程领網域,理想依然是唯二的 " 巨人 "。目前,理想 L6 与理想的其它车型一样,在上市前持续获得高关注度,其原因在于,这款车是理想向 30 万以下市场进攻的利器,将承载着 L 系列的诸多优良基因,到 30 万以下市场抢夺增量。
2023 年初,李想曾在微博表示," 中型的理想 L6 和理想 L5(非 SUV 形态)会坚守 20 万 -30 万的价格区间 "。
根据目前理想 L 系列的命名和价格推断,理想 L6 的价格大概率在 25-30 万元区间,而 20 万 -25 万元区间则留给理想 L5。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疑似理想 L6 的核心参数对照表被曝光,其中,理想 L6 共有 Pro 和 Max 两款配置车型,售价分别为 25.98 万元和 28.98 万元。
虽然随后理想官方紧急辟谣,但 " 越辟谣越属实 " 的情况此前已在 MAGA 外观上出现过,随着理想 L6 正式上市在即,这两个价格或许有很大参考性。
另一方面,在 MEGA 铁定不会如预期一般带来增量、理想 "789" 一季度没能延续去年的火爆态势之下,理想 L6 成了其救命稻草。
但无论理想 L6 能否大卖,理想的处境都很尴尬。
如果卖的好,帮助理想坚守住了整体较高的销量水平,会被外界解读为,理想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只能继续靠增程车活着;如果卖的不好,理想的整个品牌形象将随之崩塌," 理想式成功 " 也将成为昙花一现。
在笔者看来,理想 L6 不会卖的很差,但此前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邹良军喊出的 3 万辆月销目标,似乎过于 " 理想 "。
首先,从近半年 SUV 市场销量来看,唯有特斯拉 Model Y 能同时满足 20 万以上、月销量过 3 万辆;问界 M7 在今年 1 月时销量曾达到 29997 辆,距离同时满足 20 万以上、月销量过 3 万辆仅差 3 辆。
以目前的信息来看,理想 L6 的创新点不多,整体延续 " 套娃 " 思路,除了个头比理想 L7 小一圈,其它区别多在细节。在没有绝对爆点以及价格优势的情况下,理想 L6 距离月销 3 万辆,非常遥远。
其次,理想 L6 的价格在下探到 30 万元以下后,看似相比理想 "789" 更有吸引力,但在 30 万元以下,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也无论是燃油还是新能源,其对手的数量都放大了很多,竞争非常残酷。
再者,选择 30 万元以下价位的用户,对价格尤为敏感,而理想 L6 与 L7 的价格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两车的目标用户会出现一定程度重叠,以至于大概率会出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