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大众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开发工作东移9000公里!,欢迎阅读。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1 月 23 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大众新能源产业区迎来第一批客人。从地图上看,这片还没来得及明确命名的厂区涵盖测试跑道、规模宏大而且布局完整的研发和生产设施,甚至周边已经早早建立起相应的零部件和电池配套企业。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外部人士都被要求禁止拍摄,这里就是成立不到半年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也被人形象地称为 " 东方狼堡 "。
尽管上任不到一年,但看着眼前自己操盘的杰作,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 CEO 贝瑞德对大众科技充满期望。2023 年 4 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华成立新公司,整合中国研发体系。2023 年 5 月,大众汽车集团与合肥签署谅解备忘录。2023 年 6 月,大众中国宣布大众科技正式成立,计划 2024 年 1 月投入运营。
距离北京、深圳飞机需要 2 小时,到达上海高铁也只需要 2 个小时。合肥这座城市经济基础、汽车软硬體、智能配套以及人才的全方位优势,让大众汽车决定将 " 东方狼堡 " 放在这里,目的是整合大众在华内外部本土合作商与技术,协调一汽 - 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和奥迪一汽新能源等整车企业,提升中国产品开发效率 30%,对中国出行消费需求本土化开发与验证,将燃油车时代中国产品对接工作东移 9000 公里,从而完成贝瑞德为大众制定的新目标:让大众在中国继续保持全球车企在华第一地位,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市场排名前三。
贝瑞德的 " 危机感 "
尽管大众现在仍是在华销量第一、高端品牌销量第三、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全球汽车集团,但贝瑞德从上任大众中国 CEO 初期就充满危机感。这位从底层售货员做到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董事会成员的德国人明白,中国的创新、消费需求不等任何人。从第一天到达中国开始,贝瑞德向所有人传递的信号就是速度和效率。
这位德国人不喜欢按部就班,更不喜欢被流程安排,他总是乘坐经济舱飞机游走于各个合作伙伴。一位中国车企董事长形容贝瑞德,这是一位更像中国人的德国人。在贝瑞德眼里,中国到处是机会,但中国速度不等人。作为全球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市场,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化商业价值全球第一,大众必须为占大众汽车集团全球 39% 市场份额的中国做出改变。
在一系列走访以及和中国上下游新能源与智能化合作伙伴交流后,贝瑞德带领大众中国制定出未来计划。围绕燃油车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将推动可持续的混动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设计语言,开发先进的智能驾驶与座舱,从而稳固在燃油车市场全球车企在华第一的地位。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贝瑞德不仅要求到 2030 年大众向中国市场提供 30 款纯电动汽车,而且必须投资专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全面本土研发,深化本土合作伙伴,形成围绕中国的自主供应链,提升中国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效率,最终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保持中国市场前三。
为了实现目标,大众将中国商业体系划分为四个脉络:
1、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本土合作。在电池领網域,大众汽车集团与宁德时代展开合作,投资国轩高科;智能驾驶领網域,大众汽车与地平线签署合作;围绕智能座舱,大众宣布与中科创达展开合作。
2、继续聚焦在华两大合资车企,强化双合资战略。大众汽车与一汽 - 大众 2023 年签署合作备忘录,奥迪一汽将于 2025 年推出 PPE 平台首款车型。大众汽车与上汽大众签署合作協定,2025 年也将投产创新产品。
3、大众品牌与小鹏汽车围绕中国市场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股权投资形式,计划到 2026 年在中国推出两款 B 级车产品。
4、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实现早期产品开发职能,建设服务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最终实现 " 在中国,为中国 " 的大众新能源与智能化开发验证体系。
大众科技在华 " 承上启下 "
和过去安徽大众区網域生产功能相比,大众科技将合肥提升为大众在华技术研发全价值链中心,将新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从合肥推向中国市场。
大众科技的使命是将中国智能与电动产品开发工作,从过去的德国总部狼堡搬到中国合肥,大大缩短信息沟通周期。作为大众全球首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中心,大众科技重点解决单纯硬體定制化落后模式,快速融入中国本土生态系统。围绕数字化制造,大众科技将利用自身造车经验和中国效率,实现车辆数字化与客户直接关联,理解中国消费者生活与出行需求,做到在华产品迭代快速反应。在这些基础上,大众科技将与中国创新速度接轨,实现快速的业务流程。
落实到具体业务,大众科技重点在中国形成衣务合资企业的技术集群。大众科技为一汽 - 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和奥迪一汽新能源提供未来产品早期概念 / 架构开发与设计,对车身、模块和平台进行开发,并且负责在华所有产品的本土认可验证管理工作,缩短整个开发周期。
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
基于以上职能,大众科技将实现 " 吸收整合 " 与 " 对外输出 " 两个具体业务模块。在吸收整合方面,大众科技将与国轩高科、CARIAD 合肥、大众(安徽)零部件等大众战略投资或内部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和小鹏汽车实现外部协同作战,整合吸收形成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实现承上启下的大众在华全价值链中心功能定位。
" 东方狼堡 " 使命:将中国研发周期缩短 30%
尽管在地图上还没有正式标注 " 大众科技 ",但即将投入运营的大众科技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软硬體研发、生产、零部件体系。根据大众科技官方信息显示,大众科技已经形成軟體开发、电池、整车、零部件、整车整备中心、平台及模块测试中心、軟體集成测试及造型中心、电池及动力总成测试中心、研发测试场和研发大楼及展示中心。
据悉,大众科技整体耗资 10 亿欧元,是大众德国总部外全球最大研发中心,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唯一专注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研发中心。按照大众科技商业目标计划,大众科技未来将带动大众汽车整体在华研发效率提升 30%,在 36 个月内将新平台推向市场。通过与本土化供应链合作,提供快速解决方案,大众在中国将优化供应链成本,部抽成本降低 20%-30%,这些效率和成本都是与大众德国总部相比。
具体开发规划上,大众科技将围绕整车开发、车辆集成和平台开发三部分工作展开。
整车开发规划上,大众科技计划 2024 年推出首款产品 Tavascan,并且推出大众品牌 A 级车型。到 2025 年后,大众科技计划推出 Addtional models 及其他车型。2026 年之后,大众品牌将推出与小鹏汽车合作的 B 级车型。
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公司首套高压电池系统正式下线
车辆集成方面,大众科技将与地平线围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展开合作落地,并且与其他合作伙伴推动信息娱乐系统等智能网联技术。围绕新能源最重要的电池系统,11 月 21 日,大众(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套高压电池系统。据悉,该工厂是大众全资投资的第一家电池系统工厂,初始年产能 15-18 万组高压电池系统,供应大众安徽生产的 MEB 平台电动产品。随着 2024 年开始供应方形标准电池,贝瑞德透露,未来大众全新电芯成本相较 MEB 平台电池降低约 50%。到 2030 年,大众全球 80% 纯电动汽车将使用标准电芯。
E-4 Poster 技术全球首秀:电动汽车测试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平台开发领網域,大众计划 2026 年后,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专属 A 级车平台。该平台衍生自 MEB 平台,与中国本土供应商一同开发的本土模块,产品面向 A 级入门车市场,研发周期缩短 30%,为前轮驱动产品。
随着大众科技 2024 年 1 月正式运营,大众在合肥将以大众科技、大众安徽工厂和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与服务有限公司为主体,形成大众合肥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中心。通过大众科技采购、零部件和整车研发功能,帮助大众在华产品研发周期减少 30% 时间,优化材料成本,最大程度本土化。
大众安徽应用工业 CT 实现高效质量分析
基于大众科技的研发成果,大众安徽将承接生产与物流业务。目前,大众安徽通过 18 个月建成 MEB 工厂,车身车间自动化率达到 96%,是大众在华自动化率最高的工厂。大众安徽还是首个在华使用 " 在线测量 2025" 车间,首次使用最高能量 X 射线管,缩短 60% 零部件分析时间;搭载大众在华首台 ATOS ScanBox,节省 60% 车身测量时间。与此同时,大众安徽工厂围绕电动车整车底盘与悬挂展开耐久性测试,并对低速撞击漆面进行无损实验,在提升整车开发效率同时,大众继续保持安全和车辆使用耐久性的优点。
随着未来大众安徽生产落地,筹建中的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与服务有限公司将逐步承担销售业务,建设用户体验与生态系统,承担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与营销,建设销售与网络,布局用户运营和服务。
研发、生产、销售……一套闭环的大众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中心正在合肥诞生。快 30%,就意味着大众汽车在中国增加 30% 的市场竞争力。对大众来说,36 个月 " 造车 ",是实现燃油车中国第一、新能源中国前三目标的方法论,也是大众将中国开发对接工作东移 9000 公里的使命。
—— ——
友情提示
关注并回复 " 大众科技 "
可获得清晰报告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