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无线快充取消“MFi”认证,苹果在下一盘大棋,欢迎阅读。
「独乐乐」和「众乐乐」之间,苹果一直是倾向于前者,这一点,从它对认证配件的严格程度就能看出来。
但想要再一次「支配」市场,制定主流规则,苹果不得不将标准放开。
iPhone 15 系列发布前夕,科技媒体 ChargerLAB 曝出一则与之相关的猛料。据称,苹果将在新款 iPhone 上支援 Qi2 和 MagSafe 无线充电協定,同时开放 MFi 标准。
(图源:Apple 官网)
目前,iPhone 的无线充电分为两种规格:7.5W 与 15W,前者只需兼容 Qi 无线充电協定即可,而后者需要配件厂商加入「MFi 联盟」,生产的充电器也需获得「Made For MagSafe」认证。现在,苹果打算开放这项協定,意味着将有更多配件厂商加入这一阵营中,为 iPhone 生产 15W 的无线充电器。
众所周知,「MFi」向来都是苹果公司收益最高的周边项目之一,iPhone 迟迟不愿更换到 USB-C 接口,与这个協定多少也有些关系。现如今,苹果如此大方地「开放」给配件厂商,还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腦。
在今年的 CES 2023 展会上,无线充电联盟带来了新一代 Qi 无线充电标准—— Qi2。
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成立于 2008 年,是由多个独立品牌组成的合作组织,主要目的是推行「Qi」无线充电協定。截至目前,该组织的成员已达到 289 个品牌,包括苹果、三星、微软、诺基亚在内的电子产品巨头。
「Qi2」是无线充电联盟推行的新一代无线充电協定,与前代相比,它最大的变化是确定了无线充电模块在设备中的位置,并附带磁吸功能。
这听起来是不是非常耳熟?
(图源:iFixit)
没错,「Qi2」的新标准,是无线充电联盟接纳了苹果公司提交的 Magnetic Power Profile(磁功率分布图)为核心更新而来,其整体设计思路都是围绕 MagSafe 无线充电技术打造。如此看来,苹果大力推行「Qi2」标准,本质上也是想要让 MagSafe 在无线充电领網域「称王」。
MagSafe 第一次在智能手机上亮相是在 2020 年,独特的绕线线圈分布在 iPhone 12 系列超磁晶玻璃面板之下,通过纳米晶面板捕捉磁通量,以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
同时,MagSafe 的优势在于其无线接收线圈外围集成了一圈密密麻麻的磁铁阵列,能「自动」对齐无线充电器或是带磁吸特性的配件。这样一来,无线充电器可以减少因设备未对准时可能发生的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用性上,MagSafe 其实除了充电速度稍慢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为何始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呢?
(图源:MacRumors)
据消息透露,苹果公司为了确保 MagSafe 配件的「专业性」,迫使配件厂商必须获取「Made For MagSafe」的认证,而这个认证模块的批发价格就高达 16 美元(约 113 元人民币)。这样昂贵生产成本,并不利于 MagSafe 配件市场的发展。
当然,苹果选择放开认证标准,一方面是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吸引配件厂商,扩大 MagSafe 配件市场;另一方面,不再受到严格的认证限制,也能带动「Qi2」協定的发展。
「Qi2」協定发展得足够好,MagSafe 配件家族也能不断壮大,苹果的配件生态也会更加丰富。这一波,是双赢。
自 MagSafe 在 iPhone 12 系列上登场以来,三年时间,其配件生态已经有了明显的起色。除了磁吸式无线充电器之外,苹果还贴心地为 iPhone 准备了 MagSafe 背夹电池、磁力卡包等配件,尽管它们常被吐槽「有点鸡肋」。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推广「Qi2」協定,其实就是在推广 MagSafe,在某种意义上,二者是可以共享福利的。可以预见,在「Qi2」協定成功部署在更多产品之后,iPhone 也能顺势获得更广阔的配件市场。
于苹果而言,其实只是损失了一些「MFM」的认证费盈利,但换来的却是更完善的 MagSafe 配件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更重要的是,「Qi2」被大力推广,苹果还能和 Android 阵营「有福同享」。
(图源:AirPower)
事实上,在「Qi2」标准出来之前,已经有不少厂商尝试做类似的方案,但暂时还扬不起什么风浪,毕竟一个品牌单打独斗,影响力还是比较小的。
2021 年,realme 推出了全球首个 Android 阵营的磁吸无线充电技术 MagDart。围绕着 MagDart,realme 还打造了全球首款提供磁吸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 realme Flash,以及磁吸卡包、磁吸补光灯、磁吸无线闪充移动电源等配件。
除了 realme 之外,努比亚、红魔、小米等厂商,都推出了磁性充电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这说明,其实 Android 阵营并不是不在意「磁吸」,而是小体量下的无奈。
另一方面,其实 Android 阵营不少厂商都推出了十分优秀的磁吸配件,例如红魔散热器 4Pro 磁吸版,它就十分适合 iPhone,尤其是在游戏、录像等高负载场景中,能帮助 iPhone 更好地散热。像这种配件,如果只为 iPhone 设计,市场还是相对比较窄的。
但假如市面上的手机都能用上统一的「Qi2」标准,那么第三方品牌就能推出更多迎合市场的配件,无需担心因为閱聽人面过窄而滞销。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Qi2」会是智能手机配件市场的一股新浪潮。
从实际情况来看,Android 阵营几乎没有厂商能看得上「Qi2」带来的「快充」,但「磁吸」确实是个好东西。
目前,绝大多数定位高端、旗舰的智能手机都会配备无线充电功能,尽管它们都支持「Qi」无线充电協定,但主要还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制定独特的充电标准。例如小米的「澎湃秒充」、OPPO 的「AIRVOOC」等。这些協定,使它们的充电功率远高于「Qi」制定的标准。
(图源:CNN)
与之相比,iPhone 的无线充电功率就非常感人了。从 iPhone 8 到 iPhone 11,苹果只为它们提供了最高 7.5W 的无线充电功率,到了 iPhone 12 系列开始,由于 MagSafe 的加入,使其提升至 15W。以小米 13 Ultra 为例,在「澎湃秒充」的支持下,它已经能做到 50W 的快速充电。
按照无线充电联盟发布的「Qi2」无线充电協定标准来看,即便是到了这一代,它的功率仍为 15W。期待 iPhone 会支持更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
不仅是充电功率不佳,由于 MagSafe 充电器几乎没有做任何散热措施,这导致无线充电功能在 iPhone 上过热的概率大大增加,而机身温度过高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电池健康损耗等。
Android 阵营各家私有无线充电協定发展至今,技术上也早就趋于成熟。OPPO 的「AIRVOOC」无线充电技术,采用双电芯方案降低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问题,小米的「澎湃秒充」选择了半导体制冷方案。总体来说,Android 厂商们早就将无线充电技术玩得出神入化,又快又稳。
因此,对于 Android 厂商而言,「Qi2」的到来以及苹果放开「Made For MagSafe」的意义就在于,更多的「磁吸」配件即将到来。
自 iPhone 15 系列确定会用上 USB-C 接口以来,苹果对配件市场的态度来了个彻底的大转变。
力推「Qi2」,苹果向 Android 阵营抛去橄榄枝,双方一起协力搞好「磁吸」配件市场。另一边,苹果向第三方品牌「低头」,以更低的售价出售相关的模组,提升厂商的盈利空间。
在配件种类足够丰富、技术足够成熟的情况下,苹果也可以开始向「无孔化」转型,例如拿掉有线接口的 iPhone,只靠 MagSafe 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或者更多功能的扩展与延伸。
这是苹果正在下的一盘大棋,「Qi2」只是最开始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