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许美静演唱会“退票”风波:一场有预谋的情怀收割,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剁椒 Spicy ,作者豆芽
" 整场演唱会唱了不到 10 首歌 "、" 经典代表作竟然给乐队唱 "、" 跟粉丝互动了一个小时,抽中的还是托?"……
继 " 五月天假唱风波 " 之后,演出行业又出现新事故。4 月 20 日,许美静南京场的演出现场因注水过于严重引发粉丝的不满,甚至在现场集体喊话主办方 " 退票 "。据现场观众的反馈,近 2 个小时的演出时间,许美静本人实际演唱的时间加起来不足半小时,是 " 看过最糟糕的演唱会 "。
作为拥有《城里的月光》《遗憾》《都是夜归人》等多首金曲的歌手,许美静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因此不少粉丝甚至跨城、买高价内场票,花费上几千元,只为在场感受一波 " 回忆杀 "。
演出结束后,很多粉丝表示 " 心情从非常期待到失望,太差劲了 "、" 唱不了就别开,想赚钱想疯了吧 "、" 气到失眠 ",甚至不少粉丝直接脱粉,认为 " 许美静演唱会涉嫌欺诈观众 ",要求官方介入退票。
4 月 21 日,南京文旅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回复,表示 "对于是否违规的调查、取证乃至处罚,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观众能跟演出团队之间达成協定,是最好的结果。"
但目前为止,许美静演唱会的合规判断、观众能否申请退票,还没有进一步的结论。
当前,演出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假唱、注水、柱子票、黄牛等行业乱象频发,不断消耗着观众的观演热情。在此之下,消费者观演权益如何保障?演出规范标准如何界定?都成为演出行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被模糊的 " 音乐会 " 和 " 演唱会 ",一场蓄谋已久的圈钱局?
在 " 许美静演出现场注水 " 事件持续发酵后,也有不少粉丝为偶像站台。
表示 " 许美静的身体状况不好,这些年也不容易,自己能有机会看到就很满足了 "、" 应该是经纪人和公司的锅,想捞钱 "、" 其实对于真爱粉来说,她能重新站起来,走向舞台,能再见到她就已经很满足。"
但对于大多数现场观众而言,这无疑于一场货不对板的消费欺诈,而且回过神来的粉丝也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一场偶像克服种种困难与粉丝见面的双向奔赴,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韭菜局。
最关键的就是关于此次演出的定性,虽然在很多粉丝的认知中,这是许美静的 " 演唱会 ",但在官方售票平台上,标注的实际是 " 见面音乐会 "。在演出行业,音乐会与演唱会之间有一定的规格差异和演出要求差异,相比之下,演唱会整体的票价和规格比音乐会更高,当然现场演出的要求也会比音乐会更严苛。
有粉丝曝出,此次演出前官方在粉丝群中公告过," 本次举办的是歌迷见面会不是演唱会,聊天 + 唱歌的形式,许美静个人最多唱十首歌。" 可见,在官方定义下,这是见面音乐会,而非演唱会。
但有业内人士也指出," 见面音乐会,这个标题本来就是个比较蹊跷的名字,见面会往往是 4 首歌,最多 7 首歌,音乐会就比较难说。"
但问题是,实际票价和售票平台的上架信息都指向了 " 演唱会 " 的规格。许美静此次见面音乐会的票价在 380-1280 元区间,对标的就是演唱会的票价,根据网传的截图,内购票直接是从 680 起步。虽然在售票平台上显示的是 " 见面音乐节 ",但上架的类目是 " 演唱会 ",在演出须知中也明确规定 " 最低演出曲目为 15 首。"
从反馈来看,很多粉丝购票时,对于 " 是见面音乐会,不是演唱会 "、" 本人最多唱十首歌 " 等关键信息并不知情。对演出定义的混乱、不一致成为引发此次舆论风波的关键点,也让很多粉丝质疑是 " 主办方在玩文字游戏。"
虽然也有粉丝指出是当时歌手本人状态不佳,不得不借外力来完成现场演出。但实际从现场来看,乐队帮唱从走位到分配都很丝滑,不像是临时救场,有明显的彩排痕迹。
某位参与现场演出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点,网友 @小廖同学 MinJyye 发帖称," 歌单的安排都是主办方要求的,我看到要唱代表作的时候当下是非常拒绝的,但没办法只能无奈跟着流程走 ", @小廖同学 MinJyye 还提到," 是见面音乐会不是演唱会但票卖得确实很贵,我也比较疑惑。"
甚至连粉丝互动,都被质疑是 " 托儿 "。最初发声维权的 @杨老板,在视频中表示 " 抽中的粉丝感觉是提前彩排好的,有个粉丝直接拿出手机在读台词。"
更让现场粉丝失望的是,在大量负面舆论发酵、现场粉丝高喊退票后,相关工作人员不仅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安抚粉丝情绪,经纪人反而现场回怼粉丝," 你做梦!" 傲慢的态度,再次激化了粉丝的不满情绪。
高票价但注水严重的低观演体验、被模糊的演出定义、傲慢的处理态度,彻底激怒了粉丝,也让许美静此次演出的负面舆论大面积扩散。目前为止,# 许美静南京演唱会全场高喊退票 #、# 许美静演唱会划水 # 等多个词条登上热搜,引发关注和讨论。
前有曾轶可、后有许美静,演唱会频繁注水背后
其实提到演唱会注水,许美静并不是先例。
此前,曾轶可深圳场的音乐演出就被粉丝曝出,在未提前宣传透露的前提下,现场打碟近 1 个小时,开场前还迟到了半小时,而且该演出虽然是 Livehouse,但票价为 680 元,高于同规格演出的平均水平,引发粉丝不满、并要求 " 退票 "。
工作室后续出面回应,解释是 " 由于现场人数太多网络不通,导致验票扫码缓慢,因此演出延迟半小时开场 "、" 现场 dj 打碟是演出的一部分、也是曾轶可本人在台上 dj 打碟,也许有部分观众并不喜欢和接受,但并非演出欺骗。"
在大规模舆论反弹后,最终工作室称可以退票,但只能退 1 月 1 日的演出门票,争议当晚的演出并没有相关措施。避重就轻的回复和反映,让粉丝纷纷表示非常 " 寒心 "。
不仅如此,甚至连天王级歌手周杰伦也出现过演唱会注水争议,此前新加坡场的演唱会,就有网友表示 " 演唱会一共就 2 个小时,里面还穿插了很多乐手的献唱,还有魔术表演、特效表演,无关紧要的环节有点太多了。" 虽然没有规模 " 退票 " 的声音,但很多粉丝也表示 " 失望 "。
从曾轶可、周杰伦到许美静,为何演唱会注水争议事件频频上演?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演出行业相关法律条例的缺位。
在演出行业爆发后,消费者的观演热情被激发,不论是偶像爱豆、还是老牌歌手,但凡有閱聽人、有热度的歌手,都能 " 秒售罄 "。尤其是演出频次较低的歌手,很多粉丝都是抱着 " 看一次少一次 " 的态度,付出了高价去现场观演。但高成本观演下,消费者的观演体验没有得到明确保证。
表面来看,此次许美静的演出风波,起因是演出规格的界定不清晰,导致了本次演出到底是演唱会还是音乐会的争议,最终出现了货不对板的争议。
但核心而言,主要还是因为相关法律的缺位,让主办方有了 " 演唱会的价格、音乐会的规格 " 钻空子的空间,导致观演体验大打折扣;同时消费者也陷入了 " 维权难 " 的困境。
毕竟对于实体商品消费而言,消费者有明确的权益保护。但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音乐演出体验本身也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因此消费者即便是遇到诸如假唱、注水等问题,也很难成功维权,因此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只能在舆论层面进行约束主办方,无法在法律层面实现权益保护。
而且作为演出行业的从业者,对于主办方和歌手而言,演出体验也与艺人、主办方的口碑密切相关,这种明显高价、低体验的事情,其实非常消耗粉丝和观众的信任基础,很多歌手和主办方也在尽力避免,以维持自身口碑。
例如,此前薛之谦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就因为歌手突发低烧和扁桃体发炎症状,当天登台后,因身体原因无法保证演出质量而被迫中途取消演出、延期举行,并给粉丝提供了 " 保留订单 " 和 " 申请退费 " 两个方案,甚至还承诺报销外地观众的交通酒店费用。
这一操作不仅让粉丝感到被尊重,也吸了一波路人粉,大家纷纷评论:" 歌手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弥补了 "、" 路人觉得有点感动 "、" 主打一个真诚真心。"
王嘉尔此前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保证演出质量,取消了北京站的演出。但官方也给出了相应的退票方案,包括对外地来观演的粉丝的损失,也提供了详细的补偿方案,最大程度降低了粉丝的损失和失望。
反观此次许美静的演出争议,不论是货不对板的体验,还是置观众诉求于不顾的回应,其实最终影响的是歌手自己的口碑。已经有很多粉丝开始劝退武汉场了,表示 " 千万别去 "、" 白给也不去 "。
演出行业爆发以来,的确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但也正是这些暴露的问题促使相关部门不断地规范、完善,才让演出行业运转更加良性。例如此前的黄牛问题后 " 强实名 " 开始普及,假唱事件后行业也更加注重消费者演唱会体验,此次许美静演出引发的 " 演唱会注水 " 风波,或许也将推动演出行业的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