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新能源渗透率今年破50%?然后呢?,欢迎阅读。
最近,比亚迪王老板参加了一个重要的大会——广东省新春 " 第一会 "。
这位大佬贡献了非常犀利的观点,尤其是,2024 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超过 50%,中国的汽车品牌会变得更加有力,他还指出,出口会是新的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今年渗透率超过 50%,并非不可能。但面对日益内卷的市场,中国新能源最应该往哪里去?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
增长仍在加速,50% 并非不可能?
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只有 5.8%,之前国家规划的目标也是 2020 年达成 25%。如今早已超额完成目标,这也意味着不会有大的政策加码。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我国就能实现 50% 的目标,真的可能吗?
其实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我们看增长趋势,这一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爆发开始于 2021 年。也就是特斯拉 Model 3 国产,比亚迪汉和小鹏 P7 上市那一年,相比上一年翻了快三倍。随后的 2022 年又几乎实现了翻番,渗透率逼近 30%。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3 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似乎并不夸张,只是由 27.6% 增长到了 35.7%。但别忘了,2023 年可是燃油车 " 殊死搏斗 " 的一年。从去年 3 月份的湖北企业 + 政府空前优惠补贴开始,几乎整整一年,所有的燃油车都已经拉到了 " 底价 "。过去卖 15 万的合资 A 级轿车,拉到了 10 万级别,卖 20 多万的紧凑型 SUV,迅速朝 15 万靠拢。
思網域、凯美瑞这些热门车型,国内的价格甚至已经比美国还低。大众还因为国内卖得太便宜,遭到了德国本土的声讨。光从这一点来看,车企确实已经给足了诚意。
新能源汽车当然也在降价,尤其是年末的价格战更是打得令人胆战心惊,启源 A07 甚至直接将 C 级新能源轿车做到了 14 万以内。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电池价格无限朝着 300 元 / 度靠拢,依然还有很大的价格空间。
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比亚迪了,它的新年第一枪,就指向了去年的轿车销量冠军秦。全新的秦 PLUS DM-i 做到了 7.98 万元起,并且入门的配置并不低,自动驻车、远程控制、新一代车机、NFC 钥匙这些功能都有,当然还有不错的性能和极低的亏电油耗,这对于合资燃油车来说,无疑又是沉重的一击。
如果说 2023 年罕见的僵持依然没能阻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的话,2024 年的变数无疑又增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2024 年突破 50% 似乎可能性相当大。
2
强行进入新赛道,品牌机遇也来了?
大家都知道,押宝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国策。因为在传统赛道上,想要超车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想到了弯道超车。
借着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东风,2023 年国产车的年度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了 52%。这不仅意味着国内车市格局已经开启扭转之势,首次在份额上超过了合资车,同时也说明面向新能源化的转型已经初具成果。但随之而来的,也许是我们的思想也要同步转变了。
在过去,国产车所求的就是两个字 " 生存 "。需要尽可能多地夺得市场份额,维持基本的迭代开销。同样是紧凑型 SUV,哈弗 H6 卖 13 万,途观卖 20 万,这没有关系,只要国产车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行。
但在国产车通过新能源赛道超车后,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既然我们能够在这条赛道上做到更好,也有理由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
春节期间仰望 U8 火了,理由是很多人发现了坦克掉头这个功能的 " 妙用 ",那就是在婚庆上演绎 " 出门九回头 "。很多人把仰望 U8 请去当婚庆头车,因为觉得够霸气,够 " 有面 "。国产百万级的豪车,月销也能达到几千辆,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但如今却做到了。
除了仰望外,问界、方程豹、理想、蔚来这些品牌的销量也都不错,在与 BBA 的直接交锋中并不落下风。这大概就是王传福所说的,电动智能化重塑了豪华车市场的格局,给了国货潮牌发力高端市场的新机遇。对于我们的国产品牌来说,一定要抓住这个視窗期,真正奠定自己的位置。
3
出口成新方向,不用担心小伎俩
2023 年,国内汽车出口达到了 522 万辆,增速为 57%,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出口大国。
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这几家都实现了出口大增长,这也是许多中国品牌都将出口列为 2024 年重要方向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服务出口,比亚迪甚至进入了滚装船业务领網域,将在未来两年装备七艘滚装船,缓解出口运力不足的问题。2024 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是 450 万~500 万辆,其中出口占比也会进一步提高。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去年年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宣布,将以 " 政府补贴低价倾销 " 为由对比亚迪、上汽、吉利这几家展开调查,这就是很典型的 " 玩不起 "。要知道比亚迪海豹已经在欧洲卖到了 35 万元,元 PLUS 都卖到了 26 万元,就这还要被控诉 " 倾销 ",可想而知这些欧洲老爷们有多不讲究。
欧盟的《新电池法》也好,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也罢,都是变相的市场保护。很多人担心新能源汽车最终会变成曲高和寡,尽管是欧洲人最先开始推广的。
这个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全球汽车的年销量在 9000 万辆左右,我们一国的销量就有 3000 多万辆,再加上美国也有 1500 万辆左右的销量(美国也是转型的大力支持者),这就占到了全球一半的汽车产销量。在这个情况下,哪怕其他所有的国家都不跟进,也已经有了 50% 的基本盘,我们本身就是主流。
不难预期,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逐步趋向饱和,在替代完可以替换的燃油车份额前,中国新能源汽只有通过 " 出海 " 这条路,才能进一步获得增量,这也意味着,更硬的仗,还在后头。
4
功夫拍案
国内再大的蛋糕,也总会有被分完的一天。
而 " 出海 ",才是新一轮马拉松。能够在全球 " 最卷 " 的 " 修罗场 " 中脱颖而出的好手们,势必将真正改变世界。
到时候,销量就远不止是 3000 万的一半了。
点击图片,直接看往期精选文章
▼
欢迎点击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