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极越前车之鉴让北汽蓝谷超百亿增资更具含金量,欢迎阅读。
· 这是第 4670 原创首发文章 1k+
撰稿:麻建宇
审稿:侃二姐
编辑:萧萧
消费关系你我他,关注财圈社、道哥说车公众号,点击 " 服务 " 选择 " 看点投诉 ",提交你的消费维权纠纷(https://www.caiquanshe.com/kandiantousu);你也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由管理员拉你进群,席位有限,尽快关注。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麻建宇】" 前面极越汽车的事情也都看到了 ",北汽蓝谷股吧股友表示," 人家员工没着落,我们再来 100 亿 "。这段评论基于北汽蓝谷 12 月 24 日的一则公告。
北汽蓝谷公告称,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完成增资扩股,引入 11 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获得 81.5 亿元增资。算上此前北京汽车增资的 20 亿元,北汽蓝谷此轮增资已超过百亿。从 11 家战略投资者来看,北汽蓝谷颇受地方国资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年内已经有多家车企因资金问题暴雷,包括年初停产的高合以及最近的极越,其中极越更以 " 原地解散 " 闻名,事发突然之下,员工安置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考虑到北汽蓝谷连年亏损以及体量不大,其甚至与高合、极越有共通之处,由此也更能体现增资百亿的重要性。
极越在前,北汽蓝谷增资含金量飙升
尽管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曾连续 7 年拿下国内纯电市场销量冠军,但近年来的发展并不顺利。2020 年— 2023 年分别亏损 64.82 亿元、52.44 亿元、54.65 亿元、54 亿元,合计 225.91 亿元。再加上 2024 年上半年的亏损,公司在四年半时间里,累计亏掉 251.62 亿元。
同时,从上半年财报来看,北汽蓝谷经营性现金流为 -20.57 亿元。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被断供的极越也不至于 " 原地解散 ",而有了极越的前车之鉴,北汽蓝谷此次获得超百亿的增资也更具含金量。
北汽蓝谷公告称,北汽新能源此次实施增资扩股,是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优化资本结构,增资用途为偿还由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以及业务范围内的正常运营、管理、投资等费用与支出。值得一提的是,年内销量来看,北汽新能源明显改善。1-11 月,北汽新能源的总销量为 9.7 万辆,同比增长 36.57%。
特别是极狐品牌,销量增速更加显著,从 2 月份销量不足千辆到 6 月份突破 8000 辆,再到至今连续四个月稳居万辆以上。数据显示,极狐 11 月销量为 1.1 万辆,1-11 月销量达 6.9 万辆,同比增长达 213.4%。超百亿增资对北汽蓝谷的发展以及提振极狐等品牌的市场信心无疑有强大作用。
超百亿增资 " 落袋 " 北汽蓝谷颇受地方国资重视
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不再如此前一般是资本的宠儿,年内暴雷的高合、极越以及陷入危机中的哪吒汽车本质上都是因为缺少资本持续注资,更多此前停产的造车新势力如威马、爱驰等难以复活更说明了资本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更谨慎了。
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还能拿到超百亿增资也说明了其本身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受到了认可。值得关注的是,从北汽蓝谷披露的北汽新能源增资前后的股东情况来看,其新增股东 12 位,可大致分别为地方国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三类,其中地方国资的增资额度非常高,包括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地方国资合计增资 88 亿元。
此次公告中新增的 11 家战略投资者中,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新兴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京能绿色能源并购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均是北京国资及北京亦庄国资旗下公司。
而这是不是也更说明了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值得一提的是,除极狐外,北汽新能源也在和华为合作,并于年内推出了享界 S9 车型,"All in 享界 S9。"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曾在享界 S9 发布会上表示,北汽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聚集了北汽整车研发生产、零部件、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助力享界 S9 冲击行政豪华汽车市场。
据报道,北汽蓝谷的目标是力争到 2027 年,成长为一个年销 60 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在地方国资表示重视,超百亿增资助力的背景下,且看北汽蓝谷能否完成目标。
关注 " 道哥说车公众号 ",自动弹出编辑微信号,加他微信备注 " 道哥粉丝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来自网络 」
往期报道回顾
四
领克 Z20 每秒都有小订转为大定 A 级以下市场将成领克纯电主战场
星越 L 凭这点拿下燃油 SUV 销量第一,想买的话这款最合适!
>>>>>>>>>>>>>>>>>>>商务合作
微信 :fx666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道哥说车所有
转载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