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3月新势力掉队,传统车企新能源崛起势不可挡,跑得快不一定会赢?,欢迎阅读。
4 月上旬都还没过完,各家车企就纷纷晒出 3 月成绩单。我们稍微归纳总结了部分车企 3 月新能源车的销量,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
攻守之势易也?
在这份新能源销量排名的榜单中,排在首位的不必说,自然是比亚迪。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长安、吉利、长城几家车企,新能源车月销量都已经突破了 2 万辆,特别是长安和吉利第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更是突破了 10 万辆的大关,绝对可以称得上迈入主流水准。
长安达成这样的成绩,主要依靠多品牌战略在各细分市场多点开花。根据长安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启源交付 32397 辆,深蓝交付 40084 辆,阿维塔交付 14532 辆,从主流级到中高端级别的全面覆盖。尽管目前长安的新能源车主流级产品智驾、智舱和产品多元化程度上还有待提升,但足够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设计,还是让其完成在市场的快速突围。
吉利方面,3 月份极氪销量 13012 辆,银河销量 10185 辆,几何销量 12882 辆。吉利依靠高端的极氪品牌的成功推动,以架构化造车完成产品梯次构建,实现了在主流级市场逐步上量。
而在新势力之中,只有问界和理想能够和这些传统车企在销量上掰掰手腕,销量第三的零跑往后的车企,月销都低于 2 万辆,和前排销量出现缺貨。曾经的蔚小理,只有理想还能笑得出来,蔚来和小鹏如今一个季度销量甚至只能和理想月销对比。
更让新势力感到压力的是,吉利、奇瑞和长城第一季度的增长率均超过 100%,长安的增长率也达到了 53%,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新势力中只有问界、零跑、理想跟得上这样的增长节奏。
其余的车企与两家头部新势力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主打高端的蔚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小鹏尽管产品阵容相比去年实现了扩充,但 G9 销量不振,P7、P5 持续低迷,增长乏力。只有零跑依靠增程和性价比异军突起,未来能否保持这样的增长节奏,有待继续观察。
纵观新势力车企,卖得好的共性就是都在做混动,而蔚来和小鹏则是坚定的纯电派。要不咱们考虑下打不过就加入?
新势力被祛魅,直面真实市场
新势力们最害怕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车领網域的话语权是属于新势力们的。无论是产品的曝光量、用户心智都被造车新势力垄断,大家想到新能源车就会想到新势力。相对的,传统车企似乎就成了落后的代表。甚至一段时间传统车企都被这套认知所困,在产品上对新势力亦步亦趋。
然而,当新能源车渗透率在去年达到 31%,突破了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心理临界点,成为普及化的产品,就彻底打破了新势力身上的小众光环。消费者对新势力祛魅,开始更直接的从产品本身去进行购买决策。
这一转变也让新势力车企开始出现了分化。真正有技术、有实力、产品定位适合市场需求的,逐渐成为头部。有营销的理想,抓住奶爸家用市场狠狠爆金币;有技术的零跑,控住成本,靠性价比抓住年轻市场;技术和营销都有的问界,在高端市场一往无前。
而其它品牌,要不技术力不足,要不产品定位失误,要不营销跟不上。只要有短板就只能继续当小众品牌,甚至被加速淘汰。
加上如今小米汽车携机圈最强粉丝团入场,其它想要靠科技光环割韭菜的新势力面对这个超量级的对手,不能说是一触即溃,也能说是望风而降了。
传统车企体量优势凸显
传统车企如今新能源销量崛起不难理解,归根结底它们其实并不传统,更不落后。反而它们是更早开始新能源技术研发一方,几家自主头部在 2010 年前后都开始了相关工作,只是产品节奏上开始比较保守。
当新能源车市场教育完成后,这些车企凭借后发在产业链、产品定义等方面优势,辅以自身扎实的造车能力,迅速落地产品。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体量更大,通过架构化造车,一个平台即可打造多个品牌打入不同细分市场,快速扩张产品阵容,且产品迭代能力更强。
既能像长安那样,一次投入多个细分市场,迅速在不同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也能像吉利那样,几何的性冷淡失败了,马上打造出性能热血的极氪,又以极氪的成功带动银河、领克等电动化产品,实现快速扩张。更能像长城、奇瑞那样,打造独立品牌和全线产品电动化共同推进。
反观新势力,因为体量较小,很难做到通过多品牌在同一个品类和价格区间投入多个产品,更无法在产品碰壁后迅速迭代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一旦失败就很难有回头路,比如小鹏的 P5 和 G9、蔚来的 ET7 等等。
如此一来,新势力即使有核心竞争力的,像蔚来、小鹏等,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挤压。要获得喘息空间,要不学习理想,产品定位和卖点与传统车企错位,要不学习特斯拉把辅助驾驶能力和电能转换率之类的核心科技点满,用技术高峰形成心智占领。
更可怕的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的助推下,整体品牌力发展进入了上升通道,推动燃油、混动等多品类产品保持熱賣。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销量前五的车企全部实现高速增长。多元化产品线的支撑,让传统车企保证了合理的盈利空间,营收正向发展。
反观新势力品牌,除了极少数的如理想和零跑,都处于不同程度亏损之中。
在如今车市一年比一年卷的趋势下,车企要保持竞争力既需要持续的迭代,更需要面临凶险的价格竞争,这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大量资金支持。拥有造血能力的传统车企显然比一直持续放血的新势力更能适应这样的竞争。
就像吉利能一边推出银河、领克的新品,一边对上市 3 年的极氪 001 降价更新。比亚迪更是左手仰望,右手荣耀版,搅动市场。反观新势力只能推新品才能跟上市场,旧款的车型,比如小鹏 P7、问界 M5 等只有小幅改款,无法跟上节奏,已经逐渐离开主流视野。
写在最后
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这是一场全方面、长时间的竞争。车企必然会面临以及黑天鹅、黑犀牛等各种罕见动物命名的事件的挑战,更会迎接市场周期的考验。
诞生在中国车市增长周期中的新势力,新手保护期已经过了,将直面各个成熟到能穿越周期的车企的竞争。如果在此前没有构建好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体系,在如今竞争加剧、增长收缩的环境下,想要保持发展节奏,构建正向循环的体系,难度将会急剧提升。或许像高合那样学会抱大腿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