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尾盘,三大指数翻红!今天A股的变化值得重视,欢迎阅读。
每经记者:赵云 每经编辑:肖芮冬
3 月 24 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尾盘翻红,三大指数微涨,微盘股指数跌超 4%。截至收盘,沪指涨 0.15%,深成指涨 0.07%,创业板指涨 0.01%。
板块方面,旅游、有色金属、银行、深海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腦机接口、算力、教育、华为昇腾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市场超 3800 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1.45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1001 亿。
今天,在亚洲市场普跌的背景下,A 股风格切换再露端倪。
和前两周 " 你来我往 " 的高低切不同,这次是一上来就比较剧烈的大小盘切换。
Wind 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微盘股、中证 2000 指数显著领跌;而红利指数、中证 A50、沪深 300 等代表 " 核心资产 " 的指数纷纷微涨。
无独有偶,小盘股与前期飙涨的科技股有不少重合,体现在板块上,就是科技题材盘中大跌。比如人形机器人的上游——减速器概念,板块继上周五重挫后,今天一度跌逾 5%。
上周与减速器相互 " 卡位 " 的深海科技(海工装备)方向,也在早盘短暂翻红后,午后一度跌至深水。
受此影响,今天盘中多数时间,跌停家数都超过涨停家数。收盘时,跌停家数仍创近期新高。
即便尾盘最后 40 分钟,三大指数持续拉升至翻红,今天大盘强于小盘的格局也未扭转。
为何本周第一天,市场就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
首先,本周已是 3 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如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所说,A 股存在明显的 " 财报效应 ",即财报披露期(4 月 /7 月 /10 月),业绩增速对股价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3 月下旬是重要过渡期,历史经验看中小市值风格的胜率与超额收益均有所回落。
当然,市场观点并非绝对一致,资金迁移也需要时间,因此再 " 合理 " 的切换,大概率在演绎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前期强势股的反抽和新主线的回调。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 " 切换 " 成立,则新的风格总会在反复博弈中越走越强;另一边则相应地阶段走弱,但又不会完全一蹶不振。
综合已有报道来看,目前大部分券商认为,虽然短期出现震荡,但对中期行情并不悲观,市场上行趋势并未打破。接下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估值。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AI 投资是 " 大模型和算力相互促进,支撑应用突破 " 螺旋式催化的过程,短期 " 暂时没有爆款应用,但爆款出现有必然性 " 的叙事下,AI 行情仍是安全的,还不到中级别调整的阶段。
展望后市,随着 " 四月决断 " 視窗临近,经济和 A 股一季报迎来验证期,基本面影响市场的权重提升。其中,国内 AI 出现了阶段性的催化空窗期,随着股价调整,一些偏谨慎的叙事开始出现,趋势行情中出现了调整波段,科技消化短期性价比问题。
中航证券研报称,目前尚不能确定本轮美股回落是否已经结束,但能够确定的是本轮 A 股、港股走势与以往不同,并未跟随美股下跌,而是明显走出独立行情。中国人工智能领網域持续突破背景下,国内提振内需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同时最新公布的 1-2 月经济总体走势平稳,数据边际改善,预计 A 股、港股独立行情有望持续。
此外其指出,国内 LPR 已连续 5 个月按兵不动,但央行仍强调择机降准降息,政策基调并未改变,同时当前汇率压力减弱,美联储点阵图仍显示年内两次降息次数不变。随着外部不确定性提升,约束减弱,货币宽松政策有望推出。
不论观点谁对谁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分歧本身意味着 " 不确定性 " 强化,连续大赚的概率下降。这一时期应注意控制仓位、做好择时、减小波动。
这时候,通过 ETF 产品布局 A 股的优势也得到凸显。
比如,对于有意抄底(不管实际抄到的是不是底)的资金来说,买一篮子股票后 " 踩雷 " 的概率,自然远低于买一只股票。有数据显示,上周市场震荡调整,跌幅居前的科创板、恒生科技、人工智能、芯片相关 ETF 却被资金 " 越跌越买 "。与此同时,消费、证券、地产等低估值板块的 ETF 也出现资金净流入。
再如今天,当盘中 A 股仅旅游酒店、保险、银行等少数行业板块逆势飘红时,场内 ETF 涨幅榜进一步提示了机构资金的抱团方向。
除名称带有银行、旅游、红利(低波)等字样的 ETF 微涨外,多只有色金属主题产品才是实际领涨者。
有分析称,多因素支撑铜价、金价持续高位," 元素周期表 " 行情或重现。
国盛证券表示,关税预期下现货紧缺推升铜价,静待宏观刺激后下游需求释放。从库存来看,本周全球铜库存为 76.8 万吨,周度减少 1.8 万吨。其中国内总库存减少 0.46 万吨,LME 库存减少 1.39 万吨,COMEX 库存增加 0.05 万吨。从供给端看,周内现货精矿 TC 下挫至 -15.92 美元 / 干吨。
关税方面,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美国针对各国贸易限制措施的 " 关税编号 " 将在 4 月 2 日正式生效。随着对等关税压力不断显现,全球实物库存转移至美国,LME 铜库存延续下滑,现货紧缺预期推升价格。
黄金方面,美联储缩表进程放缓构成边际宽松,地缘风险反复,避险需求得以保持,对金价形成支撑,短期持续受益于边际宽松与避险情绪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