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兔年车市十二大NEWS回眸(中篇),欢迎阅读。
网通社评论 挥别兔影,迎舞龙光,岁月轮转间,启幕新章。2023 年中国汽车产业在艰难险阻中展现出不凡韧劲,创造了多项历史新高。疫后首年,自主品牌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扶摇直上。同时,汽车出口量也创下新高,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中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欧美市场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筑壁垒,为车企出海带来巨大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落后者随时可能出局,价格大战之下没有赢家……尽管压力重重,但我们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定将龙跃新程,再展宏图。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网通社总结了癸卯兔年十二个汽车大事件,分为上中下三篇为读者呈现。让我们在此一同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一年。
1. 中国新能源汽车第 2000 万辆下线
2023 年 7 月 3 日,2023 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第 2000 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举行,这是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时刻。从 1995 年第一辆下线到 2000 万辆的新里程碑,中国新能源车仅用了 28 年的时间。
从 2020 年 9 月累计产量突破 500 万辆,到 2022 年 2 月突破 1000 万辆,再到 2023 年 7 月超 2000 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地快速发展。
第 2000 万辆新能源车的下线,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这一里程碑事件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国地位,强化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中的先发优势。
得益于财政金融、积分管理、道路通行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快速发展。根据公安部发布的 2023 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2041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6.07%;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9 年的 120 万辆到 2023 年的 743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自主品牌紧抓转型机遇,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华为鸿蒙座舱实现手机与车机的无缝互联、无图智驾陆续落地、AI 大模型上车等等。数智化变革下,国内汽车企业迅猛崛起,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实现 " 弯道超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引领全球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方向的转型更新。
2. 庞大汽车集团退市,巨大财务造假案浮出水面
2023 年 6 月 21 日晚,*ST 庞大发布的公告显示,上交所将在 6 月 30 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成立于 2003 年的庞大集团,于 2011 年 4 月就在上交所挂牌,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 IPO 登陆 A 股的汽贸集团,被称为 " 汽车经销商第一股 "。巅峰时期,庞大集团在全国拥有经销网点达到 1429 家,4S 门店多达 754 家。
然而,如此盲目扩张埋下了隐患,在股民持续的忧虑中,庞大集团屡次发布业绩预警。2011-2016 年,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超 8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0-2022 年,其净利润均未达标。庞大集团业绩下滑的情况频发,多次触及退市警戒线。尽管如此,截至 2023 年一季度末,*ST 庞大仍有 25.36 万户股东。2023 年 4 月 21 日之后,*ST 庞大股价快速下跌,2 个月跌超 60%;6 月 30 日退市后,庞大集团的财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在历经 7 个月的立案调查后,庞大集团在债务重组、股权转让等过程中操纵利润总额 22.64 亿元的巨大财务造假案,终于水落石出。2023 年 12 月 22 日,河北证监局对庞大集团及 8 名责任人员的罚款金额合计高达 2220 万元,并对 2 名主要责任人员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庞大集团的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快速扩张、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流动性紧张、债台高筑,企业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最终导致退市。在变幻莫测的股市,理性投资和风险管理也至关重要。
3. 奔驰宝马成立合资公司,在华布局超充网络
2023 年 11 月 30 日,梅赛德斯 - 奔驰 ( 中国 ) 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奔驰中国 ")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晨宝马 ")宣布双方签署了一项合作協定,双方计划以 50:50 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该合资公司的充电网络虽然将向公众开放,但按计划,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和宝马集团的客户可享受专属尊享服务,如即插即充、线上预约等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
2024 年 2 月 4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 2024 年 1 月 22 日— 28 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奔驰中国与华晨宝马新设合营企业案获批准,审结时间为 1 月 23 日。
按照规划,2024 年,首批充电站在中国重点新能源城市开始运营;至 2026 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 1000 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 7000 根超充桩。
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不仅积极转型新能源,同时也十分看重新能源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去年 8 月,宝马首个超级充电站落地成都,计划年底建设 50 个站;随后的 10 月,奔驰全球首家超级充电站也在成都正式投入使用。
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蔚小理在快速推进补能网络的部署,外资品牌特斯拉实现超充站 100% 覆盖中国大陆省会及直辖市,奔驰牵手宝马是对其豪华地位的巩固。自建桩等补能网络,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专属充电桩,提升了用车补能体验,另外一方面则为品牌提供溢价支撑。
4. 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2023 年 11 月 25 日,华为与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双方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此外,新公司作为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本次交易,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 40%,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及期限由双方另行商议。
除长安之外,华为还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发出了股权开放邀请。
2023 年下半年以来,从深蓝到阿维塔,再到集团,长安与华为的合作步步加深。华为与主机厂的合作目前主要有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HI 模式、智选车模式,长安参股的阿维塔选择的是 HI 模式。在 2024 全球伙伴大会上,朱华荣谈道,HI 模式让长安与华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最大化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最好的利益捆绑。
华为 2023 年半年财报显示,车 BU 板块在上半年营收只有 10 亿元,此次与长安签署的备忘录,是华为车 BU 业务向外谋求盈利的新探索。
华为新公司的成立,可以使得汽车智能化技术步入整合式发展,同时扩大合作范围将减少主机厂对华为的顾虑,此外也将帮助华为在车 BU 板块减少资金亏损。
(图 / 文 网通社 王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