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退休后还外出打工的老人,往往都是这6种人,有你吗?,欢迎阅读。
我们小区有三位退休老人。一位是事业部門退休干部(简称老张),退休工资大约是 1 万元出头;一位是国企退休工人,养老金 3200 元(简称老刘);一位是老国企失業退休工人,养老金 1800 元(简称老林)。
这三位老人都喜欢下象棋,互相之间比较熟悉。老张老两口经常去周游大好河山了。老刘找了一个门卫的工作,补贴家用。老林发挥自己有手艺的优势,去外地一家小工厂打工去了。
以上这种场景,你可能也会在普通的小区里看到过。据统计,工地打工者的平均年龄已经上升到了 40 岁,50 岁以上的打工者占比上升到了 25%。环卫清洁工的平均年龄更是上升到了 45 岁,50 岁以上的占比超过 30%。公园里弯腰除草、栽树、松土的劳动者,在小区、停车场、工厂门卫岗上,大多数都是老人。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退休后继续打工挣钱的,主要有 6 种老人。
一是退休养老金低的老年人。
目前,全国平均养老金大约在 2900 元左右,即使在北上广,养老金水平也只有 4 千多元。但是,平均值不能代表大家都有 3000 元,大多数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不到 3000 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金水平只有一两千元。
在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面前,很多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根本不够用,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了自己在儿孙面前的尊严,很多退休老人再去打一份工。其实,他们根本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从事保安、保洁、勤杂工、环卫工、绿化工等低薪工作。
二是感到孤独的老年人。
有些退休老人,尤其是那种传统国企里生产一线的老人,他们年轻时代恰逢强劳动、低工资的时代,他们只知道干活,没有娱乐,更没有培养什么兴趣爱好。
他们在家里不会逗孙子笑,没有唱歌跳舞的喜好,也没有钱玩烧钱的摄影、钓鱼等爱好,不懂娱乐,不会做家务,也不注意卫生,穿得邋里邋遢的。老伴烦,孙子嫌弃,儿女没功夫关照他们。
他们在家里很郁闷,很孤独,不如外出打工。比如,小区门卫岗里的三位老头,端着大茶缸子,有人聊天,有事忙活,既赚了工钱,还找到了朋友。
三是在家里闲不住的老年人。
有很多老人是闲不住的,他们不害怕干活,就怕闲着。如果闲着,就觉得自己亏欠了世界。他们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退休之后不一定缺钱,儿女也孝顺,但他们已经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这种习惯刻在了骨头上。
比如,小区的老王,见到纸壳子就捡,儿女都嫌弃他丢人。他们把工作当成乐趣,离开了工作岗位,反而不适应,可能会闲出毛病。他们在退休后往往找一个工作,在享受工作的同时还能多挣一份工资。
四是被儿女拖累的老年人。
有些退休老人,尤其是从机关事业部門和央企、国企管理岗位上退休的,他们的退休金或养老金还真不低,高的上万,普普通通的也有五六千元。按道理说,自己的日子能过得挺好的。
可是,他们的子女如果不争气或混得不好,生活不宽裕,退休老人只能继续打工挣钱、贴补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愿意为儿女无条件付出一切。
五是有经验有技术的老人。
经验,有价值。技术,更有价值。很多有真本事的人,退休之后,反而是他们的第二个春天。部門可能要返聘他们,企业可能要聘请他们,这一部分退休老人简直就是香饽饽,能发挥余热、挣更多的钱,为什么不去呢?
比如,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医生、教师,等等,这些职业 " 越老越吃香 "。有的财务专家,专门给中小企业避税,收入颇丰。有的技术专家,辅导私企创新产品,可以拿到高额回报。有的医生办诊所,大赚特赚。有的教师搞培训,收入几何级增长。这就是人才的魅力,咱们只羡慕,不嫉妒,更不能恨。
六是有资源的老人。
很多在位时有权有势的人,受到规矩约束,只能拿到规定的工资收入。他们在职时就注意积累人脉,给自己留后路。退休之后,就到有关公司任顾问,不一定真的打工,但有不菲的收入。这一个群体,与普通百姓无关,懒得写他们。
PS:退休之后,享受了养老金,就不能再签劳动合同了,只能签劳务合同或不签合同,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遇到工伤,容易产生很大的纠纷,甚至得不偿失。提醒各位退休老人一定要签劳务合同和工伤協定,给自己增加一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