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一季度狂赚20亿,《哪吒2》让光线又做起了“迪士尼梦”,欢迎阅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 2》)创造的 " 票房奇迹 " 变成了 " 业绩奇迹 "。
最近,光线传媒同时发布了 " 一冷一热 " 两份财报:2024 年营收 15.86 亿,同比微增 2.58%,扣非后的净利润 2441.48 万元,同比下滑 37.09%;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9.74 亿,同比增长 177.87%,净利润高达 20 亿,同比大增 380.71%。
光线上一次公布《哪吒 2》带来的收入还是春节档的热映期:截至 2 月 4 日累计票房 48.40 亿,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 9.50-10.10 亿。那则公告过后,不少人一直在猜测《哪吒 2》给光线的最终增益究竟几何?答案揭晓,虽然还有大笔的应收账款,光线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就达到了惊人的 20 亿。
振奋的业绩顺势带出了光线的战略转型——从 " 高端内容提供商 " 转变为 "IP 的创造者和运营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认领 " 中国迪士尼 " 三五年。这回,是第二次轮到光线了。
不过,相比 " 中国迪士尼 " 的老调重弹,大家显然对《哪吒 3》的进度和剧情更感兴趣,虽然这个进度大概率是零,但并不妨碍传闻的 " 殷夫人复活 " 登上热搜。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不久前重回母校复旦大学举办讲座,给出的答案稳健却让观众失望:《哪吒 3》需 5 年时间," 因为难度非常大,尤其在《哪吒 2》的起点之上。"
由此可见,《哪吒》这剂业绩灵药,奈何不是每年都有、每家都有。
一季度赚到去年两倍的钱
若是只以营收数字对比,今年一季度,光线传媒赚到了去年一整年两倍的钱: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9.74 亿,2024 年全年营收 15.86 亿。
收入支点都是春节档,2024 年贡献最高的影视作品是《第二十条》,往下依序是《大理寺少卿游》《扫黑 · 绝不放弃》《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和《拂玉鞍》。
而今年,《哪吒 2》当然是光线一季度利润疯涨的最大因由。大年初一上映至今,该片的全球总票房已超 157 亿,跻身全球影史票房第五。目前,《哪吒 2》的超长长尾还在延续,直到 4 月下旬,影片的周末单日票房仍在 1000 万上下,而财报发布同日,影片宣布第三次密钥延期至 5 月 31 日,票房还有续刷新高的空间。
直观的票房收入外,衍生品业务带来的丰厚利润是另一大亮点。光线称,一季度,票房和衍生业务收入及利润均大幅增长。《哪吒 2》上映前提前规划、开发潮玩、手办、卡牌、出版品等多元衍生品," 票房与衍生品收入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影片的商业价值持续发酵,实现长效盈利 "。
相比前作,《哪吒 2》的衍生品开发更前置,准备更齐全,票房和衍生品实现 " 同频共振 "。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 1》)制片人易巧在影片上映后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哪吒 1》上映前找公司谈过合作,但没人看好,影片火了衍生品制作又来不及了——最快的一个周边要 2-3 个月,手办则要半年到一年。
这次有 IP 打底,正式上映前,《哪吒 2》官微就陆续官宣了与卡游、万代南梦宫、POP MART、淘宝 88VIP、中信出版社等近 20 家品牌的联动,除了常规的影院周边,还有可动手办、捏捏乐、吧唧、官方设定集、以及游戏皮肤等数十种产品,提供给 IP 閱聽人的选择面相当广。
海外发行是另一亮点。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的海外票房合计已超过 3200 万美元,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日前透露,《哪吒 2》正在制作英文配音,年内将以英语版本进行第二轮发行。
" 中国迪士尼 " 重新提上议程
现象级的《哪吒 2》,重新激起了光线对动画电影的远大规划。2024 年年报中,光线宣称公司正进行极具战略意义的 " 第二次历史性转型 ",即从 " 高端内容提供商 " 转变为 "IP 的创造者和运营商 "。话里话外,都有重新对标迪士尼的意味。
光线传媒第一次锚定迪士尼是在 10 年前。2015 年,光线集合起两年内投资的 13 家动漫公司,成立彩条屋影业,其中便包括饺子的可可豆动画。王长田当时在成立发布会上称,希望彩条屋 " 成为中国动画的大本营 "。次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长田将目标明确宣之于口——光线拥有占动画电影市场份额 50% 的能力,光线投资的公司,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皮克斯、梦工厂。而光线自身不应该是一个皮克斯," 我们可能更加接近于迪士尼在卡通片方面的定位。"
放在当时热钱涌动的电影行业来看,王长田的推演顺理成章。2016 年美国动画电影票房 24.29 亿美元,占总票房的 21.36%,按 2016 年 457 亿的总票房计算,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能超 90 亿,按王长田计算的 50% 市场份额,光线一年的动画电影票房为 45 亿。
但彩条屋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大鱼海棠》2016 年上映后票房 5.65 亿,远不及前一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 9.56 亿。此后两年,光线又出品了《大护法》和《昨日青空》两部动画电影,票房均未过亿。
紧接着,影视行业便进入了持续的震荡期,2018 年天价片酬、偷税漏税被集中整治后,资本寒冬到来,电影行业的风险陡然变得清晰。王长田意识到," 电影业务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抗风险能力差,所以它比其他行业更缺钱。而且,缺的是那种相对低成本、长周期、高宽容度的钱。但是,这种钱现在基本上已经把水龙头关掉了。"
此后,光线成了稳健派代表,持续推出《悲伤逆流成河》《如果声音不记得》等小成本青春片。直到《哪吒 1》在 2019 年以 50 亿票房震动市场,为光线带来了单纯 " 内容提供 " 转向 "IP 打造 " 的可能性。这次《哪吒 2》提前衍生品布局后,更验证了 "IP 创造 + 运营 " 模式的可行性。
再提 " 中国迪士尼 ",光线依旧需要更多 " 哪吒 "。2020 年,王长田定下的目标是每年能有两到三部动画电影上映,这次光线拿出了更具体的产能提升方案:将公司资源向动画电影 IP 倾斜,不光要让其他真人电影厂牌参与动画电影制作,还要在彩条屋和光线动画基础上组建新的动画厂牌,扩充动画产能,光线的动画制作团队明后年有望扩至 300 人以上。
为配合动画 IP 开发,光线配备了相应的运营计划:扩充运营团队规模与数量,以厂牌化模式运作,确保现有 IP 资源得以及时、有效开发。同时将运营环节前置至 IP 创作阶段。" 目前,公司正在游戏、卡牌、谷子、线上及线下品牌店、主题乐园等多个领網域规划和布局,通过自主研发、与优质团队深度合作以及战略投资等多元方式,迅速拓展业务版图。"
光线目前动画电影项目储备满满当当,数量与 2015 年彩条屋成立时发布的片单相当。《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预计将于年内上映,《去你的岛》《罗刹海市》《大鱼海棠 2》共 6 部在制作中,《涿鹿》《姜子牙 2》《茶啊二中 2》《昨日青空 2》 《大鱼海棠 3》等 10 部在前期筹备中。
其中,奇幻爱情动画电影《去你的岛》是《哪吒 2》后光线比较重要的项目," 这个项目标志着公司内部全流程动画制作体系的成熟落地——团队已完成全流程、各环节核心人才梯队搭建,扩容至上百人规模,在‘剧本开发 - 故事板美术 - 资产 - 动画 - 视效’等各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储备项目正有序进入‘策划 - 制作宣发’的滚动开发阶段。" 光线称。
成为 " 中国迪士尼 " 的另一核心装备——主题乐园也有了进展,财报披露,光线参与投资的扬州影视基地 PPP 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营,另据该项目此前发布的招标和竣工檔案,该影视基地面积 2550 亩,一期工程总投资约 36.8 亿元,目的是聚集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扬州,推动江苏从 " 影视大省 " 向 " 影视强省 " 迈进。
《哪吒 3》到来之前
影视公司对标迪士尼的 " 老生常谈 ",并没有激起太多的讨论,反倒是财报发布后,光线传媒 4 月 22 日应声大跌 9.23%,报收 20.46 元,次日股价再度报跌至 19.8 元,相比两个月前 41.68 元的高位,股价已是腰斩。
《哪吒 2》上映近三个月,资本市场对光线传媒的利好几乎已经出尽,当下除非即刻给出《哪吒 3》的超前进展,光线很难被长线持续看好。而依王长田在复旦大学讲座上所言,《哪吒 3》尚需 5 年时间," 因为难度非常大,尤其在《哪吒 2》的起点之上 "。亮眼财报后的 " 冷遇 " 也算是一种回调,光线最终还是要被 " 甩回 " 电影行业的大盘内被审视。
春节档余热散后,电影市场更加凉意袭人," 一部电影吃一年 " 正在变成现实。情人节档、清明档票房分别为 7.39 亿和 3.78 亿,相比去年的 11.45 亿和 8.42 亿大幅下滑,4 月多日单日票房在 1500 万上下徘徊,缺乏大片供给,观众也没兴趣踏入影院,仍是最大的现实。
这一情况到即将到来的五一档身上,也难见好转迹象,业内普遍预测仍持悲观情绪。截至毒眸发稿,距离五一档仅剩不到 7 天时间,所有影片总预售成绩刚刚破千万。
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日前在第 15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上焦虑指出," 电影行业失去了可效仿的成功样本,而新的、可复制的榜样和路径寥寥无几。当不确定性远远大于确定性的时候,电影人失去了价值锚点,难以突破自我的困境。"
超 150 亿的《哪吒 2》既是 " 奇迹 " 也是 " 异数 ",138 家动画公司举行业之力托举一部电影,这种叙事与科幻片只有一个《流浪地球》差不多,虽然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对业内来说意味着高门槛、低可复制性和不可持续。
其他影企的业绩更能反映普遍的困境——博纳影业 2024 年净利预亏 6.37 亿 -8.81 亿元,春节档《蛟龙行动》春节档垫底,董事长于冬几次喊话抢救无果,影片的对外口径也从 " 绝不撤档 "、" 都是黑水 ",最终变成了 " 制作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 "。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 2》春节档票房表现远不如前作,年报已经连续五年亏损,已经站在了退市的边缘。
中影 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主营业务中仅有服务收入一项正增长,主投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 6.84 亿,与《蛟龙行动》" 难兄难弟 "。华谊仍在 " 卖身求存 ",一季度靠售卖英雄互娱股份的交易预计带来约 9100 万利润勉强扭亏。
光线对影市的判断也不乐观,财报集中指出了头部影片供应不足、节假日档期与非档期之间的票房差距未得到有效改善等六大 " 不足之症 "。
直至今日,光线动画业务最成功的 IP 只有 " 哪吒 ",2020 年上映的《姜子牙》虽然票房也跨过了 10 亿,但不少观众误以为影片与《哪吒 1》剧情有关,评价两极。田晓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的新作《深海》打磨多年、投资不菲,但 2023 年春节档上映后,票房仅 9.19 亿。去年光线旗下另一动画厂牌光线动画的首部电影《小倩》几乎 " 查无此片 ",从五一档撤下后年末冷档期上映,总票房只有 1284.4 万。
在《哪吒 3》到来前,光线怎么持续撑起自己关于 " 中国迪士尼 " 想象力,也许答案还没有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