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春节过后:如果你不想上班了,就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欢迎阅读。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樊登讲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058 篇深度好文:2902 字 | 8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春节假期结束了,一连休息了 7 天的快乐,让 # 不想上班 # 这一话题再度登上热搜。
很多人的表现几乎一致:不想起床出门,又不敢摆烂躺平,一想到上班就困倦乏累,无精打采。
实际上,何止放假后 " 不想上班 ",太多人常年厌倦上班。
就像网上很火的那句话:从小到大最焦虑的时间段是周日晚上。即将面临周一的那种恐惧,时常让我焦灼到失眠。
不可否认,打工很辛苦,上班很难熬。
但这种对工作的抵触心理,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无助和恐慌,百害而无一利。
《干法》告诉我们,既然命中注定是打工,不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打起精神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不想上班了,不妨问问自己下面这三句话。
一、你是不想上班,还是不想工作?
话题评论区,网友 @青梅的经历,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三千多个日夜里她几乎 " 没一天想上班 "。
最初的几年,作为新人很被动,总被推着做不喜欢的事。
替同事背锅,遭领导痛骂,长期的压抑时常让她内心常常汹涌起一股怒火。但因为懦弱,这股火只会灼伤自己。
等熬了几年,熟悉了职场规则,她却因为晋升无望开始自暴自弃。
看着同龄人步步高升,新人们后来居上,自己却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更不想上班。
她安慰自己说:" 上班不就为了赚钱嘛,什么理想、抱负,开不开心的都不重要。"
是啊,上班有什么意义呢?对很多人来说收入就是唯一意义。
在他们看来,要不是为了赚钱养家,安身立命,谁会喜欢工作?
但恰恰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交换,才让我们觉得上班是对生命的消耗。
生活中,还真有一类 " 工作狂 ",每天干劲十足、乐此不疲。
接触过他们后,我忽然意识到:" 上班 " 和 " 工作 " 还是有区别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不想工作,只是不想上班。
就像《圆桌派》中谈起不想上班的缘由,梁文道讲的:" 很多时候,大家只知道工作是赚人民币,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换句话说,你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螺丝钉,无法真正融入公司,更无法展现个人价值。
没有拼劲,找不到成就感,丧失自我价值,这样的 " 班 ",任是谁都上着没劲。
那工作又是什么呢?
我很赞同稻盛和夫在《干法》里说的: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当你不再紧盯着薪水,在工作中探索到更有意义的事,比如:
提升了认知,开阔了眼界,亦或是结识了更优秀更有趣的人,就不会觉得工作是酷刑,反而是愉快的体验。
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有个著名的 " 双因素理论 "。
他认为,薪资、环境是激励一个人工作的基础因素。
而真正激励一个人的是挑战、认可以及个人成长等 " 动力因素 "。
上班单纯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弄明白两者的区别,就会明白:你厌烦的是麻木枯燥的生活,而非是有意义又能塑造自己的工作。
二、工作中混日子,你是赚便宜还是吃亏?
Papi 酱曾拍过一个段子,吐槽职场怪象,其中有一条,着实扎心:
不少人混迹职场十几年,到头来发现,自己的待遇竟比刚入行的实习生还低。
一气之下本想跳槽,但考虑到风险太大,于是纷纷选择摆烂,成了部門里的 " 老油条 ":
每天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带薪喝水上厕所,有事没事聊八卦;
主管在时,假装忙碌;老板一走,自己也开溜;
年年绩效垫底,月月考勤最差。除了年資增长,一切毫无长进 ......
可就像稻盛和夫所说的:
" 即使你抱怨再多,受到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
我有一位银行业的朋友,工作七年工资只涨了两级。
于是逢人就抱怨,说自己这些年,学技能、干柜台、跑客户、谈合作,该干的活从不偷懒,没想到都白混了。
得不到有效回应后,朋友既没有另谋出路,又无法像从前那样兢兢业业。
他开始偷奸耍滑,出差时各处旅游,开会时玩手机,加班时打游戏看电影……
刚刚 35 岁,他却因为一点委屈把自己边缘化,活成了团队里的透明人。
后来部門出台新的考核机制,朋友毫无意外地成为第一批被辞退的人。
直到失业,他才意识到:这些年的摆烂,没耽误任何人,只害了自己。
这几年,网上很流行这种 " 摸鱼哲学 ",顾名思义就是,浑水摸鱼,不好好工作。
不少人厌弃上班,又不得不去,于是乎只能用 " 摸鱼 " 对抗,在工作中混日子。
可扪心自问,这种 " 混 ",是赚了便宜还是吃了亏?
职场大咖何加盐的这段话,可谓醍醐灌顶:" 当你工作中混日子,其实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因为你自己都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值钱,你的工资怎么可能高得了呢?"
拒绝躺平并非为了老板,而是对自己负责。
因为你得过且过的每一天,都是人生最大的浪费。
三、你的生活,果真离得开工作吗?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在工作中浑水摸鱼的人,蹉跎了岁月,耽误了自己。
用工作雕刻自己的人,却永远在进步,永远有收获。
前几天,碰见医学院的老同学张哥,见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我简直不敢相信,就在两年前,他还因工作颓废得不成样子。
当初,张哥一毕业就去了医院办公室。
本以为是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却不想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篇宣传稿改五遍也不合格,领导的心思难以捉摸,他多问一句,领导就批评他不动腦子;
还有个奇葩的同事,处处作对,没事就去打小报告。
当时他刚到部門 20 天,每天上班的心情比 " 上坟 " 都沉重,他不停地自问:" 这么痛苦,你还在坚持什么?"
但生活就摆在眼前,人总要养活自己,于是张哥只能逼自己再坚持坚持。
他转变心态,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小情绪上,而是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
用心写好每一篇稿子,认真思考领导给出的意见,虚心向优秀同事请教。
当写出自己满意领导也夸赞的文章,张哥骤然发现:原来工作的快乐是如此巨大。
就这样,他稳扎稳打地努力工作,如今已是宣传团队最年轻的主管。
张哥对我说,他最庆幸的,就是自己当初没放弃,后来也没躺平。
知乎上曾有很多还未毕业的同学问:" 万一将来的工作,自己不喜欢怎么办?"
有个高赞回答是:" 这世上,没有哪份工作不辛苦。你什么工作态度,就什么命。"
稻盛和夫也曾在《干法》中写道: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
我们总会遇到相处不来的同事、话不投机的领导,也可能被日复一日的机械操作耗尽热情。
可若你视工作为敌,在职场上拼命抵抗,自然头破血流,一事无成。
若你视工作为进步的阶梯,那也必定会不断精进,被工作成全。
四、结语
古典老师,提出过一个职场 " 三叶草 " 模型。
即除了沿着职级、工资的框架向上爬,每个人还可以不断自驱成长,把工作改造成 " 在热爱的领網域努力地玩 "。
为什么制作这个模型?
因为他也观察到 " 太多的人,年纪轻轻却已毫无生机:白天,打卡应卯,随便应付工作;晚上,熬夜刷视频。"
人生最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别拿工作中的不如意当成不努力的借口。
也别因为随口一句 " 不想上班 " 就放弃努力。
说实话,每分钱都不好赚,我们肩负养家糊口的重担,不工作也真没退路。
但有句话说的好,工作是对生活最好的疗愈。
与其用 " 混 " 抵触上班,倒不如躬身入局,寻找工作的意义,在工作中培养自己。
这世上,有人死于 25 岁,葬于 75 岁;但也有人永远都是 25 岁,干得热火朝天,活得热气腾腾。
所以,别再抱怨上班辛苦、无聊,趁着年轻,向前奔跑,在最好的年纪活出最棒的自己。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