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城市智驾工程落地,为什么不可能有捷径?,欢迎阅读。
高速智驾从推出到好用,差不多花了三年,那么城市智驾要用多久呢?今天我们就把城市智驾工程落地的进程、困难、评价准则一次性捋清楚,看看城市智驾为什么不可能有魔法,为什么不可能横空出世、一飞冲天?
" 全国都能开 ",这句话大家可能在近几个月,以及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频繁地从头部新势力品牌的智驾宣传中听到。
可能很多人就会因此认为,智能驾驶很快就能进入城市。最近几个月的各种智驾极限避让小视频,更是加剧了这样的认知。
但事实上,智能驾驶的营销,与智能驾驶工程落地之间的脱节,却在更进一步的失实、失控。
城市智能驾驶很复杂,但从大面上看,就是两件事情:第一,通用泛化能力,类比于驾驶技能与经验;第二,道路验证、优化、开通、运营,类比于熟悉各条道路的路况。
而到今天,各家在智能驾驶的基本算法层面其实差异不大,都是通过 BEV+Transformer 构建感知模型,再加上不同的占用网络去实现通用障碍物的检测,路径的规划与车辆控制上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真正决定各家智能驾驶是否好用的差异点,是工程落地的时间和质量。而这恰恰就是驾驶不太可能出现后发者横空出世、一鸣惊人的原因。
所有在工程落地过程中需要趟的坑,没有人可以绕过;数十万、上百万公里的道路,必须要一条一条去验证,而不只是在仿真模型里跑一遍就完事了;不同道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得要靠人去逐个解决。
所以,没有人能走捷径,有的只能是加速。比如依靠 " 第四颗 Orin" 群体智能的蔚来,就是通过每一辆车上分布式的高算力与云端训练相结合,进行全国范围的训练,加速道路的覆盖。从去年 6 月开始到今年 3 月,蔚来累计完成了 69 万公里城市道路的验证,这个数字甚至比更早做城市智驾的小鹏,在今年 1 月公布的 56.9 万公里还要更多。
这个时候不难发现,智能驾驶一旦进入工程落地阶段,就变成了一件拼运营的事情。比的就是谁能解决细节问题更多,谁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谁能用人力、物力、资源去切实提升用户的体验。这就决定了智能驾驶只可能是渐进地发展,而不可能出现突然 " 打通任督二脉 " 之类的玄学。
除了 " 全国都能开 ",另一个大家可能会频繁听到的词,是 " 全量推送 "。
城市智能驾驶,到底是应该先做道路覆盖,再做用户覆盖,还是把这两者顺序反过来?这件事情没有标准答案。
有些厂家选择先做用户覆盖,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可以抢占时间的先机,更容易在宣发上先植入消费认知。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如果用户并不在区網域覆盖范围,或者即便在区網域覆盖范围,但道路并没有经过充分验证,无论是哪种,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城市智驾时,体验一定是极度糟糕的。
而如果把顺序反过来,先做道路覆盖,再做用户覆盖,可能在宣发层面会吃一点落后的亏,但可以确保用户体验是更好的。
因为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很有可能在使用正式推送的城市智驾之前,并没有参与更早版本的测试,并不像尝鲜者那样一步步见证城市智驾的成长,在使用经验、功能预期、系统安全边界、人机共驾把控上都没有足够的认知。这就会让他们对于城市之家的心理预期和安全阈值上,与营销宣传产生错位。
说白了就是,各种宣发与民间小视频,把调门起得很高,而消费者对于人机共驾的边界又没有清晰的认知。很显然,这样的错位下,普通用户只要用过一次,就会骂城市智驾是垃圾。
所以,先覆盖道路,再从先锋用户到普通用户逐步扩大推送量的做法,是对用户的安全与体验足够负责的表现,要让城市智驾真正做到 " 交付即可用 "。
蔚来有一个对智能驾驶的体验评价准则,自下而上分别是驾驶安全、交通法规、安心感、舒适性、效率。按照这个标准,头部品牌的高速智驾,基本已经做到了第四层甚至是第五层,不仅可用度相当高,大多数情况下已经称得上好用。但是城市智能驾驶,今天即便是做得最好的,其实最多也就还在第三层上努力。
想要继续向上提升,一方面是提升底层的通用泛化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加速对真实道路的学习,不断迭代。所以,当 2024 年初小鹏、华为、蔚来等品牌已经开启了全国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推送或者公测,到全量好用的工程落地时间,大约至少需要一年。也就是说,到 2024 年底,头部品牌的城区智驾体验,应该就能达到或者接近于他们目前高速智驾体验的水平。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品牌,已经算是非常快速了。
城市智能驾驶,是一场长得不能再长得马拉松长跑。没有魔法,不可能一飞冲天,有的就是保持冷静、坚守真诚,按照研发与工程的规律(而不是营销的规律),踏踏实实去趟坑、填坑,再趟坑、再填坑。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 B 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