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孩子被嘲笑时,你安慰孩子的这句话,可能让孩子更难过,欢迎阅读。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面临的社交问题会越来越多,有时会被其他小朋友有意或无意的嘲笑:
孩子皮肤偏黑,被小朋友取笑「你好黑」,很难过;
孩子头发是卷发,被同学笑话「小卷毛」,非常苦恼;
很多家长回家听孩子说自己的遭遇后,可能都会这样安慰孩子说:
哪里丑了 / 难看了,妈妈 / 爸爸觉得你很好,我们不用在意别人的说什么,做自己就好。
但不少家长会发现,说完这句话后,孩子难过并没有减少,甚至对此更加耿耿于怀,并没有开心起来,可能还更难受了。
明明安慰也支持了孩子
为什么没有解决问题呢?
因为我们说的这句「安慰」,并没有真正解开孩子的心结。
3~5 岁幼儿时期孩子,对外表的评价通常还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伤心、难过,并不是因为「皮肤黑不好看」「头发卷很丑」造成的。
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皮肤发黑,别人都不黑」或者「自己是卷发,别人都是直发」差异性造成的。
这种差异性,会让孩子感觉被同伴排斥,失去群体归属感,这种难受,并不是一句来自于妈妈爸爸的一句「你很好」就能解决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那我们多和孩子说「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是不是就能帮助孩子脱离这种「内耗」呢?
答案是不能。
这句话看起来逻辑上没毛病,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是需要有「高自尊」水平才能做到的(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
高自尊:是指对自己成为某类人很满意,高自尊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常常希望克服它),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感觉满意。
当孩子被同伴嘲笑时,孩子会感觉自尊受到了伤害了,我们说的这句话虽然正确,但没有人情味,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根本不理解他们受伤的心情,更加难过。
想象下,我们在工作中被同事嘲讽 ,回家和老公 / 老婆倾诉,却被说一句:「别管别人说什么,做自己就好啦」,是不是一样也会觉得更郁闷,情绪没有被理解,更难受。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当了解孩子被取笑时
第一件事是帮助孩子「走出情绪」
当孩子回家后,哭丧着脸告诉家长自己被嘲笑时,首先需要处理的是孩子情绪问题,
家长可以询问一下发生了什么,通过提问让孩子描述事件,帮助孩子梳理问题和感受。
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面对被取笑,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可以理解,并接纳。
● 开放性提问:「可以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吗?」
● 具体情境提问:「谁说的?是哪位小朋友呀?」、「什么时候说的?自由活动时间吗?」、「其他小朋友是什么反应呢?」
● 感受和反应提问:「宝宝听到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宝宝当时是什么感觉?会难过吗?还是生气?」、「宝宝是怎么说的呢?」
● 回应孩子情绪:「爸爸妈妈听到这样的话,也非常生气 / 难过。」
在我们的提问和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孩子的想法,对事件表现出积极关注和重视,这其实是最直接的共情表现。
孩子情绪缓和后
和孩子讨论「评价的多样性」
让孩子能更好地认可自己
在孩子被嘲笑后,最重要的是:带孩子开放性的看待美丑,理解评价的多样性,这对孩子从内心认可自己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绘本动画里的故事、身边人的特征、或用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孩子理解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评价。
● 联系绘本 / 动画的故事人物,打开孩子的开放性:
宝宝还记得卡通片《超级飞侠》里面跳舞的那个小姐姐吗?她的皮肤黑黝黝的,非常美;搭配裙子,跳起舞来非常绚丽,大家都为她鼓掌!
宝宝还觉得皮肤发黑是不美吗?
你看《超级飞侠》里,有各种各有颜色的皮肤,但他们都很美,很自信,很快乐。
图片来源:超级飞侠海报
● 联系身边人 / 事,理解评价多样性:
宝宝还记得妈妈的朋友 *** 阿姨吗?你很喜欢她,觉得阿姨很漂亮、温柔。她的头发就是自来卷;
扎起来的时候,自信满满;放下来,卷卷的波浪,很特别。
那个阿姨读书时候也和你一样,曾经因为被人嘲笑苦恼,觉得不好看,总想把自己头发弄成直发;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己卷发很独特,卷发也是一样美丽的。
你看,同样的事情,就有人会觉得好看,有人会觉得难看,最重要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又比如:
宝宝还记得第一次偷喝妈妈咖啡吗?很难喝对不对?但妈妈和爸爸觉得很好喝;
你看对咖啡,我们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宝宝会以因为爸爸妈妈喜欢,就爱喝咖啡吗?爸爸妈妈会因为宝宝不喜欢就不喝咖啡吗?
对于自己需求,我们自己的评价最重要。
● 用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进行类比,理解事物多样性,评价的多样化;
我们每个人就像不同的颜色,宝宝是黄色的,像獨生子一样温暖;妈妈是绿色的,像小树一样坚强;爸爸是蓝色,像大海一样宽容;你看家里每个人都各自不同。
我们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也都不一样,宝宝觉得粉色漂亮,妈妈觉得紫色漂亮,爸爸觉得蓝色好看,我们对美的颜色,也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其实,每种颜色都会有人觉得美,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人喜欢。
当孩子意识,美丑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各不同;别人的评价并不能代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更不能定义自己时,他们也会逐渐接纳自己的特点和不同。
这会让他们在别人语言攻击时候,内心会更清醒独立。
面对嘲笑,要不要教孩子「回怼」呢?
可以教孩子怎么回应,但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能教会孩子用一两句话,自信地回怼其他人的嘲笑,而不惊慌失措站在原地承受所有攻击,这将更有助于孩子抵挡嘲笑带来的挫败感,同时减少嘲笑情境发生的可能性。
但也有些孩子,确实不擅长解决冲突,或者害怕冲突,这个时候就算家长一字一句教他如何怼回去,他们可能也做不到,或者不愿意说。
对于这样的宝宝,我们切记:不要强迫他去回怼了,或表现出「不怼回去就是你输了」,会让他们更难受,产生无力感,并生出自我的否定的自卑感。
我们可以鼓励教孩子表达对嘲笑的态度,比如:「我很不喜欢你这样说话 / 你这么说很不礼貌!」,或者直接教孩子不用回应,扭头就走,不要陷入争吵不休中。
比起教孩子在社交冲突中「赢回来」,更重要的和孩子站在一起,让孩子充分感受我们对他们的支持。
家长要做的,是以理解和温暖的态度回应孩子,帮助孩子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评价的多元化,让孩子能真正的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建立「被嘲笑的勇气」。
参考文献
[ 1 ] 《儿童心理学:0-8 岁儿童的成长(原书第 7 版)》唐娜 · S · 威特默等
[ 2 ] 《外貌心理学》尼古拉 · 拉姆齐 & 黛安娜 · 哈考特
[ 3 ]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Search Results | Taylor & Francis eBooks, Reference Works and Collecti
[ 4 ] How to Talk to Kids About Body Image
[ 5 ] Things to Do When Your Child Says 'I'm Fat'
[ 6 ] Lessons in Body Positivity to Teach Your Child by Age 5
本文专家
苏静
合作专家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邓欣媚
审核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制作
策划:兰兰
监制:大力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