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谁说燃油车不能智能化?“彩色電視機冰箱大沙发”已是标配,欢迎阅读。
多年以来被电动汽车步步蚕食领地的燃油车,终于和 " 落伍 " 二字说再见。在 4 月 23 日开幕的 2025 上海车展上,从辅助驾驶、语音互動到 " 彩色電視機 "" 冰箱 ",很多燃油车新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电动汽车面前已不遑多让。
燃油车智能化水平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传统汽车大厂和华为、阿里、博世、大疆等供应商合作的技术突破,以及市场对燃油车长期需求的支撑。一场燃油车反攻大战,已经拉开序幕。
燃油车智能化反攻
J.D.Power 报告显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 " 智能驾驶功能 " 权重从 2020 年的 12% 激增至 2023 年的 35%,成为仅次于续驶里程的第二大考量因素。燃油车若继续固守 " 机械素质优先 " 的传统叙事,无异于将战场拱手让人。
在 2025 上海车展上,不少燃油车产品吹响了借辅助驾驶反攻的号角。其中,基于奥迪全新 PPC 豪华燃油平台打造的一汽奥迪 A5L 和全新奥迪 Q5L 亮相,两款车型将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实现无图 L2 级驾驶辅助能力。
华为不是唯一积极开拓燃油车客户的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在 2025 上海车展上,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带来了车端多模态视觉 - 语言 - 动作大模型。此前,卓驭提出 " 油电同智 ",其辅助驾驶方案能广泛应用于燃油车。官方信息显示,卓驭的辅助驾驶方案已搭载在上汽大众途观 LPro、一汽 - 大众全新探岳 L 等多款燃油车型上。
一汽奥迪方面称,智能化不受能源形式局限,并非电动车的专属。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一汽奥迪将持续践行 " 油电共进 " 的产品战略,在大力发展电气化智能化产品的同时,持续推出更高效、更智能、更具驾驶乐趣的燃油车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一汽 - 大众在 2025 上海车展亮相的全新揽境,搭载第五代 EA8882.0T 发动机,采用更大车身尺寸、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优化空间设计。此前,一汽 - 大众启动 " 智能驾驶辅助 2.0" 计划,推动燃油车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落地,覆盖全国 100% 高速与 95% 城市路段。
上汽大众在 2025 上海车展亮相了途昂 Pro、帕萨特 Pro 等燃油车焕新版本,其中途昂 Pro 搭载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油耗低至 8.35L/100km,并配备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以 " 最聪明的油车 " 打破传统燃油车刻板印象。
4 月 21 日上海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与 Momenta 启动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围绕城区辅助驾驶开拓全新的研发范式,共同推进城区辅助驾驶功能的发展与普及。
在 2025 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喊出 " 为 50% 的燃油车用户付出 100% 的努力 " 的口号,全新 XT5、大六座新 XT6、全新 CT5 等燃油车矩阵车型一同亮相,展示凯迪拉克以 " 油电互补、逐级进阶 " 的产品阵容。
上汽通用计划通过延续 " 油电同智 " 策略,打造 " 最智能的燃油车 "。在 2025 年至 2027 年期间,上汽通用将焕新 8 款燃油车型,聚焦高价值细分市场,通过智能化、网联化更新提升竞争力。
近两年," 油电同智 " 成为越来越多传统车企的战略方向。在 2024 年广州车展上,奔驰提出 " 油电同智 ",该战略已在搭载了 L2+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 2025 款 GLC 轿跑 SUV 上实现。2025 年 3 月,奇瑞发布智能化战略规划,计划 2025 年实现全品牌搭载 " 猎鹰智驾 " 智能化方案。
不仅是辅助驾驶,燃油车在智能座舱方面的进展也很迅速。4 月 22 日上海车展前夜,吉利第四代博越 L 开启预售。作为吉利在燃油车领網域的明星车型,吉利博越自 2016 年上市以来全球总销量突破 200 万辆。第四代博越 L 全系标配 FlymeAuto 智能座舱系统,支持多项自定义設定,并与 AI 大模型融合,打破了互動边界。
此外,很多电动汽车引以为傲的 " 彩色電視機、冰箱、沙发 " 等配置,在燃油车中也不再罕见。全新探岳 L 以 5+X 多屏多模互動系统为核心,提供 15 英寸 2K 中控屏,搭配 11.6 英寸副驾影音娱乐屏。吉利第四代博越 L 车机系统内置国产首颗车规级 7nm 龍鹰一号芯片,匹配 15.4 英寸 2.5K 超高清全面屏和 25.6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 AR 效果。
技术与市场支撑
此前,业界认为燃油车实现高阶辅助驾驶主要存在三个技术瓶颈:一是燃油车 12V 蓄电池无法支撑高阶辅助驾驶高算力和传感器的功耗;二是燃油车的散热系统无法满足中高阶網域控的散热需求;三是燃油车的发动机迟滞可能导致体验不佳,甚至无法满足国家法规要求。
在 2025 年 3 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以上三个卡点完全可以解决:一是智驾系统增加 10% 至 20% 的整车电耗并不是燃油车配备高阶辅助驾驶的瓶颈;二是若要实现高阶辅助驾驶,需要利用空调制冷剂构建额外冷却回路,技术上可以实施、成本也可控;三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上车不会使发动机卡滞。
针对燃油车发动机响应速度慢于电动机的问题,卓驭科技选择通过軟體优化来简化对车辆的控制需求,使辅助驾驶系统能够适应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实现精确的车速控制和驾驶辅助,并经过算法优化减少对电力的需求。
燃油车之所以能够打破辅助驾驶的技术瓶颈,离不开整车厂的技术突破瓶頸。据了解,一汽奥迪 A5L 和全新奥迪 Q5L 依托的 E1.2 电子电气架构,由奥迪与保时捷共同研发,这套被称为 " 汽车数字大腦 " 的系统,通过 5 台高性能计算机实现網域控制器集中式管理,算力储备支持未来 10 年功能迭代,它打破了动力平台的技术壁垒,让燃油车智能化成为可能。
除了技术更新,市场需求也支撑了燃油车的智能化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 585.9 万辆,同比增长 19.3%,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 457.4 万辆,占比接近八成,且同比增长 23.5%,增速高于新能源汽车。
在 2025 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表示,中国市场与美国等大市场有相通性,未来燃油车肯定还有市场份额,至少还有 25% 以上。" 上汽通用 2027 年以后还会保留 8 辆以上的燃油车。届时市场上燃油车该淘汰也淘汰了,也没有多少人跟我们竞争了。" 他说。
乘联分会预计,2025 年中国总体汽车出口量将增至 700 万辆,同比增速约 10%;受外部环境、地缘因素影响,纯电车型出口量预计同比持平,燃油车型出口量预计将提升 9%,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 70%,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
在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正猛,但燃油车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将帮助燃油车在接下来的终端市场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