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方向盘不再圆:新能源车的“线控革命”,欢迎阅读。
整整 20 年前,3000 名来自全球的工业技术界精英齐聚 "2004 世界工程师大会 ",首次提出" 未来的汽车将是 4 个轮子加 1 台计算机 ",到今天弹指一挥间,当初的设想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过去我们买车,主要关注发动机和变速箱,但现在除了电池、电机以及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发(不是),智能驾驶体验也成了消费决策的一项核心指标。
在这场电动化 + 智能化 + 网联化的大变革下,传统汽车笨重的机械液压结构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小巧、智能的整车线控技术,整个汽车业的设计和制造逻辑也随之改变。
本期,我们将以线控技术的发展历史为线,谈谈近期在智能驾驶领網域的一些投资思考,尝试探讨以下话题:
历史上,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线控领網域进行了哪些尝试?
为什么进入新能源车时代,线控技术突然迎来了爆发?
线控技术为何是智能驾驶一道绕不开的坎儿?
油门、换挡、转向、制动和悬架,线控底盘还有哪些创业 or 投资机会?
一、线控技术发展史:为什么方向盘要做成圆的?
所谓线控技术(X-by-Wire),最早源于飞机的操控系统。其中的 "X" 代表任何与控制相关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驱动(Dirve-by-Wire)、转向(Steer-by-Wire)和制动(Brake-by-Wire)等等。
众所周知,飞机受内部空间的限制,无法装下太多笨重的机械和液压系统,而反观电子传感器和电执行元件则要小巧和精准得多;因此,自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开始,工程师们便开始探索将飞行员的操纵指令转换成电信号,用来控制飞机飞行。
同样的尝试也发生在汽车领網域,这次最先吃螃蟹的是一家美国公司。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天合(TRW)公司首先提出,可以用电控信号代替汽车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之后,天合找来两位德国工程师 Kasselmann 和 Keranen,设计出了早期的线控转向模型。
多说一句,这家天合(TRW)公司的前身是一家紧固件加工厂,最早的业务是为福特 T 型车装配木制车轮,1928 年才进入汽车制动市场。
然而伴随着二次大战前后美国汽车业的强势崛起,天合公司迅速成长为一家全球 500 强企业(后被采埃孚收购);它不仅首先提出了线控概念,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控 ABS 系统和第一个正面碰撞安全气囊;此外,天合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提出混动车概念的公司。
可见,产业的崛起与技术的创新从来都是相生相伴,与今天美国衰败的汽车业完全不同,当年美国汽车工程师的创造力可见一斑。
不过在当时,受限于五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天合的设计还只能停留在了纸面上,直到 40 年后,德国人才从美国人手中接过了接力版。
1990 年两德统一,伴随着德国汽车工业的王者归来,德国奔驰公司开始了对线控的研究,并将其首先安装在了 F400 Carving 的概念车上。
奔驰喜欢用缩写字母为旗下的各级别车型命名,而 F 又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它寓意 "Forschungsfahrzeug(研究工具)",代表了那个时代里工程师们对未来科技和设计的最新探索。
F400 使用了大量当时奔驰最先进的黑科技,除了转向、制动、悬架及车身控制全部采用电控以外,更包含了电控主动液压减振器、氙气大灯、碳纤维车身和光纤照明系统。
更精准电子信号辅以圆滑的宽幅轮胎,让每个车轮都可以做出相对地面最大 20° 的倾角,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电腦会自动下令将轮胎的外倾角增大提供更多抓地力,大幅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这也影响了后续一众豪华车的设计思路。
时间来到 1997 年,德国克莱斯勒(Daimler Chrysler)的工程师突发奇想,打算用类似战斗机上的操纵杆来代替方向盘,于是推出了线传控概念车 R129。
R129 的两个操纵杆分别位于驾驶席的两侧,向前推是加速,向后拉是制动,操控过程就像是玩电子游戏。
这样一来,不仅省去了方向盘,连油门和刹车都可以用操纵杆代替,而空出来的位置,设计师们设计了一套隐藏式 " 办公桌 ",方便打工人在出行中也可以随时搬砖;由此,R129 也成为了第一辆完全实现了线控驱动(Drive-by-wire)的汽车。
两年之后的 1999 年,为庆祝 BMW Technik GmbH 成立 15 周年,宝马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未来主义概念车 Z22。
这台车不仅应用了线控转向(Steer-by-wire)、线控制动(Brake-by-wire)及线控换挡技术, 还取消了大量物理按钮和传统的仪表盘,将这些功能全部集成在中控液晶屏上,同时采用指纹解锁点火,甚至还在反光镜的位置装备了侧视摄像头,俨然已经有了今天智能汽车的影子。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 Z22 的未来感十足的矩形方向盘——比特斯拉的早了整整 20 年。
而这也是线控转向的一大优点:可以做成各种异型方向盘。
传统机械结构下,方向盘必须急打方向超过一整圈,才能保证车辆在低速下实现急转弯,所以,方向盘如果不做成圆的,一旦抓握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图:急转弯状态下,线控转向和机械转向的区别)
但电控就没有这类问题,由于取消了方向盘与前轮之间的物理连接,完全采用电信号来传递方向盘转角,也就意味着转向比可以被设定为任何数值,且可以自由变换。
而一旦方向盘不用做成圆的,大家很快发现,长方形方向盘可能更符合人体工学。
它的原理类似于飞机中的升降舵:没有了上下两个半圆的遮挡,驾驶者可以更容易查看前方的仪表组,同时还增加了膝盖的空间;在未来自动驾驶时代里,方向盘也能更容易收纳到仪表板中。
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让我们把故事拉回到 1999 年。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虽然宝马的理念超前,但问题依然不少。
比如由于完全取消了物理连接,驾驶员无法感受到轮胎行驶在路面上的振动和回弹,操控体验相比机械方向盘还是会大打折扣。
不过就在千禧年过后,日本车企也加入了战团。相比于德系车,日系车更加紧凑小巧,对于空间利用率更加看重,因此也对线控技术有着更迫切的需求。
尽管当时日本的电子业在美国的持续打压下早已经日薄西山,但巨轮的惯性犹在,日本 TOPIX 电气指数在广场協定后继续爬升,并在 2000 年达到峰值。
伴随着电子产业最后的辉煌,日本车企也开始了线控领網域的发力。
2003 年,丰田在纽约车展上推出了线控转向的雷克萨斯概念车 HPX;到 2010 年,丰田公司又推出了 FT-EV Ⅱ概念车,这是一款基于丰田 IQ 平台开发的纯电车,轴距仅有一米九,完全通过线控操控杆实现加速、制动和转向。
紧随其后,日产公司也在 2006 年和 2008 年先后推出了 PI-VO 概念车和 EA2 概念车,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均采用了线控技术。
2013 年,日产研发出了自己的线控转向技术(DAS),并将其用在了旗下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之上,这也让英菲尼迪 Q50 成为全世界第一款搭载了线控转向的量产车。
为了保证安全,Q50 做了大量的冗余设计。首先是双系统模式:既安装了电控系统,也保留了机械备份;当系统正常工作时,离合器断开,此时方向盘为纯电控制;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离合器闭合,驾驶员恢复机械操纵。
此外,Q50 还安装了 3 台独立的 ECU 行车电腦,其中任何一个故障,另外两个还可以工作。
(图:Q50 的 DAS 线控转向技术)
但 Q50 的问题同样不少,首先就是贵:三台 ECU 加上备用的机械转向,成本要比纯机械高出好多;其次是这时电控的模拟体验依然不好,Q50 虽然在方向盘上装了一台小电机,用来模拟路面的回弹,但用户依然反馈 " 开起来像赛车模拟器 "。
所以在油车时代,线控其实是个有点鸡肋的东西:虽然一些优势可圈可点,但都是通过牺牲成本和驾驶体验来实现的,正负相抵下,并未好到让消费者无腦冲的地步。
这也导致 Q50 上市后反响平平,除了丰田 bZ4X 等少数车型外,没有太多人跟进;最终,主流车企又把研发重心转回了电动助力转向(ESP)上,仅仅把电子系统当作是一种机械机构的辅助,主要用途是帮助驾驶员省力。
直到,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
二、为什么智能车时代,线控迎来了大爆发?
为什么最近几年,线控技术突然迎来了快速爆发期?抛开用户体验、安全性、能量回收这些老生常谈不提,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智能驾驶发展的客观需要。
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思路,都是围绕着驾驶员这个 " 人 " 来出发的:
举个例子,我们每次踩下刹车,或者转动方向盘,总是先要把一个力给到感知端,之后由 ECU(行车电腦)把这个力转化成某种信号,再通过液压或电机放大到执行端——最终,车辆才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刹车或者转向。
换言之,对一辆传统汽车来说,人的指令才是一切驾驶行为的核心。
但是在新能源 + 智能驾驶时代,我们其实是希望汽车通过路况数据的实时收集,自主去作出一些决策的,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前几天华为和小鹏对 AEB 的讨论:
简单来说,AEB 会通过雷达监测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在驾驶员没来得及踩刹车的情况下,自动让汽车刹车,避免 " 鬼探头 " 的危险发生,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今天的智能驾驶水平大概在 L2.5-L3 左右,如果未来要想继续提升,就需要让感知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决策层(中央处理器 + 算法)和执行层(制动、转向等)之间产生更默契的配合,让车逐渐摆脱对 " 人 " 的依赖。
要实现这一点,执行层(也就是底盘层面)就一定要对传动机械传统结构进行解耦,用一种更加灵敏、灵活的解决方案来替代它——从目前看,线控就是那个最合适的替代者。
第二,是主机厂的大力推动。
燃油车时代,主机厂生产一辆车,可能刹车系统买的是博世的,转向系统是采埃孚的——总之每家供应商都有一套独立又封闭的软硬體系统,其中任何一套单独拿出来,都非常复杂且工程量巨大,需要很多年的研发积累。
这就造成了底层技术和修改权限全都掌握在 Tier1 巨头手中,就像是一条条难以跨越的护城河,站在外面看里面都是 " 灰盒 ",车企很难绕开它们直接对执行器进行控制,更别说协调各部分进行统一的调控。
但是在智能车时代,随着 " 軟體定义汽车 " 的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接受——站在主机厂的角度,其实是希望 Tier1 能配合自己去定制开发一些硬體,然后由车企自己来开发更上层的軟體系统。
根据我们的访谈,目前业内通用的做法,是主机厂先给出一个技术要求包,让 10~20 家 Tier1 分别提交解决方案,然后从中选几家,再比较各家产品的性能差异。
在这个过程里,Tier1 经常要根据主机厂的需求,不断迭代和改进产品,而国外巨头无论响应速度,还是配合程度都没有国内企业好,所以其实国内企业是有非常大机会的——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造车新势力和新兴的国产供应商们,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线控技术的发展,等于让中国车企有了一次重塑产业链格局的机会。
当然,这也不代表着 Tier1 巨头就会拒绝线控时代的到来,因为更前沿的技术、更优越的性能、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永远是主零双方以及整个产业链追求的终极目标。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无法阻挡,唯有拥抱。
第三,是今天线控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到了可以 " 挑大梁 " 的阶段。
经过了从无助力到真空助力到电机助力、从机械到液压到电子、从不可调到分级可调到连续可调,线控技术的性能优越性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并逐渐进入量产阶段。
举个例子,传统的液压制动,响应速度一般在 150~300 毫秒之间,而线控制动可以做到 90~120 毫秒,听起来可能差别没有那么大,但如果是在高速情况下,比如 120 公里每小时,两者的刹车距离可以差到 3-6 米,可能就决定了一起交通事故会不会发生。
而在转向领網域,进展同样喜人。
比如这次特斯拉刚刚下线的 CyberTruck,采用的就是纯线控转向技术(Steering-by-Wire);与 10 年前 Q50 的双系统不同,CyberTruck 完全取消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联动,没有做机械连接冗余,因此 CyberTruck 也成为历史上第一台纯线控转向的量产车。
从目前大量汽车博主的测评来看,CyberTruck 实现四个车轮的独立方向控制,不仅保持了极小的转弯半径,操控性也完全不输于 Model Y,完全没有了早期那种 " 开模拟器 " 的感觉。
虽然这项技术尚未开源,但理论上,智能车只要拥有精准的传感器,配合足够强的路感模拟算法,最终也是一定可以实现类似效果的。
三、线控有哪些创业 or 投资机会?
底盘主要由 5 个部分组成:油门、换挡、转向、制动和悬架,从现在智能化的大趋势来看,未来这 5 个部分都要经历一次由机械到线控的转型,最终进化成为 " 线控底盘 " 的完全体。
这其中,最早实现线控化的是油门和换挡(因为难度最低),到今天基本已经完全普及了,渗透率接近 100%。
而剩下的 3 个部分,因为单车价值量高、技术壁垒强等原因,也成了今天传统巨头和创业公司竞争最激烈的场所。
先看悬架:
与制动、转向不同,悬架对功能安全等级要求相对较低,但又最能影响驾乘体验,因此这两年在新势力的推动下,悬架本身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国产化进程正越来越快,成本也在快速下降。
比如空气悬架,目前已经从 50 万以上高端豪华车配置下降到了 30 万甚至 25 万的车型。
但如果我们继续向产业链上游探索,就会发现大量的 tier2、tier3 公司(比如 CDC 减震器、电磁阀、空气供给单元以及 MRC 的磁流变材料供应商),仍然还是以国外玩家为主,国内企业大多还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
其实,空气悬架也不是什么黑科技,大部分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之所以此前我们没生产,是因为过去中国几乎没有高端车品牌,自然也就没有与之配套的供应链。
不过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不断崛起,在消费者愿意为舒适性买单的前提下,悬架量升价跌、以价换量一定是大趋势,相信凭中国公司卷的程度,在悬架领網域一定能突出重围、弯道超车。
再看转向:
首先明确一下概念,这里的线控转向,是指完全取消了机械连接的 SBW,而不是各种 EPS 的变体。
站在当下来看,虽然上一代技术 R-EPS 市场的国产化进程刚刚起步,还远算不上普及,但围绕 SBW 的故事已经在大厂以及初创公司的明确规划中了。
比如,目前 SBW 已经在 CyberTruck 上实现了量产,另据险峰在访谈时了解到的情况,采埃孚也在降本方向上有了重大突破,预计 25 年左右可以上车。
个人感觉,在 SBW 被乘用车市场普遍接受前,考虑其与商用车的结合,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不过,如果 CyberTruck 真的成为了市场所需的这根引火线、掀起了 SBW 的汹涌浪潮,那么如何将路感模拟得更贴近实际、如何保证 operational safety 的同时降低成本,可能就是各个转向公司需要思考的了。
最后来看看制动:
整个底盘網域中,线控制动起步相对较晚,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都还是靠着机械液压结构来刹车。
直到最近 10 年,主流车企才布局预研并开始使用 EHB(融合电子控制的液压制动技术),即所谓的 " 湿式线控制动 "。
(图:线控制动发展历程及特点对比)
技术细节不多展开,总之 EHB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过渡形态,最终会逐步过渡到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即 " 干式线控制动 "。
相比于 EHB,EMB 的开发成本更低、空间占用更少、反应也更灵活迅速,从理论上近乎完美,因此被认为是新能源制动方案的最优与最终解,这点业内基本已达成了共识。
不过目前,制动行业的大部分巨头和成熟玩家却仍处在 EHB 细分方案的互相厮杀之中,特别是今年,格外惨烈。
究其原因,是因为前两年汽车缺芯,在 " 一芯难求 " 的主旋律之下,一批国内企业纷纷入场,争夺 EHB 国产替代的红利;但是自 22 年底开始,硅周期开始逆转,硅片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整个 EHB 行业也迅速陷入了价格战。
在之前 EHB 的红利期内,各方对 EMB 投入的前期预研都比较少,老牌玩家先发优势有限,而 EMB 和 EHB 在底层技术上又有着本质区别,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动解决方案。
此时各家同时转向对 EMB 的研发,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也就有了初创玩家的机会。
从行业趋势来看,未来第一个试水的 EMB 的,大概率还是特斯拉。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与 Brembo 合作的前湿后干方案预计将于在 2024~2025 年期间量产。
按照惯例,国内的主机厂一般希望能跟特斯拉保持在半年到一年的技术差距内,以此推算,乐观预计 EMB 会在 2025~2026 年开始放量,在国内市场量产上车。
从市场规模看,EMB 的单车量产价值约 3000~4000 元,预计到 2030 年,EMB 在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可达 30~40%,潜在规模 300 亿元以上,大约可容纳 5~6 家上市公司。
当然,EMB 自身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早期产量爬坡前的成本偏高、法规尚未明确等,也是行业目前普遍面临的挑战。
不过,挑战与收益总是一对并存的孪生子,如马斯克所言,"If things are not failing, you are not innovating enough"(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失败,说明你创新得还不够)。
特斯拉的成功之处,恰在于用必要的冒险换取技术的创新。也只有上述这些问题最终被解决,EMB 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站在 2023 年来看,处在上升期的新能源车无疑是线控技术快速发展的理想载体,基于线控技术,通过智能控制方法,变人适应车的为车适应人,最终实现自适应车辆的安全、智能驾驶,无疑也将成为决定汽车市场下半场比赛的胜负手。
而在这个过程里,也一定会诞生新一批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