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内心戏别太多,HR根本不在意你有空窗期,欢迎阅读。
处在空窗期,不焦虑不慌张,总结过往技能和优势,积极寻找适合的机会,并用平和的心态应对面试,空窗期找到理想工作,并不是奢望。
马上又到了金三银四求职黄金期,但不少人却因为正在经历职业空窗期,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
对此,我们找到了几位不同行业的资深 HR,听听他们对 " 空窗期 " 求职者的真实想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 HR 看来,空窗期的影响,并没有求职者认为的那么大,更不是决定能否被录用的因素,只要胜任力和面试表现优秀,空窗期拿到好 offer 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01 " 是否空窗期 " 并非 HR 选人的标准
Helen 是上海一家制药企业的 HR 负责人,最近两年,投资下行,许多创新药企业因融资困难纷纷裁员,Helen 明显感觉到,同样的岗位,今天的应聘者比两年前多很多。
但即使这样,Helen 和她所在的公司也并未将 " 是否在职 " 作为选择候选人的条件," 筛选标准比以前更高,但这些标准仍然是围绕技术能力、项目经验等方面。"Helen 谈到。
张力是一家上市能源公司的招聘总监,他面试的应聘者中,不少都是处于职业空窗期,最终成功拿到 offer 的。
" 能源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拿项目可谓争分夺秒,所以有时候,已经处于离职状态的候选人对我们来讲反而是优势,因为他们可以比别人更快到岗。" 张力指出。
但外企 HR Lisa 对空窗期应聘者抱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在她遇到的求职者中,能够顺利通过面试的空窗期人选不算太多。究其原因,她觉得," 没有工作 " 这一状态,对应聘者的心态和面试表现产生的影响不小,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些影响的人,是少数。
总体来讲,绝大多数企业和 HR 都不会将 " 空窗期 " 作为判断人选的标准,只要具备优秀的胜任力,并在面试时正常表现出来,找到新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02 调整心态,打开思路
长时间失业处于空窗期,难免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面试前,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
在张力看来,面试技巧可以快速提升,但如果心态和状态不佳,想要面试成功就比较难。
1)避免过于积极和过于消极的两极化状态
以 Lisa 的面试经验来看,空窗期人选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面试状态:一种是过于积极,甚至表现亢奋,另一种则是过于消极,整个人都很 emo。
这两种状态,都会对面试产生不好的影响,降低成功率。
过于亢奋的应聘者,会急于表现自己多么适合这个职位,滔滔不绝地自我表达,甚至陷入自嗨状态,而忽略了面试官真正的问题。
消极情绪过于浓重的候选人,则仍陷在 " 失业 " 的失意情绪中,给面试官留下不自信、不积极、负能量的印象。
在面试前别给自己过大心理压力,不要有 " 背水一战 " 的心理负担,提醒自己用平和理性的心态来应对,沟通效果反而更好。
2)拆掉思维的墙
还有一类阻碍求职的因素,并非心态问题,而是思维局限,就是求职者为自己設定了太多心理障碍,给自己加了太多的内心戏。
Helen 之前遇到的一位医药项目管理人员就是如此,因为过往一直在某类药品领網域任职,候选人对非该类药品的工作机会不敢尝试,甚至在被通知已经通过了 HR 初面、进入下一轮面试时,仍在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会不会被业务部门的面试官以各种刁钻问题拒绝。
很多时候,我们设想的困难并不存在,生活中如此,面试时也是一样,与其花费心力内耗自己,不如给自己打打气,加加油。
另外,在求职方向的选择上,也可以打开思路,除了自己之前从事的岗位和行业外,可以延伸到原行业的上下游、甲乙方,以及一些核心技能与之前岗位相通的工作机会。
可以通过发散思维,或者请行业内朋友帮忙一起头腦风暴,将与自己有关的、能够胜任的岗位罗列出来,再去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分别投递。
03 用行动打败内耗焦虑
摆脱焦虑和内耗,不能靠 " 想 ",而要靠 " 做 "。
当身体忙碌起来,注意力就会自动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来,而为求职做了更多的切实行动后,心里也会觉得更踏实,进一步缓解焦虑。
1)厘清优先级
虽说开放的心态很重要,但也绝不能毫无目标地病急乱投医,那样不但不会提高成功率,反而可能会因为盲目面试而消耗自己的能量和士气。
更合理的做法,是在保持开放心态、不给自己设限的前提下,厘清求职各项因素的优先级,挑选出哪些条件是不能够妥协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妥协的。
比如,薪资、职级、工作地点(包括市内通勤距离以及异地机会)、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企业性质等因素,虽说都很重要,但如果全都想抓住,就可能全都得不到,甚至最后不得不将就找一个远低于预期的工作。
" 当一个职位有很多应聘者时,说实话,能在最开始就想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胜算大很多。
之前的一个职位,我们最终要在两个候选人中二选一,其中一个面试得分更高的人,一直在纠结职位 title(职级),而另一个很爽快地就接受了 offer,等到第一个人想通时,别人都快入职了。"Helen 说。
2)认真准备简历,认真对待面试
这看似是一句无用的废话,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空窗期求职者面试失败的原因,的确是准备不足。
比如,一份简历海投,懒得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岗位分别准备简历,又或者简历过于敷衍,要么是单纯地粘贴岗位职责,要么是面试时不能讲清楚自己简历中的项目情况。
另外就是缺少对应聘岗位和公司的基本了解,企图以 " 裸考 " 状态侥幸过关,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 我曾遇到一位因裁员而 gap 了近一年的职业经理人,在来面试前,他将我们公司近五年的财报都细细研读过,并做了 20 多页的分析报告。那个岗位与他竞争的有十多位候选人,最终他还是通过了五轮面试,拿到了 offer。" 张力说到。
对 HR 来讲,空窗期意味着人选应该有更多时间准备面试,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因 " 准备不足 " 而出现的面试失误,都可能会被放大。
3)把握一切机会提升面试技能
多参加面试,可以说是空窗期求职者能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一件事了。
很多空窗期求职者在很长时间没有面试后会发现,再去应聘时,沟通和表达能力在下降,甚至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会说得比较混乱。
积极参加面试,尽管未必能每次都获得 offer,但至少可以让自己保有职场沟通的能力。
每次面试后的复盘也很重要,记下那些自己回答得不够好的问题,回家之后重新梳理。
另外也可以用 AI 工具,帮助提升面试技能,比如现在最火的 Deepseek,就是很好的面试演练助手。
将你的简历和你要应聘的岗位信息发给 Deepseek,它就会根据你的指令,给出很多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非常具体全面。
总之,空窗期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善加利用,它不但不会成为找到新工作的阻碍,反而是重新出发的新起点。
写在最后
在当下,经历裁员和空窗期的人可能比以往更多,但他们中间,不乏大量的优秀人才,成熟的企业和 HR,并不会因为空窗期,就拒绝掉适合人才,来增加自身招聘难度的。
处在空窗期,不焦虑不慌张,总结过往技能和优势,积极寻找适合的机会,并用平和的心态应对面试,空窗期找到理想工作,并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