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内心戲别太多,HR根本不在意你有空窗期,歡迎閲讀。
處在空窗期,不焦慮不慌張,總結過往技能和優勢,積極尋找适合的機會,并用平和的心态應對面試,空窗期找到理想工作,并不是奢望。
馬上又到了金三銀四求職黃金期,但不少人卻因為正在經歷職業空窗期,對找工作失去了信心。
對此,我們找到了幾位不同行業的資深 HR,聽聽他們對 " 空窗期 " 求職者的真實想法。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 HR 看來,空窗期的影響,并沒有求職者認為的那麼大,更不是決定能否被錄用的因素,只要勝任力和面試表現優秀,空窗期拿到好 offer 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01 " 是否空窗期 " 并非 HR 選人的标準
Helen 是上海一家制藥企業的 HR 負責人,最近兩年,投資下行,許多創新藥企業因融資困難紛紛裁員,Helen 明顯感覺到,同樣的崗位,今天的應聘者比兩年前多很多。
但即使這樣,Helen 和她所在的公司也并未将 " 是否在職 " 作為選擇候選人的條件," 篩選标準比以前更高,但這些标準仍然是圍繞技術能力、項目經驗等方面。"Helen 談到。
張力是一家上市能源公司的招聘總監,他面試的應聘者中,不少都是處于職業空窗期,最終成功拿到 offer 的。
" 能源行業競争激烈,我們拿項目可謂争分奪秒,所以有時候,已經處于離職狀态的候選人對我們來講反而是優勢,因為他們可以比别人更快到崗。" 張力指出。
但外企 HR Lisa 對空窗期應聘者抱有一定的謹慎态度,在她遇到的求職者中,能夠順利通過面試的空窗期人選不算太多。究其原因,她覺得," 沒有工作 " 這一狀态,對應聘者的心态和面試表現產生的影響不小,能夠很好地克服這些影響的人,是少數。
總體來講,絕大多數企業和 HR 都不會将 " 空窗期 " 作為判斷人選的标準,只要具備優秀的勝任力,并在面試時正常表現出來,找到新工作,只是時間問題。
02 調整心态,打開思路
長時間失業處于空窗期,難免會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面試前,一定要調整好心理狀态。
在張力看來,面試技巧可以快速提升,但如果心态和狀态不佳,想要面試成功就比較難。
1)避免過于積極和過于消極的兩極化狀态
以 Lisa 的面試經驗來看,空窗期人選容易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面試狀态:一種是過于積極,甚至表現亢奮,另一種則是過于消極,整個人都很 emo。
這兩種狀态,都會對面試產生不好的影響,降低成功率。
過于亢奮的應聘者,會急于表現自己多麼适合這個職位,滔滔不絕地自我表達,甚至陷入自嗨狀态,而忽略了面試官真正的問題。
消極情緒過于濃重的候選人,則仍陷在 " 失業 " 的失意情緒中,給面試官留下不自信、不積極、負能量的印象。
在面試前别給自己過大心理壓力,不要有 " 背水一戰 " 的心理負擔,提醒自己用平和理性的心态來應對,溝通效果反而更好。
2)拆掉思維的牆
還有一類阻礙求職的因素,并非心态問題,而是思維局限,就是求職者為自己設定了太多心理障礙,給自己加了太多的内心戲。
Helen 之前遇到的一位醫藥項目管理人員就是如此,因為過往一直在某類藥品領網域任職,候選人對非該類藥品的工作機會不敢嘗試,甚至在被通知已經通過了 HR 初面、進入下一輪面試時,仍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會不會被業務部門的面試官以各種刁鑽問題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設想的困難并不存在,生活中如此,面試時也是一樣,與其花費心力内耗自己,不如給自己打打氣,加加油。
另外,在求職方向的選擇上,也可以打開思路,除了自己之前從事的崗位和行業外,可以延伸到原行業的上下遊、甲乙方,以及一些核心技能與之前崗位相通的工作機會。
可以通過發散思維,或者請行業内朋友幫忙一起頭腦風暴,将與自己有關的、能夠勝任的崗位羅列出來,再去有針對性地準備簡歷,分别投遞。
03 用行動打敗内耗焦慮
擺脱焦慮和内耗,不能靠 " 想 ",而要靠 " 做 "。
當身體忙碌起來,注意力就會自動從負面情緒中轉移出來,而為求職做了更多的切實行動後,心裏也會覺得更踏實,進一步緩解焦慮。
1)厘清優先級
雖説開放的心态很重要,但也絕不能毫無目标地病急亂投醫,那樣不但不會提高成功率,反而可能會因為盲目面試而消耗自己的能量和士氣。
更合理的做法,是在保持開放心态、不給自己設限的前提下,厘清求職各項因素的優先級,挑選出哪些條件是不能夠妥協的,哪些條件是可以妥協的。
比如,薪資、職級、工作地點(包括市内通勤距離以及異地機會)、工作内容、工作強度、企業性質等因素,雖説都很重要,但如果全都想抓住,就可能全都得不到,甚至最後不得不将就找一個遠低于預期的工作。
" 當一個職位有很多應聘者時,説實話,能在最開始就想明白自己要什麼的人,勝算大很多。
之前的一個職位,我們最終要在兩個候選人中二選一,其中一個面試得分更高的人,一直在糾結職位 title(職級),而另一個很爽快地就接受了 offer,等到第一個人想通時,别人都快入職了。"Helen 説。
2)認真準備簡歷,認真對待面試
這看似是一句無用的廢話,但現實情況是,很多空窗期求職者面試失敗的原因,的确是準備不足。
比如,一份簡歷海投,懶得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崗位分别準備簡歷,又或者簡歷過于敷衍,要麼是單純地粘貼崗位職責,要麼是面試時不能講清楚自己簡歷中的項目情況。
另外就是缺少對應聘崗位和公司的基本了解,企圖以 " 裸考 " 狀态僥幸過關,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 我曾遇到一位因裁員而 gap 了近一年的職業經理人,在來面試前,他将我們公司近五年的财報都細細研讀過,并做了 20 多頁的分析報告。那個崗位與他競争的有十多位候選人,最終他還是通過了五輪面試,拿到了 offer。" 張力説到。
對 HR 來講,空窗期意味着人選應該有更多時間準備面試,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因 " 準備不足 " 而出現的面試失誤,都可能會被放大。
3)把握一切機會提升面試技能
多參加面試,可以説是空窗期求職者能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回報的一件事了。
很多空窗期求職者在很長時間沒有面試後會發現,再去應聘時,溝通和表達能力在下降,甚至最基本的自我介紹,都會説得比較混亂。
積極參加面試,盡管未必能每次都獲得 offer,但至少可以讓自己保有職場溝通的能力。
每次面試後的復盤也很重要,記下那些自己回答得不夠好的問題,回家之後重新梳理。
另外也可以用 AI 工具,幫助提升面試技能,比如現在最火的 Deepseek,就是很好的面試演練助手。
将你的簡歷和你要應聘的崗位信息發給 Deepseek,它就會根據你的指令,給出很多面試中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非常具體全面。
總之,空窗期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善加利用,它不但不會成為找到新工作的阻礙,反而是重新出發的新起點。
寫在最後
在當下,經歷裁員和空窗期的人可能比以往更多,但他們中間,不乏大量的優秀人才,成熟的企業和 HR,并不會因為空窗期,就拒絕掉适合人才,來增加自身招聘難度的。
處在空窗期,不焦慮不慌張,總結過往技能和優勢,積極尋找适合的機會,并用平和的心态應對面試,空窗期找到理想工作,并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