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我发现自己「工作性抑郁」了,要不要辞职?,欢迎阅读。
" 我真的好累!"
" 你天天你在办公室坐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有什么好累的。"
这是来自上一代人对这一届职场人不解的声音。
随着生产资料的进步,这一届职场人,在 " 能看见 " 的地方,享受到了时代所带来的红利!
但是,在 " 看不见 " 的地方,状况却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患上了「工作性抑郁」。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对 13177 名职场人士的调查发现,我国职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严重,一半以上的人存在抑郁。
这班上着上着,我抑郁了
「工作性抑郁」直接表现为对自我产生怀疑,情绪持续低落,偶尔会变得焦躁。生理性抗拒和工作有关的一切,比如下班后微信突然收到同事或领导的信息,感到极度不适。
更多时候,会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想不明白,看不到未来而内耗,就算下班了,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对凡事都提不起一点儿兴趣。
YOYO 毕业于一所 211 大学,毕业后很顺利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 刚进公司时,我像打了鸡血。工资横向对比同龄文科生来看要丰厚不少,年终奖抵得上其他人半年的收入。朋友羡慕,家人骄傲,连我自己都以为,终于成为了‘人上人’。"
可这种状态持续不长,工作不到一年,YOYO 便发现高薪的背后,是永远挑战不完的 KPI。就像在跑步机上狂奔,速度不断上调,停下就意味着坠落。
" 这个季度业绩不错?那下个季度必须更好,维持现状?那就是退步。"
YOYO 因为纯工作加班不多,但每周总会有那么两三个晚上开会到很晚。要说工作强度或是工作时长,还没有让她喘不过气。
但她就是莫名其妙地感觉越来越抑郁,越来越容易崩溃,一点小事都会疯狂想辞职,周日一想到马上又要上班,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失眠一整晚。
" 前不久,部门领导在群里发了一句‘大家抓紧交日报了’,我盯着螢幕,突然有种想摔电腦的冲动。"
" 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自己被困在了日报 - 周报 - 月总结计划 - 季度述职 - 年度规划里,赚了钱也没时间没地方花,更重要的是,我看不到未来,在纠结要不要辞职。"
直到现在,她也说不上来自己从什么时候变成这种状态了。
和 YOYO 有着类似状态的还有阿淼。
阿淼的工作和 YOYO 截然相反,她没有日报、周报、月报、KPI 的压力,有点闲。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 天天不用干什么事情,也不用动腦子,工作很轻松。站着或者坐着发呆就行了,只是要熬夜。"
" 白天补一觉醒来后,会有一种人生要完蛋的感觉。"
阿淼常常会莫名其妙崩溃,腦子里时不时会蹦出辞职的想法,她和 YOYO 一样,始终在痛苦地徘徊。
工作到抑郁,到底要不要辞职?
" 我是不是该辞职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其实,辞职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完全可以先尝试一些方法,看看是否能够摆脱这种困境,重新找回一个让自己舒适的状态。
1. 不报过高预期,就不会有什么事伤害到你
工作性抑郁的根源之一,往往是我们对工作有过高期待。
我们期待自己负责的项目或工作能够很好的完成,期待同事们的配合,渴望被领导认可。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愿。
这事,或许工作经验丰富的 " 职场老炮 " 最有发言权了。工作中总会出现变数、意外,当我们对工作抱有过多的预期时,一旦这些预期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陷入抑郁的情绪之中。
2. 机器人工作模式:工作不带感情
" 机器人模式 " 并不是让我们变得冷漠无情,而是让我们在工作中保持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把工作当作一项任务,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当领导批评你的时候,不要急于反驳或者生气,而是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错误,思考如何改进。当同事和你产生矛盾时,不要让情绪更新,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理性地沟通和交流。
换个角度去思考,有这么多人指出我的问题,帮助我每天学点新东西,还能顺便赚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3. 切割自己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
就像科幻美剧《人生切割术》一样,我们的腦子如果能做到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该有多好!
尝试将工作与生活两者之间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虽然这不是很简单。
但是,迫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在下班后仍然会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甚至在休息时间还在不停地思考工作的事情,这样就很难真正地放松自己,也容易导致工作性抑郁的加重。
下班后,不要再去想工作中的那些烦心事,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可以尝试去运动、看部电影、做顿饭,总之,让自己不要想工作,避免工作对生活的过度侵蚀,夺回对生活的主权。
4. 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 " 主业 "
很多人在工作中感到迷茫和压抑,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工作只是他们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渴望追求的事业。这种情况下,工作就成了一种负担。
所以,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 " 主业 "。这个 " 主业 " 不一定非要是一个职业,它可以是一个爱好、一次志愿活动 .......
当你在工作之余,能够投入到自己真正热爱的 " 主业 " 上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种快乐和满足感会成为你对抗工作性抑郁的强大动力,让你在面对工作压力时能够更加从容。
当然,如果你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么,更不必纠结了!
难道,不辞职等着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