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展觀察:買車為了啥?,歡迎閲讀。
4 月,上海的天氣還未轉熱,上海車展展館内的温度卻因現場火熱的氣氛提高了幾分。
車主、媒體、展商,還有意向買車的潛在用户,以及想感受疫情後暢快出行的觀光客們,或老或少,或中或西。來自天南海北的 ta 們,與跨越山海而來的汽車產品,交織成一幅幅汽車市場的現實發展畫卷。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 家裏有台油車,還是六年前買了,現在想換車了。" 我在比亞迪的展台偶遇李明,他買了一天一百的門票,特意請了一天假來看車展,也想趁着這個機會挑一挑車,好享受車展期間各家車企放出的促銷權益。
對于 " 買車為了啥 " 這個問題,用户或許已有了與五六年前截然不同的答案。
智能電動汽車風靡,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新技術和新概念,是車企的重點宣發對象,也成為動搖很大部分用户購車意向的 " 砝碼 "。
與自動駕駛相比,智能座艙這顆 " 砝碼 " 來得更加實在。
顏值第一?
我的一名好友鄭雲,不遠萬裏從廈門打 " 飛的 " 到上海,在新勢力的展台駐足許久,他是蔚來和理想的忠實粉絲。
聚集着一眾新勢力品牌的 6.1 号館是本次車展最熱鬧的展館之一。拿着特調咖啡(展台打卡贈送)的人們交織在蔚來的展台,一旁的問界、理想、小鵬等展台上同樣熙熙攘攘,想要上車體驗一下座艙空間的遊客排起長隊。
" 顏值很重要,甚至是某些用户購車意向的決定性因素。"蔚來展台的某工作人員對我説到。此顏值不僅指代車輛外觀,汽車内部空間的觀感同樣重要。
此前一直在網上雲觀車的鄭雲,現場第一次體驗到蔚來 ET5 的内部空間,不過這次體驗并沒有讓他滿意。" 第一次坐進 ET5 的内部,沒想到在豪華的外觀下,内飾顯得有些粗糙。" 鄭雲吐槽道。
蔚來 ET5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他認為主要是其配色和内飾較為 " 樸素 " 了。鄭雲開玩笑説到:" 有點特斯拉的風格了。" 不過,對于蔚來更高價位的車型,他覺得内飾還算符合預期。
實際上,抛開那些仍采用傳統設計思維的部分 " 傳統車企 " 外,大部分車企都在内飾和空間方面加強了設計。
最為明顯的當然還是螢幕的變化,我甚至認為,如果能用螢幕代替皮革、塑料的話,以理想、高合為代表的,那些對螢幕情有獨鍾的智能電動車企們,是不是會把全車都鋪滿螢幕?盡管智能座艙搭載大屏、多屏的風潮已經有段時間了,但車企們還在挖掘螢幕設計的 " 潛力 "。
除卻智己、岚圖的升降屏外,極氪 X 這次搞了個可移動的中控屏。還有此次車展的熱點技術,号稱要颠覆車載娛樂系統的華為 xScene 光場屏。
這其中也不乏那些追求簡潔設計的車型。長安深藍 S7 甚至直接取消儀表盤,轉而使用 AR-HUD+ 大尺寸中控屏的組合,但其在副駕化妝鏡區網域按了個螢幕。
深藍 S7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比亞迪的内飾設計還是以 " 樸實 " 為主,不過騰勢倒是給我和朋友帶來了一點驚喜。" 原來比亞迪不是不會做内飾,只是錢不夠罷了。" 鄭雲笑言。
騰勢 D9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一日觀展,可以明顯看到,車上的按鍵越來越少,搭載的功能越來越多,如何将這些功能體驗以及附帶的硬體配置,更好的與車輛整體内飾做結合,是對車企提出的難題。
至于更豪華的品牌,我實在沒有太多話講,他們展台外層疊的 " 隔離帶 " 已經阻止了我一探究竟的欲望。
拍照、打卡、發個朋友圈,然後扭頭就走,這是更多遊客的常規操作。
奔馳是我為數不多進行艙内體驗的傳統豪車品牌,簡單來説,我被他的座艙體驗 " 折服 " 了 ······
體驗為王?
事實證明,智能座艙,不是簡單堆些硬體就能實現的,奔馳 EQ 系列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坐進奔馳 EQE,具備濃厚 " 奔馳氣息 " 的内飾設計,讓所謂的豪華感撲面而來,其覆蓋整個中控和副駕區網域的一體化大屏,由非規則的曲面玻璃打造,着實有些唬人。
奔馳 EQE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但車機體驗和界面設計,無法令人滿意。雖然号稱一體大屏,但實際上中控屏和副駕屏還是分割開來,且就副駕屏的角度和大小來看,體驗感聊勝于無。至于其他智能配置,沒有太多值得評價的地方。
這或許是一款奔馳風格的座艙設計,但離智能座艙還有一段差距。
猶記得去年,某奔馳銷售人員對我説道:" 對于智能化功能,我們覺得夠用就行,奔馳更多還是專注于車身調校和提升安全性能等方面。" 一年過去,盡管奔馳也發布了全新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戰略,看來還需一段時間的精進。
不由想到,那些多聯屏、升降屏,它們的用户體驗究竟如何,或許還有待商榷。
互聯網上流傳着一句話:始于顏值,陷于才華。智能電動汽車的才華更在于其智能化的體驗。更深層次的軟硬體架構用户無法感知,但能通過車機體驗、多模互動等方面,來一窺究竟。
經過累年發展,諸多車型在人機互動方面,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多模識别、情感語音合成以及語義理解等技術的融合與進步,正驅動人車互動邁上更高的台階。
流連于新勢力的展館,問界、理想、小鵬等車企車型,語音互動能力可圈可點,不僅反映在連續對話、語義理解和多音區識别,以及響應速度等方面,在車展嘈雜的環境下,能保持相對穩定的識别準确率,也難能可貴。
問界 M5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但很明顯的一點是,在問界 M5 上市之時,我曾被其互動能力驚豔,經過逾一年時間的發展,某些 " 遙遙領先 " 的能力逐漸被人趕上,這或許是車市 " 卷 " 态的一種體現。
在此基礎上,未來 ChatGPT 和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產品的上車,更值得期待。
極氪 X 和理想 L9 等車帶來了手勢互動等更多面的互動能力。極氪 X 可通過手勢操作來左右移動中控螢幕," 手勢互動或許實際使用場景不多,但是在銷售給你演示的時候還是很唬人的。" 鄭雲直言。
極氪 X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而對于車機界面而言,互動邏輯至關重要。在車展上賣起手機的華為和魅族或許是一把好手。鄭雲還盛贊騰勢的互動邏輯:" 螢幕互動邏輯不敢説是最好,也是第一梯隊的。"
觀看本次車展,值得欣慰的一點是,相較于一兩年前,各大車企将各種智能功能花式上車,現在大家紛紛尋求起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平衡。本次車展上,并沒有見到太多花裏胡哨的功能,這對消費者是一件好事,畢竟為這些功能買單的,終究是用户。
但是,娛樂功能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傳統的駕乘體驗不重要。
" 為什麼把這個撥杆往後調是車窗上升,向前調是車窗下降呢?這不合常理!" 在對某車型進行體驗時,鄭雲吐槽道。我深有感受,一時分不清是我的常識出現問題,還是這只是部分人群的操作體驗。
很多車型的細枝末節處,簡直是槽點滿滿,諸如讓人頭腦 " 發熱 " 的全景天窗、難以操作的開門把手,以及有些車型讓人難以忍受的第三排空間等等。
只能説沒有完美的產品,只有不斷進步的空間罷。
回歸本質
中國汽車產品與市場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
有位阿維塔的工作人員笑談到:" 我有位客户,他父母喜歡理想 L7,姐姐喜歡蔚來 ET5,但是他喜歡阿維塔 11。"
這是中國車市發展的實證,大家可選擇的產品多了起來。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都有不同的車企和車型為用户 " 打破腦袋 "。
用户買車究竟看重什麼,為了酷炫,為了潮流,為了國產等等,在車展上,我得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答案。
" 我買車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安全,其他的不重要。" 沃爾沃展台的一位老哥如是説道。
不知道什麼時候,沃爾沃汽車仿佛成為安全的代名詞,但是這種屬性并非沃爾沃獨有,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車企,都把安全放在宣傳的第一位。好似王傳福不止一次講到,安全是最大的豪華。" 公路坦克 " 這個诨号,或許才是用户給比亞迪最大的贊譽。
面對智能汽車的發展,安全的邊界被擴大,數據安全、操作安全的關注度逐漸提升。
在車展上,我不止一次的聽到用户對于螢幕誤觸的吐槽和擔憂。取消按鍵是大勢所趨,但在現階段是否過于激進了呢?
我也不止一次的聽到大家對這些座艙附加功能價格、成本的追問。消費者該不該為其買單,或許不應該由主機廠來評判。
回歸到汽車本質,無論智能電動汽車如何演變,暫時還改變不了其移動工具和生活工具的本質屬性,智能化、電動化是在此基礎上的附加價值,這一價值在逐漸增大。
其實,相較于那些百萬豪車的座艙體驗,我更欣喜于見到 8155 芯片在 10 萬 -20 萬級别車型上搭載;更欣喜于見到車主能在一天勞累後,能在 10 萬或許更低級别車型上享受到座椅按摩和高級的音樂享受;更欣喜于見到成千上萬每天在路上奔波的的士和網約車司機們,能通過智能座艙減少大量機械單調的重復操作。
這或許是智能座艙的魅力所在,也是科技平權的實質所在。
當然,這并不妨礙消費者追求更高價格和配置的車型。只是對于絕大部分用户,不管是平價車型還是消費更新的對标車型,若説用户最關注什麼,我覺得當前而言,可能" 生活氣息 " 或許比 " 科技感受 " 更加重要,正如許多中高端產品把家庭出行放在車型能力的第一位一樣。
在體驗阿維塔時,看到有一位大哥給他朋友瘋狂安利阿維塔 11,包括中控台中央的所謂 "Vortex 情感渦流 " 設計,其包裹住主副駕兩塊螢幕,在視覺上,的确足夠新穎。
" 這會不會很難打掃啊?" 他的朋友問到,大哥愣了一下,坐在後排的我也被這個簡單的問題吸引住了。
" 嗯,你説的有點道理。" 大家會心一笑,不予置評。
阿維塔 11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結語
在一天近兩萬步的走馬觀花之後,盡管我的眼睛還能容納車市發展的絢爛,但 " 孱弱 " 的雙腿卻不足以支撐我繼續奔走。看到了某些車企的不思進取,也看到了一些勢力的 " 膽大妄為 ";看到了有些所謂高端豪華的華而不實,也看到了低價車型的體驗更新,一文難以盡述。
看了諸多有意思的產品,聽了很多有意思的對話,臨近閉館之時,我回到了比亞迪的展台,在那裏我遇到了李明。
" 我換車看重什麼?" 李明猶豫片刻," 其實想想,皮實、好用、不貴就行,真的挑花了眼,哈哈。" 臨别時李明笑道。
他叫來一名銷售,我默默看着他走向了比亞迪展台的籤單區 ······
注:文中李明、鄭雲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