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阿裏财報裏的“權力轉移”,歡迎閲讀。
文 | 新立場 Pro
在 2025 财年 Q3 财報發布前,阿裏股價就經歷了一波近年罕見的上揚趨勢。
Q3 财報數據顯示,阿裏巴巴集團營收 2801.54 億元,同比增長 8%;經調整 EBITA 同比增長 4% 至人民币 548.53 億元。财報業績将市場情緒再推高了一層。
近期估值的波動,主要源于 AI 和雲計算方面的積極信号。DeepSeek 在開源模型領網域的突破激起了投資者對 AI 的熱情,而國内最先吃到蛋糕的,恰是同為開源且競争力領先的 Qwen,阿裏雲也在農歷新年伊始宣布接入 DeepSeek-R1 模型。
在 2 月 13 日于迪拜舉辦的一場峰會上,阿裏董事長蔡崇信确認了蘋果與阿裏在 AI 領網域的合作,蘋果将在中國銷售的 iPhone 手機中采用阿裏巴巴的人工智能技術。一時間,阿裏雲在 AI 領網域獲得了來自海内外的雙重利好。
形勢見好,馬雲也更頻繁地出現在台前。從去年底開始,馬雲多次在公開場合露面,或是在支付寶和螞蟻集團的二十周年慶發表演講,或是身着阿裏文化衫與員工打招呼。如今,外界對創始人露面已經有一種心照不宣的判斷,即公司必有大動作。
自确定電商與雲計算雙核驅動的戰略以後,市場一直在等待那個期望的,對阿裏價值重估的時刻。Q3 透露出來最多的信号,都指向了蓄勢待發,只是過往更偏向 " 輔助位 " 的雲計算,這次比電商跑得更快。
01、雲智能趕上了早集
DeepSeek 帶來了東風,但不是每一個追風口的入局者都有均等的機會。
開源模型被其證明可兼具頂尖性能(如 DeepSeek-V3 超越 Llama3.1)與商業可行性(API 價格僅為閉源模型的 3%),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開源模型的市場空間。據 IDC 預測,到 2026 年,亞太地區(除日本外)60% 的組織将出于創新速度、運營主權、數據透明度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使用開源 AI 基礎模型。
頭部玩家首先享受生态紅利,但本質上還是 Qwen 抓住了機會。
Huggingface(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開源社區)發布的最新開源大模型榜單中,排名前十的開源大模型均為基于 Qwen 開源模型經過二次訓練的衍生模型。其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 9 萬,超越 Meta 的 Llama 系列,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群體。
國内的開源模型中,結合調用成本,開源策略,和生态豐富程度等角度,Qwen 基本穩坐第一梯隊,所以它能最先 " 接住這波流量 "。
Q3 阿裏雲智能集團收入為人民币 317.42 億元,同比增長 13%。财報表示整體收入的增長主要由公共雲業務收入的雙位數增長帶動,其中包括 AI 相關產品采用量的提升。同時,AI 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六季度有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阿裏雲在 AI to B 方面的積累優勢逐漸成為它的招牌,通過與眾多第三方合作,于垂類場景的應用經驗豐富。在保有 To B 優勢的前提下,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推動應用側繁榮。
據 QuestMobile 數據,截至 2024 年 11 月底,中國 AIGC APP 整體月活用户數量超過 1 億,對比 2024 年 6 月份,月活用户規模實現翻倍。但流量分布情況呈現二八格局,豆包拿走了一半的月活,與位列二三名的 Kimi、文小言差距較大,阿裏系的通義位列第七,差距更大。
Q3 至今,阿裏 AI to C 相關業務動作開始變得頻繁。去年 12 月,媒體報道阿裏将旗下 AI 應用從阿裏雲分拆,并入阿裏智能信息事業群。通義實驗室仍留在阿裏雲體系内,調走的是 To C 方向的產品經理及相關的工程團隊,調整後通義團隊與誇克平級,交由孵化出誇克的吳嘉主管。開頭提到的馬雲現身阿裏園區,其中就有誇克所在的 AI to C 團隊園區。
在财報發布前的一個工作日,亦有媒體報道,阿裏 AI To C 業務近期開啓大規模人員招聘,開放招聘崗位達到數百個,其中 AI 技術、產品研發崗位占比達到 90%。
AI 已成為阿裏巴巴的當紅明星,财報後發布會提問也基本圍繞 AI 展開,當下或許是阿裏最接近估值重構的時刻,從财報數據到管理層表态,都盡可能多的給出 " 未來可期 " 的暗示。
财報顯示阿裏本季度的資本性支出達遠超預期的 317.8 億元,同時自由現金流同比下降 31%,主要是由于阿裏雲對雲基礎設施投入相關支出的增加。電話會上,CEO 吳泳銘直接表示," 未來三年可能是阿裏集團歷史上雲和 AI 的基礎設施投入最大的三年 "。
預期拉滿,也是因為新技術產業風向瞬息萬變,各家都盯着這塊蛋糕,階段性優勢需要盡快轉化為長期競争力。
02、競對追得更緊,電商壓力不減
AI 可借技術突破驅動高增長,相比之下,電商這種存量競争行業沒有太多奇迹叙事,只能摳細節。
本季度淘天整體營收同比增長 5.4%,CMR(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長 9% 至人民币 1,007.90 億元,财報解釋為線上 GMV 增長和 Take rate 同比提升所帶動。
淘天從去年 9 月起開始對淘寶和天貓商家收取 0.6% 的基礎軟體服務費,以拉升平台的貨币化率。" 全站推廣 " 去年 4 月發布,并在接下來幾個季度裏致力于提升該產品的滲透率。
自 2023 年組織結構變動,将電商和雲計算列為兩條主幹以後,阿裏在 " 讓電商再次偉大 " 這個命題裏是踩過一些坑的。最典型比如 " 僅退款 " 政策,2023 年底開始施行(彼時主流電商平台紛紛跟進相關條規建設),2024 年下半年宣布調整規則,避免過分傾斜用户。
包括一直持續到 2024 上半年的低價之争,許多戰略選擇都能看出一些被對手影響的痕迹。淘天仍坐國内電商第一把交椅,但同行也追得很緊。36 氪報道,2024 年抖音電商 GMV 約 3.5 萬億元,同比增幅 30%,其 2025 年目标為 4.2 萬億。
本次财報并未披露 GMV 具體數據,36 氪的數據是去年淘天 GMV 在 8 萬億左右,拼多多為 5.2 萬億。時至今日,貨架與内容電商的分野,誰能做到極致低價這類話題被提及的越來越少,《新立場》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電商平台在同一維度内競争," 差異化定位 " 的重要性上升。
在此背景下," 全站推廣 " 對淘天而言頗具革命性。全站推廣指通過 " 付免聯動 " 機制,打通淘系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之間的壁壘。相比其他電商平台,淘天有更龐大的商家結構和更復雜的用户需求,它很難從現有案例庫中找到破局的參考。全站推廣是一個初步得到了正向反饋的嘗試,通過流量再分配去結構性地調動商家參與,止住了近年變現率的頹勢。
怎麼走下一步棋,管理層顯得比之前更為謹慎。電話會上,阿裏電商事業群 CEO 蔣凡表示,國内電商的中長期的目标還是先穩定住市場份額,同時持續優化用户體驗、提高營商效率。
蔣凡去年 11 月正式出任阿裏巴巴新組建的電商事業群(國内、國際電商業務整合而來) CEO。《晚點 LatePost》近日報道,蔣凡在今年春節期間召開的小範圍高管會上,确定了 2025 淘天的第一件大事是通過扶持優質品牌和商家做增長。同時,内部認為阿裏應該更開放,協助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商家在全網做大。
此前久攻不下的價格心智和内容心智,都已經有平台牢牢占據着生态位,品牌商家已是淘天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差異資源。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種種業務動作,都可視作為扶持品牌鋪路,包括打通外部支付與物流,力推 " 全站推廣 " 提高中小商家使用便捷性,重視 88 VIP 以實現内部生态的自我強化。
電商行業沒有摩爾定律,不會像 AI 那樣因為技術突破就換了一套價值網絡,它只能通過優化現有體系,改良運營來求取寸進。
03、寫在最後
在聚焦主幹的叙事下,阿裏其他支線業務的功過一定程度上被淡化,比如收入同比下降的菜鳥,或者減虧進度加快的大文娛和本地生活。而本季度在 AI 耀眼的光暈之中,雲智能集團更是以一己之力動搖了資本情緒。
但國内外電商作為營收貢獻的半壁江山,阿裏徹底轉向,仍需要零售業務展現持續的造血能力,在雙核驅動的架構中成為支撐。
再者,AI 也需要通過電商場景進一步證明自己的應用價值。本季度财報多次提到,集團如何通過 AI 技術優化用户體驗,如何将 AI 工具廣泛應用于商家的全鏈路運營,通過算法提升流量分配效率。吳泳銘在電話會中也提到,AI 應用最明顯的機會,首先是生活消費入口的 AI 技術改造,比如淘寶。
相互借力是最理想的局面,畢竟 "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 和 " 讓天下沒有難跑的 AI",對阿裏而言不是一個取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