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米第二款車型亮相:SU7“膨脹”了,歡迎閲讀。
提前半年,小米官宣了旗下第二款車型——小米首款 SUV 車型 YU7。
實際上,早在今年 6 月,就有網友曬出一款帶有重重偽裝的路測車,通過該車整體線條與法拉利的極高相似度,判斷該車型正是小米正在籌備的首款 SUV 車型。憑借 AI 作圖工具,還有人做出了改款車型的概念圖。當時,已有爆料稱小米的第二款新車定位為純電 SUV,内部代号 MX11,将于 2025 年上半年推出。
來源:見水印
與其在路測時被網友 " 扒光 ",不如自己來爆料。于是,小米 YU7 正式官宣。按照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的解釋:我們希望 YU7 測試車可以盡早拆除重偽裝,有助于我們做更全面、更細致的長時間大規模測試,來确保產品質量,做出更好的產品。
來源:雷軍微博
小米 YU7 将在明年六七月份上市。
外觀打幾分?
不會再有小米 SU8 了,小米汽車的命名風格不是改數字,YU7 的名稱也讓人頗感意外。
SU 是 Speed Ultra 的縮寫,Y 所代表的單詞很難捉摸,文心一言給出的答案是 Model Y 的 "Y"。大模型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或者説這是大數據賦予它的想法。
來源:文心一言
而在讀音方面," 文字會發音 " 的規則失效了。雷軍表示就直接讀 Y-U-7,但評論區依然分立出 " 魚 " 和 " 油 " 兩個陣營。後者認為 " 逾期 " 的寓意很不好,前者認為 YU 和 YOU 的拼法并不同。
SU7 的代言人姓蘇,難道 YU7 的讀法要通過代言人來判斷?這種猜測過于本末倒置,還是等發布會再揭曉吧。
因為急于開啓大規模無偽裝路測,小米公布了 YU7 的外觀,目前也只能以此作為切入點來分析。
按照工信部新車公告上公布的信息,小米 YU7 的長寬高分别為 4999/1996/1600mm,軸距為 3 米。
來源:工信部官網
在純電 SUV 車型中,小米 YU7 的尺寸并不多見,接近 5 米的車長與接近 2 米的車寬,賦予車身與空間設計更高的靈活度,但也需要更高的續航能力支撐。
比如,特斯拉 Model Y 的長寬高分别為 4750/1921/1624mm,軸距 2890mm,僅高度略高于小米 YU7,因為特斯拉 Model Y 是大拱背設計,盡管整體設計協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美觀度。
比亞迪宋 PLUS 的長寬高分别為 4705/1890/1670,軸距約為 2765mm;長安旗下深藍 S07 的長寬高分别為 4750/1930/1625mm,軸距 2900mm;小鵬 G9 的長寬高分别為 4891/1937/1680mm,軸距為 2998mm。
車長超過 5 米的新能源 SUV 有理想 L9、問界 M9,但前者是增程車型,後者也有增程版本。
從車身造型來看,小米 YU7 保留了車頭的修長式設計風格,如果你強行忘記法拉利 Purosangue 的外觀,就可以承認前蓋的肌肉線條充滿了美感,線條優雅流暢且運動感十足,與小米 SU7 的風格高度統一," 小米汽車家族 " 的風格特征正式成型。
也正是因為這個低趴修長的車頭,盡管小米 YU7 的車身尺寸大于同行,但也很難讓人對車内空間保持更高的預期。在保持設計風格統一的同時,YU7 更像是在 SU7 的基礎上等比例放大,是标準的運動車型比例。
10 月份,何小鵬在發布會上從轎跑車型 P7+ 裏拿出了 33 個 20 寸行李箱,這麼能 " 裝 " 的行為藝術大概率不會出現在小米 YU7 的發布會上。眾所周知,雷總不喜歡抄襲。
在設計風格方面,隐藏式門把手是小米 YU7 一眼就能看到的不同,因為雷軍曾強調過他對于半隐藏式門把手的偏愛。
不過,小米 YU7 的隐藏式門把手上并沒有解鎖彈出的按鍵,這大概率還是一個半隐藏式的設計,但考慮到 SUV 車型更高的風阻系數,以及技術方面的改進,改變了開啓結構。
小米 YU7 與 SU7 的背部設計風格依然高度統一,倒 C 型尾燈是典型的家族化特征。由于高度的提升,YU7 的車尾線條像是被松開一些的彈簧,不像 SU7 那麼緊湊。紅色車燈的 C 型更像衣架了,想必設計師在晾衣服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工作内容。
新車公告中還公布了兩款可以選裝的輪毂樣式,跟 SU7 也有明顯的區别。
目前已知的信息大部分停留在外觀層面,一句話總結小米首款 SUV 車型——這是小米 SU7 在健身房增肌增脂後的效果。
在小米 SU7 火了一整年後,SUV 車型的用户或許早就在等待小米出手,如今外觀亮相,是否還要持币觀望?
價格有驚喜?
當然,決定下單的關鍵因素是價格,不考慮價格就盲訂的用户大概率也不會只等這一款車型。
而要預測價格,就要先研究配置和戰術思路。
小米 YU7 的車長與 SU7 只差 2mm,軸距完全一致,兩款車型大概率是采用同一平台打造的,部分供應商與零部件可以通用,随着 SU7 的起量,規模化優勢将會體現在 YU7 的售價上。
新車公告中只有 YU7 的一個版本,結合以往經驗應是高配或頂配車型,也就是雙電機版本。YU7 前電機的功率為 220kW,與 SU7 Max 一致;後電機功率 288kW,比 SU7 Max 高出 13kW,相差也不大。
電池方面,該版本的 YU7 采用三元锂離子電池,單體生產企業為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成生產企業為中州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都是寧德時代的下屬公司。
此前曾有消息稱,小米将在 2025 年首發一款寧德時代的超長續航新電池,目前來看,這款電池的首發車型将是小米 YU7。随着小米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持續深入,YU7 的成本可能進一步降低。
文心一言的回答代表了多數人的答案,小米 YU7 的主要對标車型是特斯拉 Model Y。
11 月底,特斯拉将 Model Y 價格下調 1 萬元,後驅版的價格降至 23.99 萬元,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的價格降至 28.09 萬元。這款年銷量超 60 萬輛的車型迎來了上市後的最低價,為明年即将換代的新版本鋪路,順勢清一波庫存。
據 36 氪報道,新款特斯拉 Model Y 将于 2025 年一季度上市。按照煥新版 Model 3 的更新邏輯,新版 Model Y 将在外觀、續航、舒适度、版本方面進行小更新,以更平和的方式進行過渡,平衡存量與增量之間的關系。
因此,相比于明年的新款,老款 Model Y 降價在提振銷量方面的效果應該更明顯。基于產品力和品牌力的長期積累,特斯拉已經形成固定用户群,比降價更友好的是付款政策,5 年免息,最低月付僅 2667 元。
結合小米 SU7 的定價策略,YU7 要想完成新舊 Model Y 換代期的阻擊戰,起售價大概率不會高于對手的 24 萬元。
此外,小米 YU7 還有兩個潛在對手,分别是小鵬和極氪。
12 月初,極氪 7X 上市 75 天累計交付 3 萬台,蟬聯 20 萬級中國純電 SUV 銷量冠軍,這款車型于 9 月上市,售價區間為 22.99-26.99 萬元。剛剛打完 " 復活賽 " 的小鵬,将更多精力放在了 MONA 和轎跑上,G6 在今年的累計銷量略高于 3 萬台,起售價已降低到 20 萬元以下。
結合小米 SU7 的 21.59 萬元起售價,YU7 在 23.59 萬元起售的可能性最高,頂配衝擊 30 萬價格帶。
不過,小米汽車的另一大定價策略是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公布售價,距離上市還有大半年,變數仍然存在。
上市即爆款?
決定下單的另一項關鍵因素是這款車的火爆程度。大部分用户曾低估了 SU7 的出圈力度,下單晚一秒,排隊多幾周。
訂單順序、車型配置、產能排期、提車城市都是交付周期的影響因素,但這些都沒能影響 SU7 的火爆,最長超半年的等待周期難擋消費者熱情,SU7 在 3 月上市後訂單持續飙升,目前每周新增鎖單量保持在 6000 左右。
從 4 月份的 7000 輛產能,到上市 230 天下線第 10 萬輛車,再到目前連續 2 個月交付量破 2 萬,小米不止一次上調全年銷售目标,最新目标是 2024 年交付 13 萬輛。
年輕人的第一款 " 保時捷 "、雷軍的最後一次創業、小米的第一款汽車,SU7 的火爆中疊加了很多 BUFF,可以借鑑的爆款邏輯需要從中抽絲剝繭。
在一個新的領網域,剔除了 " 性價比 " 标籤後的小米品牌力成了加分項,憑借此前積累的認知度與信任值,造車的雷軍剛一上線就成了網紅,作為小米第一款 SUV 車型,YU7 的出圈力度不會低于 SU7。
SUV 的閱聽人與轎車略有不同,小米憑借家族化設計語言将目标用户群盡可能地交叉,基于同一平台打造的兩款車,在智能化、續航、動力系統、底盤調校方面也能保持高度統一,在駕駛體驗層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也不會影響穩定交付期的用户口碑。
除品牌力、顏值、駕駛體驗,SUV 的主流消費群體是家庭用户,他們非常看重空間。在 SU7 上,修長車頭與溜背造型帶來的是空間上的妥協,坐在後排的 " 大長腿 " 們要在縮腿與縮頭之間做出取舍,空間布置的難題将會因後排乘客的身份產生不同的答案。
YU7 的車身尺寸略大于同行,小米顯然看到了家庭用户市場的需求,可以預見這将是雷軍在發布會上重點講述的環節。
按照小米汽車的規劃:11 月份新增 11 家門店,全國 40 城已經有 150 家門店,12 月份計劃再新增 50 家,2024 年全國門店将達到 200 家,另外還有 25 家小米汽車服務中心和授權服務中心開業,小米汽車在上市一年時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優勢,在線下觸達消費者、試車與交付流程方面已經探索出相對成熟的體系。
另一項看似玄學實則不容忽視的因素是雷軍本人的網感和影響力。在以 " 造車新人 " 的身份頻繁出現在鏡頭前的一年裏,雷軍越來越熟悉直播的節奏,他是車展上的流量風向标,是拿下了駕照的賽車新手,也是在工廠裏打地鋪擺拍的營銷大師。
當這一切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成為米粉,讓更多的米粉 " 激情下單 ",也難怪小米造車開局即順風。
從 YU7 官宣後的評論區氛圍來看,這款車将會承接 SU7 的潑天流量,至少也是 " 小爆款 ",再度迎來供不應求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YU7 所面臨的競争壓力也更大。既是因為 SUV 領網域的可選車型更多,也有 YU7 與 SU7 内部競争的因素,但結合小米在造車領網域體現出的產能提升能力,後者更像是一種 " 幸福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