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海口能迎來新篇章嗎?,歡迎閲讀。
2024 年 9 月份,海南省會海口,因為兩場 " 風暴 " 引起全國關注。
一場是來自最強秋台風 " 摩羯 " 的正面襲擊,另一場則是由著名説唱歌手坎耶 · 維斯特(KanyeWest,外号 " 侃爺 ")的世界巡回試聽會。
事實上,海口還在迎接另一場更大 " 風暴 ":2025 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
按照 2020 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部署,海南全島将整體設立自由貿易港,并在 2024 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
這意味着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全省将迎來重大變革,不僅是全國唯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還将在經濟上享受更多政策突破。
因此,很多人認為海南有望成為下一個 " 香港 ",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
不禁令人好奇,作為海南的省會,海口準備好了麼?
自古就被視為 " 天涯隔絕之險境 " 的海南,孤懸海外的地理屏障,并未阻擋自身與中華文化交流相融的腳步。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漢武帝在海南設立珠崖和儋耳兩郡,海南自此納入中央政府管轄至今。
隋唐時期,海南設立了瓊州都督府,領有多個州縣,随後歷朝歷代,海南行政建置幾經變化,但均隸屬于廣東省。
雍正年間,崖州(三亞)地方官在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 " 天涯 " 二字;民國時期,又有人補上了 " 海角 "。
從此," 天涯海角 " 成為海南島的别稱,也越發令人感覺遙遠。
可海南最北端的海口,與廣東雷州半島隔着瓊州海峽遙遙相望,距大陸最南端只有不到 20 公裏。
海口,古稱 " 白沙津 "、" 海口浦 ",别稱 " 椰城 ",因地處海南島母親河南渡江入海口得名。自宋開寶五年(972 年)開埠至今,這座城市已有上千年歷史。
雖然海口早期只是瓊州首府府城的外灘,與拱衞府城的衞所營鎮、交通海上的津浦港口,但同樣是古代海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尤其是公元 1858 年,海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起,海口的商品流通範圍與經商規模逐漸擴大,各類客船商船雲集,日日千帆待發。
" 北枕海安(今廣東海安),南近交趾(今越南北部),東連七洲(今文昌七洲列島),西通合浦(今廣西北海)",是對海口對外貿易交流最好的诠釋。
海口也通過海路逐漸形成了兩條主要的海上通道:一條是從海口的瓊州港至廣州、福建的海路;另一條是經海南北渡瓊州海峽至廣東徐聞、雷州。
因此,無論是遠渡海南的内地官員、商人、軍人,還是物資往來流通,瓊州海峽南端的海口都是極為重要的樞紐。
時至今日,海口仍然是海南客貨進出的主要門户,承擔了島内 90% 生活物資和全島約 30% 旅客進出需求。
自古以來,重要門户也必是文化交融的重鎮。
從南北朝 " 嶺南聖母 " 百越領袖冼夫人開發海南、加速推進漢黎民族融合;" 五公 " 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宰相李綱、趙鼎,南宋名臣李光、胡铨興辦學堂、傳播文化、培養人才;到明代 " 海南雙璧 " 丘濬和以剛正清廉名垂千古的海瑞 …… 海南都是一個人文荟萃的省份。
明代二百多年歷史裏,小小海南島中舉者更是高達 600 人,登進士者 60 多人,其中瓊山一地即占 40 多人。民間稱," 天下望郡,亦罕有衣冠盛事如瓊者 ",海南由此被譽為 " 海外鄒魯 "。
海南送出了文人士子,也迎來了失意政客,他也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邊陲之地。
蘇東坡被貶官到海南,豪情萬丈地寫道:"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裏真吾鄉。"
作為見證了這些歷史人物故事的海口,也在近代成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城市。
晚清時期,大批海南人開始遠渡南洋謀生。
幾十年後,葉落歸根的華僑又給海南帶來新的建設發展。因為交通和貿易的便利,海口成為華僑投資的首選之地。
民國時期,海口各地相繼出現了由南洋華僑投資興建的橡膠園、礦山場,市内還圍繞 " 五坊 "(振龍坊、振興坊、龍文坊、居仁坊、人和坊)及各國領事館,蓋起了具有西洋風情的騎樓。随着大批洋行、藥鋪、飯莊等開業,城市格局也在此時變得清晰起來。
到 1939 年日本入侵海南前,海口已經擁有了包括 35 個行業在内的 572 家商鋪,成為一個個見證海口城市文化的歷史符号。
各類南洋風格的建築和現代文明,又與海口原有的天後宮、西天廟、武勝廟、冼太夫人廟 …… 等歷史文化遺迹交相輝映,盡顯這座海濱城市的開放包容氣質。
不過,近代時期的海口依然只是一個港口小鎮,直至 1926 年,海口市由瓊山縣析出設定市政廳,才改稱海口市。
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海口市(縣級)建置,海口及整個海南依然歸屬廣東省管轄,全市 GDP 僅 1000 萬元。
随後很長一段時間,由于海南沒有得到開發,海口經濟依然是以商業、手工業為主,工業體系發展十分緩慢。
海口發展的真正轉機是在 1986 年。
1986 年 8 月,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務院決定将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賦予海南行政區相當于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實行計劃單列,海口升格為地級市。
此時的海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為 744 元,約為全國平均 893 元的 83%,全島約有 1/6 的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
1988 年 4 月 13 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千百年封閉落後的海南島終于迎來了大開放大發展的春天,海南歷史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那一年,也是無數創業者 " 闖海 " 的一年。
由于被當時沿海特區經濟飛速發展影響,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立即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來到海南 " 淘金 ",号稱 " 十萬人才闖海南 "。
他們中,多是 80 年代的大學生和體制内選擇 " 下海 " 的幹部,希望在這塊遠離大陸的熱土能大展拳腳。
南下的 " 闖海人 " 坐着數日的火車、大巴、輪船颠簸之後,首先落腳的就是海口秀英港碼頭。
迎接他們的,是絢爛的海邊落日和婆娑椰樹,以及一個亟待發展的經濟特區。
此時,海南全省工農業生產總值不到廣東省的一半,整個海口還是一座人口數量不到 23 萬、總面積不足 30 平方公裏的海濱小城,偌大的城市連個紅綠燈都看不到。
吸引這麼多人來到海南,是因為海南成立特區後,中央給了海南超乎想象的政策優惠,涉及投資、外貿、外匯、人員、金融等各個層面。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海南所有土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權可以有償出讓或轉讓。
于是,大批聞風而至的創業者一邊借着優惠政策開公司,談項目,一邊又積極投身房地產開發事業。
人們相信,海南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又有國家的優惠政策,相比于逼仄的深圳,整個海南島都變成了特區,未來發展必定不可限量。
這樣的樂觀情緒,使得海南立即掀起了一股房地產開發的狂潮,也刺激了海南的房價攀升。
根據《中國房地產市場年鑑》統計:1988 年,海南商品房平均價格為 1350 元 / 平方米,1991 年,還維持在 1500 元 / 平方米。
可到 1992 年,海南商品房平均價格居然猛漲至 5000 元 / 平方米,1993 年更是達到 7500 元 / 平方米,某些高端樓盤均價甚至直接超過萬元 / 平方米。
要知道,當時全國老百姓的平均工資是 1500 元 -2000 元左右,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也剛剛過 2000 元。
正是在這股房地產熱潮中,走出了馮侖、潘石屹、易小迪、郭廣昌等房地產大佬。憑借在海南掙下的 " 第一桶金 ",各自又成為了不同領網域的風雲人物。
随着海南房地產開發熱潮不斷發酵,除了少數人意識到危機全身而退,大部分人依然陶醉在發财夢中。
1992 年,潘石屹偶然查詢資料發現,整個海口報建面積,除以所有人口,人均 50 多平方米,居然是當時北京的七倍。
他立刻意識到海南的房地產生意有問題,随時都有崩盤可能,趕緊喊着馮侖等 " 萬通六君子 " 撤離海南。
果然,海南的房地產泡沫很快破裂,破產、躲債甚至自盡的人數不勝數,街道上留下了一棟棟斑駁的爛尾樓。
最終能像馮侖、潘石屹全身而退的人是少數,大多數 " 闖海人 " 都是在猝不及防中輸掉了一切。
1998 年,海南統計,僅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占壓在海南空置房、半拉子工程和閒置土地上的資金有 430 多億元(加上社會資金,積壓總量達 800 多億元),房地產信貸不良率高達 80% 并居高不下,全省房地產信貸陷入困境。
根據統計,那時海南房地產積壓量竟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伴随而來的是海南經濟長達數年的 " 死寂 "。
遍布全省的 " 爛尾樓 ",也讓海口、三亞等主要城市 " 傷痕累累 "。
作為爛尾樓的 " 重災區 ",海口市也吃足了苦頭。
大批銀行周轉資金被壓死,民間資金被套牢,大量房地產企業撤離海南。
與此同時,海口市全省閒置用地猛增到上萬公頃,大量建設用地被圈占閒置荒蕪,計劃上馬的新項目卻找不到土地開發,形成了尖鋭矛盾。
海口和海南各地一樣,這時期的社會生產面臨資金、債務、土地資源三大桎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受到嚴重約束。
為此,海南專門成立了海南省處置積壓房地產工作小組辦公室,專門出台政策來處置海口等地無人問津的爛尾樓。
花了近 20 年時間,海口才慢慢消化掉那些無人問津的爛尾樓。
2008 年 1 月,伴随海口市濱海大道上的天邑大廈主體結構封頂,這棟昔日 " 爛尾樓 ",以 198 米的建築高度成為當時的城市 " 地标 ",也标志着海南房地產泡沫遺留的 " 爛尾樓 " 基本消失。
雖然房地產熱給海口帶來了無言的陣痛,但海口始終貫徹的 " 以開發促開發 " 的方針政策,在旅遊業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借助 " 我愛五指山 " 這首歌的廣為流傳,海口圍繞五指山建設作為城市旅遊亮點,大力發展旅遊業,不僅增強了城市的形象,也使海口成為了海南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之一,再次吸引更多的人才創業與投資。
五指山見證了海口曾經的滄桑巨變,也見證了城市的變遷與繁榮。
很長一段時間内,相比其他經濟發展迅速的省會城市,海口經濟并不出眾,但勝在生态環境一流。
海口空氣質量常年位居全國重點區網域和 74 個城市之首,綠化覆蓋率 43.5%,被世界衞生組織選定為中國第一個 " 世界健康城市 " 試點地。
憑借特色海島旅遊和優良的氣候環境,海口随後先後獲得 " 中國魅力城市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 國家衞生城市 "、" 國家園林城市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 全國旅遊标準化示範城市 " 等榮譽稱号。
可作為一座省會城市,僅靠環境優異很難真正提升經濟發展。
海口的發展 " 瓶頸 " 就是城市面積太小,早期只有 230 多平方公裏,一直是全國面積最小的城市之一。
因此,擴大海口市網域,突破海口城市發展中的土地 " 瓶頸 ",成為海南發展經濟的首要任務,優先考慮的便是近在咫尺的瓊山市。
海口與瓊山市相隔不遠,歷史上就是瓊北地區常説的處于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的 " 府海地區 "。
新世紀到來後,府城鎮作為瓊山市的市府所在地,與海口市連成一片,構成 " 一城兩市 " 的格局。
2002 年,海口市經過長期規劃,将瓊山市區劃進行調整,正式納入海口市的管轄範圍,成為新海口市。
調整後的海口市城市面積迅速擴展為 2300 多平方公裏,不僅增強了省會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和集聚帶動作用,也使得海口經濟發展得到了助力。
2010 年,随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走出地產泡沫後的海口也随即成為國内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以及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4 年,依靠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支柱產業,城市面積擴大後,海口經濟首次突破千億。
現代服務業中,海口的會展業是最大亮色。
為了将旅遊業帶來的溢出效應擴大,海口從 2002 年海口會展中心落成,就開始了會展業規劃,但當時全年僅舉辦了 8 個展會,展覽面積共計 3 萬多平方米。
經過十年的宣傳與發展,随着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落成,2013 年海口市的展覽和規模性會議已達到 200 場以上。其中,包括第十屆中國國際物流節、第四屆基因產業大會、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等重要會展活動,帶來了超百億的收入。
而在高新技術產業領網域,海口通過引進和培育,逐漸形成了包括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端食品加工、節能環保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在内的多元化新興產業體系,其中還有近 10 家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
2018 年,為加速海南的旅遊產業,國務院再次發布《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提出 " 鼓勵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賽馬運動等項目,支持打造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 "。
正是這份《指導意見》中,提到海南全島将建設成 " 自由貿易試驗區 "。
顯然,國家對于海南的定位已經不僅僅限于 " 國際旅遊島 " 了,一幅更宏偉的藍圖開始悄悄在海南繪制,而且來得比想象的更快。
2020 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台。
同年 6 月 3 日,海南自由貿易港 11 個重點園區同步舉行挂牌儀式。
2021 年 6 月 10 日,《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頒布。
從自貿區到自貿港,一個字的差别,背後深意卻大不同。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改革開放 " 試驗田 ",參考國内其他自貿區案例,旨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自貿港的意義不只是可復制可推廣,而是強調對标國際最高标準,其開放領網域更廣,開放程度也更高。
這意味着,海南自貿港未來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未來的 " 探路者 ",還讓海口成為最為重要的開放高地。
按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部署,海南需要在 2024 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
有人可能好奇,建設自貿港既然是開放的舉動,海南為何還要封關?
其實," 封關 " 是一個海關術語,并非字面理解的把整個海南島都封閉起來,不再往來。
所謂 " 封 ",主要是對税收和貿易政策的調整,可以理解為大考前的集中培訓。
具體來説,海南封關後,将成為一個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區網域,實施特殊的海關監管政策。
對普通人來説,海南封不封關,影響并不大,日常往來,依然是憑身份證自由進出,而且還可以較低價格購買到國際商品。
但對于企業來説,尤其是那些做外貿的企業和機構,還是有着重大影響,但都是朝着更為便利的方向發展。
海南封關後,以 " 既準入又準營 " 為基本特征的服務貿易,實行 " 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内自由 " 的貨物進出境管理制度,從而實現境外貨物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自由便利的 " 六大自由便利 "。
説白了,海南自貿港最大好處就是税少了。
比如海南封關後,海南的税收制度将以簡税制(五税合一)、零關税、低税率為核心,盡可能方便來海南投資的企業和個人。
所謂簡税制,是指海南将增值税、消費税、車輛購置税、城市維護建設税及教育費附加等税費簡并為消費税,僅在貨物和服務零售環節征收銷售税。
零關税是海南只對進口征税商品實行目錄管理,目錄之外的貨物進入海南,将免征進口關税。
特别提醒一下,想通過税收優惠來倒騰免税商品就别想了,海南封關後這方面肯定查得很嚴。
為方便境内外投資,海南自貿港還将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放寬市場準入和外商投資準入,嚴格落實 " 非禁即入 ",全面推行 " 極簡審批 " 投資制度。
此外,島内還推行低税率,即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企業(負面清單行業除外),減按 15% 税率征收。對比内地 25% 的企業所得税,海南封關實在很 " 香 "。
一句話總結,封關後的海南,不僅讓内地多一個對外投資的連接點,讓内地企業在貿易中轉站的選擇上又多一個選項,還讓來海南創業和投資的企業與個人 " 搞錢 " 更方便。
最引人矚目的,還是海南自貿港将實施的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政策。
按照已公布的政策,海南将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率先實施,建設海南金融對外開放的基礎平台,将以國内現有本外币賬户和自由貿易賬户為基礎,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户體系(即 FT 賬户)。
這意味着海南自由貿易港賬户體系将有可能完全開放資本賬户,不受外匯管制,你能開設哪種貨币的賬户由銀行來決定,投資者可以自由進行外匯買賣、投資和資金轉移,很有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味道了。
香港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貿易政策和國際化的貨币交易體系。
因此,很多人猜想,海南封關之後,税收和貿易政策都會向自由貿易港方向靠攏,島内政策扶持力度,也會比内地其他地方更大,海南會不會由此成為下一個 " 香港 "?
作為省會的海口,又能否搭上這趟順風車,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海南作為一個省,想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靠税收和自由貿易政策并不夠,還需要產業的支撐。
可惜的是,正在建設自貿港的海南整體經濟依然發展緩慢。
2024 年 1-6 月,海南地區生產總值為 3605.56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3.1%,增速位列 31 個省區市中的第 28 位,僅在山西、黑龍江和青海之前。
這與海南年初制定的 8% 增長目标還有一定距離,而且上半年增速不佳,下半年壓力還會更大。
海南的經濟增速乏力,主要是三大產業增速都不及預期,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793.51 億元,同比增長 3.4%,略低于全國 3.5% 的平均增速;第二產業增加值 649.44 億元,增長 5.3%,低于全國 5.8% 的平均增速;服務業增加值 2162.61 億元,增長 2.4%,低于全國 4.6% 的平均增速。
而作為引領海南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的服務業,對于全省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
遺憾的是,2024 年 1-6 月,海南服務業增加值 2162.61 億元,增長 2.4%,遠低于全國 4.6% 的平均增速,在 31 個省區市中,海南的服務業增速也處在底部,僅排在西藏、山西、青海之前。
海南服務業,又以旅遊消費為主導,2024 年 1-6 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28.36 億元,同比下降 6.2%,不及全國 3.7% 的平均水平。
可以説,自貿港等政策紅利,雖然給海南帶來一定積極影響,但由于第二產業始終未有突破性發展,服務業又面臨增長瓶頸,海南封關之後,距離 " 國際金融中心 " 地位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不過,對于海口來説,海南自貿港建設,确實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自貿港政策出台後,随着海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阿裏巴巴、字節跳動、大唐集團等知名總部企業相繼落地,為海口推動總部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海口認定總部企業已達到 31 家,占全省總量的 69%。
其次是海口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通過會展與旅遊業結合,已形成了 " 旅遊 + 文藝演藝 + 體育賽事 + 免税購物 + 休閒消費 " 發展新模式,成為城市現代服務業的新動能。
2023 年 7 月 1 日,海南離島免税購物新政開始實施後,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購物額度提高至 10 萬元,取消單件商品 8000 元免税限額,大幅減少限制單次購買數量的商品種類,離島免税商品種類由 38 類增至 45 類,免税購物政策已成為海南旅遊產業的一張 " 金名片 "。
產業會展不僅可以撬動整條產業鏈的共生共長,還可以實現會展 + 產業園區、會展 + 旅遊的多線獲益。
依托原有的會展演出經濟,除了近期舉辦的 " 侃爺 " 世界巡回試聽會,近年來海口先後舉辦了周傑倫、張學友、譚詠麟、王力宏、華晨宇、湖南衞視海口跨年演唱會等 20 場演唱會,并相繼引進《貓》《敦煌 · 慈悲頌》等精品文藝演出。
不僅如此,海口還通過舉辦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海口馬拉松等大型體育賽事、首屆國際消費博覽會、中國(海南)國際入境旅遊營銷大會、中國綠公司年會、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 ……
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文旅及演出活動,不僅提升了海口的城市形象,還使得吃、住、行、遊、購、娛全要素推動全市各項產業的快速發展。
根據海口市旅遊局數據統計,2024 年 1-8 月,海口市累計接待遊客總數 1788.7 萬人次,同比增長 6.5%,遊客總花費 290.92 億元,同比增長 9.2%。
與此同時,海口外向型經濟也在蓬勃發展。近年來,海口市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 94%,新設外資企業年均增長 70%。
海口還通過積極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圍繞海口高新區獅子嶺產業園、雲龍產業園、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建設,不斷推動高端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貿易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
目前,海口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 680 家,實現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136 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級科技獎勵 ….
在自貿港政策推動下,海口 " 朋友圈 " 也從最初的 " 海澄文 " 一體化(即海口、澄邁、文昌組團)的 " 瓊北綜合經濟圈 ",擴大到了如今 " 海澄文定屯 " 的 " 海口經濟圈 "。
迎來新的歷史機遇的海南,人來人往,濤聲依舊。
而作為海南的歷史重鎮,海口觀瀾,這座傳統與現代交融、厚重與活力并存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正潮翻浪湧,書寫着新篇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砺石商業評論 ",作者:王劍,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