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乘勢而上 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歡迎閲讀。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跑出 " 中國速度 " ——日前,我國第 2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資料顯示,2020 年 9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 500 萬輛,2022 年 2 月突破 1000 萬輛,這意味着,僅用三年時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就實現了從 500 萬輛到 2000 萬輛的躍升。
事實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規模已連續 8 年位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今年 1-5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300.5 萬輛和 294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45.1% 和 46.8%,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 27.7%,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新能源汽車行業邁上新台階,離不開我國在新能源領網域的前瞻性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率先确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接續制定面向 2020 年和 2035 年產業發展規劃,國務院批復建立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和推進機制,各部門先後推出超過 70 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舉措,同各地方、行業企業攜手,建立了結構完整、有機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形成了新能源汽車與相關行業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良好發展局面。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持續深入,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1-5 月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充電樁產品產量同比分别增長 37%、53.6% 和 57.7%。5 月份,以锂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 " 新三樣 " 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 50% 以上,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對外出口的代表性產品之一。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應乘勢而上,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從供、需兩方面發力,助力新能源汽車在 " 量 " 和 " 質 " 上進一步突破。4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指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展望未來,一方面,要針對汽車產業變革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強化汽車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提升產業競争力。汽車是典型的國際化產業,要進一步深化投資和技術合作,在開放合作中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另一方面,針對目前發展相對薄弱的環節和區網域,下大力氣解決老百姓關注的問題,如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完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釋放農村地區消費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出台新能源汽車系列政策,包括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税減免政策、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等多個方面,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條件。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将迎來更多創新突破,更多、更好的新能源汽車将從中國誕生,駛向全球。(央廣網評論員 宓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央廣網 " 客户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 小時報料熱線 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 " 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 " 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